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定準專業玩家 PENTAX K-5 深度評測


ajlin0708 wrote:
看了實拍的大圖後,只...(恕刪)


有這麼不堪嗎?一般測試照不都這樣...
敢問大大為何唏噓呢?
關於果凍效應....應該是要左右快速橫移錄影才會出現的特性喔....
所以垂直的水流沒有果凍是正常的....
不過這篇還是讚啦~瑕不掩瑜....
我說實話會不會被打?
拍出的效果很普通
跟小dc好像差異不大??

sdj193 wrote:
我說實話會不會被打?...(恕刪)


PO幾張你的小DC拍出來的給大家參考一下
人家辛辛苦苦寫的文章 不要只會打嘴砲....
sdj193 wrote:
我說實話會不會被打?
拍出的效果很普通
跟小dc好像差異不大??

那麻煩你找出一台拍起來跟K-5差異不大的DC讓我見識一下,願聞其詳!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吉姆林 wrote:
其中FA雖為傳統底片機專用,卻依然可以接在DSLR的數位機身上,只是需乘上1.5倍的焦長轉換,而且光圈得手動調整,因為光圈環建立在鏡身上;目前常見的DA為APS-C片幅專用的鏡頭,有著輕巧的鏡身設計,但如果是接在老底片機上的話,就會有所謂的成像圈出現,因為DA鏡身的屁股口徑較小。 PENTAX近年來也致力開發新款的D FA鏡頭,小編臆測這是為了日後的數位全幅機身作準備,看來全片幅的PENTAX指日可待啦!雖然FA鏡頭的老玩家大有人在,但目前也只有底片機能發揮它們的極限,畢竟那種金屬鏡身的質感也是無法取代的啊!

1.FA鏡頭用於DSLR可用機身轉盤控制光圈(當然要用光圈環也可以),只有手動對焦鏡頭光圈才得手動調整,這點Nikon跟Pentax都一樣,作者應該很清楚才是。
2.Pentax近年並沒有致力開發DFA鏡頭,DFA50f2.8macro光學設計是沿用前代FA50f2.8macro,DFA100f2.8macro也是一樣,只是再改款成鏡身質感較佳類似Limited的設計與WR簡易防水規格,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DFA鏡頭。


吉姆林 wrote:
PENTAX最讓小編...(恕刪)

真棒~~~...
k-5的確是一台很棒的機身~~~
但是我還是默默地等待...價位下跌在我合理的價位再說~~
其它品牌我不需要考慮嚕~~~
這一台喔
光是看到Pentax那個萬年如一始終拉風箱的對焦系統就虛了
相機一直在改版的就是只有這核心部分不動如山的
簡單的動態取景(如運動)都升任不了
怎麼能稱為「準專業」呀

用過k10d之後跳槽到N家之後再回頭看pentax這幾年的表現後
就覺得跳槽是對的
yumin0425 wrote:
這一台喔光是看到Pe...(恕刪)


早在K-M、K-7時對焦性能和白平衡就大幅提升了 = ="

雖然目前可能還不及CN家的高階機器,

但你所謂的萬年拉風箱...早已經是K-M之前的事了。

kyo4890x115 wrote:
四、五萬塊的機種本來就是歸類在準專業機 = ="
...(恕刪)


價錢=準專業?
嘴角上揚ING...

別緊張
我只是就事論事,對CNSP都一樣
所以也別急著用話術把我推進反P派的黑五類 (我也推薦朋友買P家過,CP值相當高)
專業就專業,非專業就非專業~相機推陳出新原本就會超越之前層級的分別
弄個"準專業"只讓人啼笑皆非
又不是像準新娘過了幾天就會變成新娘一樣自動的upgrade
(準專業只是行銷學的心理upgrade,不過說穿了會被各方圍剿)

yumin0425 wrote:
這一台喔
光是看到Pentax那個萬年如一始終拉風箱的對焦系統就虛了
相機一直在改版的就是只有這核心部分不動如山的

kyo4890x115 wrote:
早在K-M、K-7時...(恕刪)

以下意見轉述P友 (不過我也認同)
1.對焦有改善,但高光低反差仍不妥善("可能"不適用K5~因為沒認識的入手)
2.最希望的改善系統是TTL閃燈(最常聽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