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感光元件一直在進步,每年都在進化,將CCD做在鏡頭上,意味著你的鏡頭變成消費型的。

更純淨的CCD推出後,別人只要換機身就好,你是有幾顆鏡頭就得換幾顆‧‧‧

除非Ricoh的替換式鏡組一直開低價,否則GXR真的是凱子系統‧‧‧
K K wrote:
那個 24mm -7...(恕刪)


唉唉~其實原先一直在物色相機!

手頭有錢又看上GX200時卻已經出了好一陣子~

有人建議說也許年底就會有些消息也不一定~

剛好自己也是打算十一月底的生日送一台給自己當生日禮物!

但是這售價跟GX200...恩 差距真的好大...GXR在價位的編排上 不太親民~

我想也許有些期待GX系列新產品的人~最後會因為價格而回頭玩GX200吧!

(我自己就很有可能走這條路了...)

而比較期待的是說 GXR推出伴隨著有新的套桶HA-3(個人喜歡稍帶尖銳的外觀)

新的觀景窗VF-2(92畫素)和新的自動鏡頭蓋LC-2(直線改為流線 不知道是否防塵度有無提升)

我想鏡頭蓋和套桶是必定可以裝在GX200身上的(畢竟感覺鏡頭模組完全相同)

只是VF-2能不能裝上呢?是否有人可以幫忙解答一下~

(正在思考購買GX200不含VF-1的版本~再購入上述三項新的配件)
這麼搞的話應該是沒有GX300,GRD3等隨身機可以出了!!

金融風暴前也許還有些搞頭,現在可能很難了

希望Ricoh的相機部門不會歨入Konica的後塵
好久沒有人把牛皮吹的這樣清新脫俗了
50mm F2.5的sample真的...不太理想
(不過M43的20mm大部份拍出來也差不多就這樣的水準)
我倒是比較喜歡24-72的sample
幾乎看不出什麼變形, 色散, 耀光
如果有類似的24-120mm的鏡頭, 買來當隨身機也不錯

再看看後續吧~
GXR的機身只用來做影像處理
sensor+lens只要介面相同, 插得上機身
鏡頭接環又有什麼不能改的道理?
發表會上可是fiber unit(偷拍專用?), GPS unit有的沒的都出現了
只不過厚度有可能再加大
不過我要等有M43交換式接環(合理猜測)
加上H.264壓縮的的sensor出來再考慮
annbird wrote:
唉唉~其實原先一直在...(恕刪)


沒 GX200 的可以考慮一下 GXR + S12吧, 畢竟它順便也可以當作 GX300
雖然比 GRD 或 GX200 大了一點點, 但看美眉的合照看來仍然十分小台.
同時保留一個機會日後加 7 萬日元變成 D300 機身 + GR LENS KIT 鏡

至於我自己已有 GX200 , 因為 S12 是完全一樣的鏡頭, 基本上不用考慮.
如果以後的新 UNIT 沒有太多的 APSC 的選擇的話, 而接近的價錢, 我投入 PENTAX 的餅乾鏡好了, 人家也是一直以小形化為賣點, 又有口碑. 沒有功能的 GXR 本體實在沒必要賣得太貴.

終歸仍是要看價錢
這招交換感光元件模組要活下去也不是很難啦..
把界面OPEN出來即可,讓大家都可以生產感光元件模組
要是害怕被副廠整碗端走,基座部份不開放或收取高額權利金即可.

這樣或許就能吸引到有廠商推出LM39+APC或M+APS或G+APS這類產品出現.
甚至M4/3模組也可以討論.

至於我私心的想法.
看這模組的體積,應該也出的起645或66等級的片幅..
或是小片幅+校正鏡片模擬中片幅這類產品,不然便宜一點的靜物專用中片幅掃描型機背應該也是可行.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大三元不就都出到5.6代了~
為啥大家都說新的CCD出鏡頭就都不用換勒?
= =
為了迎合新的CCD提高解析度
新的鏡頭還不是都一直出~

我覺得這系統怎麼看都比43系統好~
至少現在APS-C還是主流~

CCD大小是王道這從以前底片到現在都是一樣改變不了的~
可能感光元件的畫素和畫質在最近已經到一個瓶頸了吧?
不是技術的瓶頸,而是使用者需求的瓶頸,

所以即使未來感光元件再推陳出新,
使用者也未必會覺得有什麼非換不可的理由,
因為新舊之間,差異未必有那麼大;

GXR真的太屌了,
期待它後面的其他鏡頭/感光元件的組合,
還有價錢…………

還有它的外閃是不是不能擺頭啊="=
真是利害
有投影機,無線拍攝,
還有harddisk 全景頭,
還有一個接環頭,
天呀我想那個G21 G28 都應該作好了,
只是不想把gr3 打下等一下gr3 回落時再出。

這個有夠變態,
那個 50 2.5 鏡頭
會不會太大顆了一點

另一個鏡頭更無言
那不是dc再用的感光原件嗎
那直接買dc就好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