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小朋友 wrote:
首先要表態一下,我的...(恕刪)

你是單點追焦嗎?
有規律移動軌跡,手動追焦也行啦...

用史上最爛的單眼,準焦率也是很高!
yen0731 wrote:
其實這我也有懷疑,...(恕刪)


>>其實這我也有懷疑,我有送去富堃看,他的回答是一切正常
>>他還認為我不會用相機和鏡頭太差有關。

>>我比較後悔的是我沒有第一時間發現,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換一台新的看看。
>>不過會有這樣的原因,是因為我是 K-x 跳 K-3 中間已經隔了 7 年了
>>我一開始是以為我不會用,後來當我搞清楚時,已經不太可能換新了,送修又說一切正常。

這是代理的問題, 不是廠商的問題.


沒有要砲誰啦, 我也是說實際經驗而已.

PENTAX 機身我總共有用過 K-5, K-3及 K-1.

鏡頭則有 HD15, DA40, DA35 Macro, FA31, DA*55, DA18-135, HD16-85, HD20-40 及 DA*60-250

自動對焦表現令我失望的, 其實就只有大光圈的 DA*55 及 FA31.

以下動態的 AFC

1) K-5 + 18-135

IMGP3875 by cosmos.man, on Flickr

2) K-5 + 18-135

IMGP4872 by cosmos.man, on Flickr

3) K-5 + 18-135

IMGP493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3) K-5 + 18-135

IMGP0859 by cosmos.man, on Flickr

4) K-5 + 18-135

IMGP247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5) K-3 + 18-135

IMGP028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6) K-3 + 16-85

IMGP6284 by cosmos.man, on Flickr

7) K-3 + 16-85

IMGP6836 by cosmos.man, on Flickr



而單次對焦的準確度, K-3 已經是相當相當高

我用以下的開箱照來說明, 因為開箱的主體多是黑色的物件, 對自動對焦系統來說是一個考驗.

1) K-3 + DA35 Macro, 焦點在鏡頭前玉

IMGP374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2) K-3 + DA35 Macro, 焦點在鏡頭蓋上的 PENTAX 字樣

IMGP3756 by cosmos.man, on Flickr

3) K-3 + DA35 Macro, 焦點在 BILLINGHAM 字樣

IMGP3235 by cosmos.man, on Flickr

4) K-3 + DA35 Macro, 焦點在右邊的金屬扣

IMGP3247 by cosmos.man, on Flickr

5) K-3 + HD20-40, 焦點在右下的 PORTER 標籤

IMGP6311 by cosmos.man, on Flickr

6) K-3 + HD16-85, 焦點在黑色的 LEICA 標籤

IMGP5485 by cosmos.man, on Flickr


K-1 的我不再重複了.

以上的開箱圖, 亦沒有遇到甚麼困難, 偶爾一兩次拉風箱倒是有的.

我沒有特別甚麼高超的技術, 只不過多運用多留意, 熟讀說明書, 有不懂的就問 google, 僅此而已.


再說, 電子技術爛如 SIGMA 也一樣能拍

8) DP3 MERRILL, 焦點綠色的七寶燒, 單點自動對焦, 一次過合焦

SDIM0518 by cosmos.man, on Flickr

又或是, 電子技術強如 SONY, 亦有拉風箱的時候

9) RX-100M3, 我的目標是對焦在右上的白色 PENTAX 字樣, 但當時 RX-100M3 不知怎的, 不是迷焦就是一直鎖定在鏡頭的庶光罩.

DSC00452 by cosmos.man, on Flickr

PENTAX 的對焦當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但以你及樓上幾位所說的狀況, 你們的相機連一般的拍攝都成問題, 跟我好像是兩個平行世界.

除了有可能買到不良品, 你們又有多了解當時手上的 PENTAX 器材呢 ?
買D7200
再買台二手Pentax來玩
結案


lolinyu wrote:
IMGP2914 by...(恕刪)

花蓮開放我也有去,倒是沒注意到也有用K-3 II的同好。

您的照片個人以拍軍機超過10年的經驗分析一下,對事不對人,請見諒。
1. F-16垂尾是準的,機首是糊的。
2. F-CK-1主輪是準的,但垂尾就不在景深內了,這種情境用1/500拍,除非你平常有固定做重量訓練,也有固定練拍飛機,否則失敗率會很高。K-3 II個人是沒有,不曉得SR在擺鏡的成功率如何,但如果是Nikon的VR的話1/500沒什麼功用。
3. Mirage 2000-5垂尾有殘影,因為快門速度不夠快,同時這張對焦可能在右翼的翼尖,機身中間的部分並不清楚。
4. AT-3可以發現鼻輪和主起落架輪胎都是糊的,國徽也不銳利,這是Pentax典型自動對焦機身運算判斷不夠靈敏,造成實際拍攝出糊片的範例。

