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TAX全幅機有明確消息了...


bl002315 wrote:
645D &645Z...(恕刪)


645D 645Z的對手是"Leica S2" "Mamiya" "Phase one" "Hasselblad" ,每台都是Pentax645幾倍價錢,根本就不需跳水,但可預期645D會慢慢給它停產

Tremolo wrote:
.
.
.
.

如果片幅不縮小的情況下

鏡頭就要變很大了爆


於是蔡司出了好幾支大塊頭的鏡頭!

想想以前FA*85mmF1.4......口徑67mm
現在Zeiss Otus85mmF1.4...口徑86mm,達到世界第一畫質

真的是搞不懂你呀 wrote:
645Z沒錯的話!...(恕刪)


還好645Z 17萬時已下手!!

銀★Club wrote:
645D 645Z...(恕刪)


645D自帶回水貨快門一萬初
不知道8萬賣不賣的掉????
15151515151515151515151

Tremolo wrote:
咦 之前看文章感覺不是這樣的說

不然當初其他廠商也不會開發有反光鏡的4/3系統了(非m4/3

http://www.yuanyu.tw/camera/FourThirds.asp...(恕刪)


這個是行銷手法。

電子 CMOS 的光路一向是越直越好,
但是也不是只有直才是王道。


比如說一些會產生紅移鏡頭,一旦不是對焦在無限遠,
紅移的狀況就會改善。

因為對焦越近,後玉會離 CMOS 越遠。
(當然也要看設計,不過我的經驗大多是這樣)
一旦拉遠到某程度,紅移基本上消失不見。

所以大家在測紅移,大多是直接挑戰無限遠對焦。


後玉拉遠到整個反光鏡室那麼遠時,紅移已經不是問題。
因此 DSLR 的鏡頭先天就不會有紅移。
(除非是 Pentax K01 那個搞成內塹設計....)
-= 散仙 =-

銀★Club wrote:
645D 645Z的對手是"Leica S2" "Mamiya" "Phase one" "Hasselblad" ,每台都是Pentax645幾倍價錢,根本就不需跳水,但可預期645D會慢慢給它停產


我覺得 645Z 的對手應該只有 Leica S2....

其他兩台主打的市場是專業領域和一些棚拍。
只有 645Z 和 S2 主打高端業餘發燒友的市場...

而 S2 的價位又是跟 645Z 完全無重疊.....
所以 645Z 實際的市場挑戰者反而是 5DsR, D810, A7R2 這些。


事實上他有著絕佳的體積優勢,可以考慮放一套水冷系統進機身,
(體積大到這程度時,也是有優勢可以利用的)
然後 50MP 照樣開 12800 ISO 打銀河.....
-= 散仙 =-
鏡頭入射的光學影像相當於向量圖,而數位感光是用點陣去取樣,取樣不斷提高後最後只會趨近於飽和,不會有變差的問題。
當然你要說原本24MP上只有8px長的紫邊在46MP上變成12px長,代表缺點被放大?這也被接受。
就像謎片從480P進化到4K,女優臉上的雀斑只是更明顯,不會變痔瘡。

但是「數位」感光有個很大的問題在於像素開口、斜射光還有像場。
而且不管是RF鏡還是SLR鏡都有這個問題存在...

5Ds/R跟NEX-7的問題也在這邊。
中央還沒什麼問題,色衰、飽和...可以靠軟體補足。
但是周邊到邊緣的斜射跟像場彎曲+像素開口過小,講直白一點其實是“感光元件撐不住”。
很多舊鏡改版也是因為數位感光技術還沒辦法短時間內解決下,不如讓鏡頭針對數位感光元件去重新設計。
不是他爛...只是沒人能發揮。

而且很神奇的,就算是同樣片幅、同樣畫素、同樣鏡頭,但是不同的感光元件。
測試出來的表現也有不同的...
我遇過最奇怪的還有原本失真低到看不出來的鏡頭,換台機身後同樣片幅同樣畫素但是卻出現可見失真。
兩者皆無任何數位修正,也都拍RAW。
不過後者雖然出現失真,但解像力卻較優。
也有同顆RF鏡裝在M43上只吃正中央1/4近乎直射光,表現卻比135片幅M9還差的。
(當然...12MP的43 CMOS跟18MP的135 CMOS根本不能比 XD)

所以現在會有a7RII那片135的BLS CMOS。
遇上G16別說RED SHIFT,連畫質都能得到提升。
真的是比在M9上那昏天暗地的鬼片好太多了。
但要說PENTAX的135機身會用這片BLS CMOS?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別忘了SONY的新制度,a7RII上市半年後+1~2年的研發期,才有可能出現在別家。

(後來算了一下時間,那個時期我應該是拿NEX-5N)
不過如果在NEX-5N上表現都還不差,那解放到36MP的135片幅的公主們也不會爛到哪去。
更何況現在針對斜射光與像場彎曲問題有更多解決辦法。



但別老是在乎邊角,有誰會常常把主體放在邊角拍?
我拍商攝的人都不在乎邊角了,中央+周圍才是重點吧?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簡單測試,把 FA77 裝在 A7R 上。
就只測 FA77 在 36MP 下撐不撐的住~

今天是雨天,但沒差。
ISO 100 腳架裝上去, f5.6 開了直接照。
(點圖應該可以抓原檔)




100% Crop

這次測試十公尺左右,一般照人帶散景的距離




100% Crop



LR 簡單拉一下。這個後製程度算是基本流程等級....


撐不撐的住呢?
(如果覺得不銳利就是撐不住,也要考慮她本來就不銳利..... )
-= 散仙 =-
cchangg wrote:
簡單測試,把 FA77...(恕刪)

第二張感覺微震,a7R通病。
不過低反差的鏡頭配上SONY的暗部細節果然很棒。



手邊沒有P家公主,只好隨便拿了顆同樣是銀色的鏡頭(?)。
50歲左右的DKL,後玉又小又凸(還凸出接環)。
五張小朋友就有,便宜又實用。
我想十幾歲的公主們應該不會比這五十幾歲的老頭差吧?

尺表10m少一點、腳架、高於安全快門三級、機身設定歸0。
【F2.8對焦】



【F2.8對焦後縮到F5.6拍攝】





不過我承認這台機身的CMOS對斜射跟像場彎曲的相容性很好。
好到比G21還要凸的BIOGON都不怕...(其實這句才是重點吧?)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