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去找幾棵老鏡頭來玩看看
煩請大家指點迷津
因為自己之前是pentax k10d的愛用者,外加目前擁有70顆 M42、DKL進來分享一下我的心路歷程,希望對你有幫助,減少你金錢上的浪費。
第一,進入老鏡世界的門檻不低。<---指的是知識門檻,不算是金錢門檻。(以下可能有部分是老生常談)
因為看你的發問,目前還不是老鏡重度使用者,應該還不會入手兩萬台幣以上的老鏡。此時,相對新鏡來說,老鏡的金錢門檻是相對低廉的。但重點在知識,最主要的差異在於老鏡在pentax新手上,都會有焦段錯亂的問題。當初我配pentax 16-50星鏡,以為16端超廣,是魚眼,就知道我有多菜。簡單來說,老鏡在pentax上要乘上1.5倍,所以最廉價的50mm標準鏡在pentax上,變成小望遠(這是非全幅機的通病)。35mm的廣角,在pentax上,就變成標準。如果你要拍標準,等於要買貴一級的小廣角,如果買標準鏡,等於拍出來是小望遠,這一點是要入門必要的心理建設。
第二,專業功課必先做足。老鏡的選擇太多(假設你是M42或只用PK環者),同焦段、同廠牌,市場上能購買到的就有不同型號的差異。最簡單的例子,pentax有分 auto- Takumar、super-Takumar、super-mutil-coated Takumar、SMC Takumar,這每一個差異,都影響了市場的價格。另外要注意的是後鏡邊緣有額外頂針的問題(非光圈頂針),部分Mamiya老鏡掛有auto-sx版的都有此問題。
第三,老鏡為手動鏡,對焦方式與現代鏡不同。此外,老鏡多為定焦鏡,若拍攝者習慣是使用一鏡到底的變焦旅遊鏡,不建議入手老鏡,會很不習慣。
第四,就是心態問題。不知樓主的心態是品像大於一切,或堪用即可。國內賣家常寫『實用品級』、『完美品級』,國外賣家則常用『Mint-』這些詞,通常決定了價格的高低。如果自己很在意品像,勸你乾脆在找鏡頭時,多花一至兩千直上完美品級或Mint級,如果心態是堪用即可,就找低價的,這是我的心得,也是衷心的勸告。我大概有20顆鏡頭是職業賣家都稱讚的『超完美品級』(的確被兩個職業賣家稱讚過),但付出的代價是『高價、天價』,以及朋友的嘲笑或是很難轉賣。但我抱持不賣的心態,自己蒐藏,所以沒差。不然一般堪用即可的品像,找個人賣家,價格大概與職業賣家有差到500-1000不等,特殊鏡頭則差更多,個人賣家一定比較低廉,但品質可能不是很穩定。
第五,國外賣家(USA)誠實度優於國內賣家。(這一點可能會被網友公幹,但的確是我的經驗談)。當有一天你走到要上ebay找鏡時,代表你中毒了,而且很深。但老實說,可能因為USA氣候乾燥,大部分的鏡頭保持都很好。我超完美品像,有一半是在美國收到的。但由於我人在美國,所以即使天價,還是比台灣低一點。以我的DKL鏡來說,狀況近似全新品大概也只是台灣的1/3價格,不過你人在台灣,國際運費通常要32usd,這樣售價會與台灣拉近不少。其它國家的賣家很多是地雷,剛開始少碰為妙。
至於為何老鏡會越來越貴,我自己揣想是因為,大家都想賣的比買時高一點點,每轉手一次高一到兩百,一年下來就很可觀(轉手通常都高500)。因為我不賣鏡頭,所以我敢講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買鏡上的疑問,歡迎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