我猜您鏡頭用的應該是Sigma 170-500mm或50-500mm或Tamron 200-500mm?這兩顆個人是都沒有用過,但如果是50-500,十倍光學變焦,倍率太高畫質會比較差,170-500/200-500應該會好些,但這三顆都是老鏡頭撇開比較早的設計在24mp上的部分不談,您可以試試看上腳架,用反光鏡預鎖,用觀景窗手動對焦或LV放大對到完全準,您會發現鏡頭的畫質在您分享的這些照片中並未能發揮出來。
K K wrote:
PENTAX 的對焦當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但以你及樓上幾位所說的狀況, 你們的相機連一般的拍攝都成問題, 跟我好像是兩個平行世界.
除了有可能買到不良品, 你們又有多了解當時手上的 PENTAX 器材呢 ?


我是覺得 KK 大你的鏡頭,真的很多,有很多我當初想要的夢幻境頭。
你拍的每張照片也都讓我覺得很漂亮和銳利,真的是很厲害^^

我是認為現在進入數位時代,這些系統也發展多年算成熟了,
翻說名書是確實有必要,我當初也位常常失焦看了說明書和上網查了很久
也懷疑是我對這器材不夠熟悉的緣故,所以我之前文章才說脫了很久才發現可能是不良品
也向我朋友借過不同牌相機,來做交叉測試,但是說真得失焦狀態還是存在的,送修又說沒問題
我也懷疑過是K3問題,還想說要不要乾脆衝 K-3II(沒錢衝K-1),但是不免會有疑問
如果 K-3II 我買下去後狀況一樣要怎麼辦?

KK 大大,你不知道我再說什麼吧!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不是不良品,
不只我一個人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只能歸類成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不良品機率比他牌高,如果是這樣 pentax 要改善這問題,為啥要消費者去承受呢?
為啥買台相機,還要像是賭人品一樣,要在那測試老半天看是不是自己拿到機王?
第二種就是他需要更多操作技術來提升準焦機率,這問題就很深奧了,
你對於一個想要拍好照片的人,他買他牌可以容易有準焦機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
他為啥要花錢去買一台要練功的機器呢? 只為了他的發色?

我一直覺得 Pentax 是很棒的牌子,他發色棒,對我來說他的操作方式和介面,我認為也比其他家簡單又人性化,重點是他小台,鏡頭群雖不算多,但都很實用。為什麼這樣的單眼相機,卻沒法有龐大的市佔率? 說真的很奇怪吧!我身旁很多人都是用過一兩次就沒興趣了,為什麼? 為什麼他現在只是小眾市場? 我想這不是牌子本身現在沒有名氣的問題,而是他本身一定哪有讓初碰單眼的人和他牌相比無法接受的地方。

我是認為現在數位時代,如果單眼相機拍照本身無法讓人簡單拍照,享受到樂趣,勢必會讓人卻步。至於喜歡上拍照後,想要練工,想要在做研究,那就是個人的問題了。但是說真的,連讓我不算入門使用者都覺得很辛苦,一下懷疑是不良品,一下覺得是說明書沒翻透,一下被質疑我不熟這台相機性能,一下子懷疑鏡頭不夠好,一下技術沒練好!
你不覺得這樣拍照很累嗎! 這樣哪來的樂趣!





Walt Yu wrote:
花蓮開放我也有去,...(恕刪)

這是我第一次去拍
有上腳架關SR
鏡頭是sigma150-500
對焦是選中間9點自動抓
我覺得天氣也是一大因素
那天雨勢時大時小
基本上我是一手撐傘一手搖鏡來拍的
買7200,都沒事

業餘玩家,選PENTAX還不錯
專業玩家,選NIKON
初學者,選NIKON
我自己,選PENTAX

想不想跳家?? 還好,因為我不是專業人士

yen0731 wrote:
我是覺得 KK 大你的鏡頭,真的很多,有很多我當初想要的夢幻境頭。
你拍的每張照片也都讓我覺得很漂亮和銳利,真的是很厲害^^

我是認為現在進入數位時代,這些系統也發展多年算成熟了,
翻說名書是確實有必要,我當初也位常常失焦看了說明書和上網查了很久
也懷疑是我對這器材不夠熟悉的緣故,所以我之前文章才說脫了很久才發現可能是不良品
也向我朋友借過不同牌相機,來做交叉測試,但是說真得失焦狀態還是存在的,送修又說沒問題
我也懷疑過是K3問題,還想說要不要乾脆衝 K-3II(沒錢衝K-1),但是不免會有疑問
如果 K-3II 我買下去後狀況一樣要怎麼辦?

