原文的意思是說,在過去底片機的時代裡,iso是一個預先決定好的數值(取決於你的底片,就算是增感,也是一次性設定,之後就蓋棺論定了)。而後來的DSLR就把這種觀念延續下來,所有iso的調整都是一個「額外的動作」,使用者必須先行按下一個iso的按鍵、再透過旋鈕之類的介面去操作。但事實上,在DSLR時代裡,早就沒有底片這回事情,iso本來就是一個可以獨立考慮的變數,事實上,大多數使用者也都是這麼拍照的。而在一些場合裡,iso的控制甚至成為很重要的變因(例如前面提過的舞台攝影)。讓iso成為拍照前的一種額外設定,就給人一種「太見外」的感覺,其實大可以讓iso變成隨時可以動態調整的變數才對。
也許有些人不需要這樣的功能,但能想到這種事情,不就說明了DSLR在人機介面上,其實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嗎?我想,本文的重點應該是在DSLR應該揚棄過去底片機的傳統設計觀念,思考更有效率的操作方法。
怪胎紳士與糟糕淑女的社交場:遊戲噗
ninima wrote:
嗯...我覺得把問題聚焦在「這個功能好不好用」這件事情上面,就已經忽略了「觀念轉變」的重點。
原文的意思是說,在過去底片機的時代裡,iso是一個預先決定好的數值(取決於你的底片,就算是增感,也是一次性設定,之後就蓋棺論定了)。而後來的 DSLR就把這種觀念延續下來,所有iso的調整都是一個「額外的動作」,使用者必須先行按下一個iso的按鍵、再透過旋鈕之類的介面去操作。但事實上,在DSLR時代裡,早就沒有底片這回事情,iso本來就是一個可以獨立考慮的變數,事實上,大多數使用者也都是這麼拍照的。而在一些場合裡,iso的控制甚至成為很重要的變因(例如前面提過的舞台攝影)。讓iso成為拍照前的一種額外設定,就給人一種「太見外」的感覺,其實大可以讓iso變成隨時可以動態調整的變數才對。
也許有些人不需要這樣的功能,但能想到這種事情,不就說明了DSLR在人機介面上,其實還有很多的進步空間嗎?我想,本文的重點應該是在DSLR應該揚棄過去底片機的傳統設計觀念,思考更有效率的操作方法。
很同意ninima這個說法和PENTAX提出來的新觀念。
不過如果要徹底揚棄過去底片時代的思考,將ISO作為創作時的一項考量因素,感光元件也必須要比現在再進步一些,如果數位時代能夠進步到不需要擔心雜訊的問題,那麼ISO先決必然會出現在各家數位相機(不只是DSLR)的系統上,甚至成為主要的控制項目。
簡單地說,如果使用者完全不需要擔心在ISO先決時,照片的訊燥比,那麼這觀念自然就會被接受。現在看來,應該還是有不少使用者寧願冒著手振的風險也不願意調高ISO的吧?「高ISO雜訊」這件事一直是攝影玩家的「心障」。特別是拍人像、風景的主流,因為有「階調」、「放到大尺寸」有需求,對ISO一直是非常在意的,簡單地說能用多低就多低。底片時代很多人愛用Kodakchrome 25(ISO 25) 、Velvia(ISO 50減感到40)拍風景就是如此。
不過幫高ISO說說好話....其實高ISO沒那麼糟糕。高ISO底片、增感迫沖所造成的粗粒子效果都很有味道,拍Snapshot時,粒子粗細與否並非考量的重點。CCD的高ISO雜訊因為不穩定比較難說,但在黑白攝影領域,大多能接受粗粒子的表現。
增感或減感當然是可以針對「每一格底片」去設定的。只是你事後必須針對增感或減感的設定,在暗房作業時作不同的顯影程序,非常麻煩就是啦,做過一次就會怕!
azopper wrote:
以Nikon D70...(恕刪)
小弟也以E-1為例
P模式 + ISO AUTO ON = 人決定【其他條件】 機身決定【光圈、快門、ISO】,若不開增感ISO只會在100-800之間切換不會跳到1600.
P模式 + ISO AUTO OFF = 人決定【ISO】 機身決定【光圈、快門】
A模式 + ISO AUTO ON = 人決定【光圈】 機身決定【快門、ISO】,若不開增感ISO只會在100-800之間切換不會跳到1600.
A模式 + ISO AUTO OFF = 人決定【光圈、ISO】 機身決定【快門】
S模式 + ISO AUTO ON = 人決定【快門】 機身決定【光圈、ISO】】,若不開增感ISO只會在100-800之間切換不會跳到1600.
S模式 + ISO AUTO OFF = 人決定【快門+ISO】 機身決定【光圈】
M模式 + ISO AUTO ON = 人決定【光圈、快門】 機身決定【ISO】】,若不開增感ISO只會在100-800之間切換不會跳到1600.
M模式 + ISO AUTO OFF = 人決定【光圈、快門、ISO】 機身決定【無】
調整ISO只需一指按住ISO另一指轉轉盤即可,完全無須進入選單
即可切換IS0或是ISO Auto ,換言之有一半ISO先決(增感需進入選單)
若要其他廠牌有樓主說的ISO先決,必須要該機有好幾ISO可以選。
然後相機允許你可以勾選哪幾種會在ISO Auto 下才會切換,其他不切換,不就得了。
但這功是否真的重要成這樣,由市場來判斷吧
^^
個人部落格
http://gundamcofee.blogspot.com/
可以用1/3EV的大小做調整...
所以我想這個功能應該會很好用才是^^
可以去http://www.dpreview.com/articles/pentaxk10d/這邊看,下面有一個圖就是調整ISO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