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 2015 年的今日仍然能看到 GX-200 的新發文. 我在留學的大部分時候都在用 GX-200, 一直帶在身上, 放在車上, 用到蒙皮脫落, 用到螺絲氧化, 直到最後讀不到 SD CARD 才正式退役. 如今已經投身社會, 之所以有自己的視野, 自己的看法, GX-200 對我可謂影響深遠.話說當時 RICOH 跟 PANASONIC 兩家率先把廣角引入到高階隨身機, 由初期的 GX, 到以後的 GX-8 vs LX-1, GX-100 vs LX-2, GX-200 vs LX-3, 一代比一代精彩. (兩家也有共通點, ISO 以當時水平來說相當不濟 ), 可說是這個領域的開荒者.當時不少人有討論過 LX-3 跟 GX-200 正面 PK 誰勝誰負, 大家或許早有定論. 我最近買入了系出 LX 同門的 LEICA TYPE 109, 感想是操作方面 LX 系的操作相對複雜而不方便, 常時要保持雙手操作.作為老牌相機廠, 而且有 GRD 的經驗, RICOH 在這方面實在非常優秀.RICOH 中止 GX 及 GXR 的開發, 很多人都覺得可惜.GX-200 以至所有 RICOH 隨身機都有一個共通點, 就是鏡頭在微距模式下有非常優秀的表現, 往往能拍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畫面. 雖則有說小 DC 在微距模式下通常都會有較住的表現, 但 RICOH 的相機微距模式可是特別強力.僅供樓主參考, 有空我再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