KK 大大,你不知道我再說什麼吧! 我想說的是,不管是不是不良品,
不只我一個人遇到這樣的問題,這只能歸類成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不良品機率比他牌高,如果是這樣 pentax 要改善這問題,為啥要消費者去承受呢?
為啥買台相機,還要像是賭人品一樣,要在那測試老半天看是不是自己拿到機王?
第二種就是他需要更多操作技術來提升準焦機率,這問題就很深奧了,
你對於一個想要拍好照片的人,他買他牌可以容易有準焦機率,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研究,
他為啥要花錢去買一台要練功的機器呢? 只為了他的發色?

我一直覺得 Pentax 是很棒的牌子,他發色棒,對我來說他的操作方式和介面,我認為也比其他家簡單又人性化,重點是他小台,鏡頭群雖不算多,但都很實用。為什麼這樣的單眼相機,卻沒法有龐大的市佔率? 說真的很奇怪吧!我身旁很多人都是用過一兩次就沒興趣了,為什麼? 為什麼他現在只是小眾市場? 我想這不是牌子本身現在沒有名氣的問題,而是他本身一定哪有讓初碰單眼的人和他牌相比無法接受的地方。

我是認為現在數位時代,如果單眼相機拍照本身無法讓人簡單拍照,享受到樂趣,勢必會讓人卻步。至於喜歡上拍照後,想要練工,想要在做研究,那就是個人的問題了。但是說真的,連讓我不算入門使用者都覺得很辛苦,一下懷疑是不良品,一下覺得是說明書沒翻透,一下被質疑我不熟這台相機性能,一下子懷疑鏡頭不夠好,一下技術沒練好!
你不覺得這樣拍照很累嗎! 這樣哪來的樂趣!

我用簡化的方式講好了
1. Pentax的自動對焦系統從K-7開始每一代都有進步,但是進步的速率遠不如C,N,現在已經看不到車尾燈了。

2. 除了K-5 II/K-5 IIs之外,每一代的進步都是「一點」,K-5 II/K-5 IIs最大的進步不是-3EV的合焦能力,而是提升一般常用情境下的對焦表現。

3. Pentax在表面上自動對焦一直有研改,但實際上很有可能RD沒有一流的人才,研發經費分配給自動對焦也不夠,加上可能是成本考量,SDM導入一開始就沒有成本較高的環形超音波馬達,除了採用Tamron ODM的兩款鏡頭是環形超音波之外全部都是微型環形超音波馬達(15-30, 24-70的馬達是Tamron的馬達,只是名稱掛SDM而已),如果和C,N有環形超音波的同級鏡頭相比Pentax是大輸,如果與同樣採用微型超音波馬達的鏡頭相比,拍靜態的話表現倒不會有太大的差異。

4. 如果是雙高司設計的鏡頭,因為要全部鏡片移動對焦,所以不管是用微形超音波的DA*55mm F1.4SDM還是用環形超音波的Canon EF85mm F1.2L USM II對焦速度都快不起來。

5.出廠時沒有校正好造成移焦的問題從民國92年的Canon EOS300D開始一直到現在不分品牌都一樣,都是由「消費者自行擔任最終品管」。代理商也是不分品牌都很會推,消費者要自己對問題認識夠清楚不會被對方隨便講兩句就改變心意,否則無法解決問題。Pentax的品管有沒有比C,N差?實際上問題應該是出在Pentax的使用者大部分只看「Pentax圈內」的消息,臺灣的代理商的評價實際上絕大多數都半斤八兩。例如Ricoh版有抱怨GR系列入塵的,但如果你去Nikon版看,CoolPix A入塵代理商說不能拆解清理,要整個鏡頭模組換掉......

6. Pentax市佔率無法提升的原因很簡單
I. 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價值無法打開
II. 行銷不如人
II. 產品技術實力(如自動對焦)不如人
III.優勢不明顯

我不知道您的攝影資歷,但是底片時代臺灣C,N就已經囊括至少60%的市佔率,自動對焦單眼相機問世20年後臺灣的攝影老師還是只推薦要學攝影要買Nikon全手動的機械單眼FM2,全世界FM2都停產後就因為有臺灣的訂單FM2還可以繼續賣,後期新出搭載光圈先決的FM3a同樣被攝影「老」師打槍,所以您可以理解在「口碑行銷」這塊上Pentax在底片時代就已經輸了,到數位時代代理商依然未能有效改變狀況......而且富堃現在不重視傳統實體通路,造成攝影器材行更不願意推薦Pentax.....


Walt Yu wrote:
我用簡化的方式講好了...(恕刪)

幫補充,Nikon國祥代理商也有一些好例子的
我親身經驗曾經遇上大砲級高銳利度的鏡頭需調焦
也是直接用公司貨享有的服務,無限次數終身調焦,不管鏡頭只需機身公司貨
他們也沒什麼推托,只是更嚴苛的要求要一次告知,不然就是要多跑幾趟
對單反,調焦免費是僅次對焦穩定性以及精準度重要的東西
曾經有些維修例子鳥鳥的,但某些狀況下,國祥也是二話不說該換新就換整個新的回來(買太久的不算在內就是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