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大大的看法~反正就是希望他趕快上市,讓手頭有銀彈的小惡魔們廝殺一番,大家再來評判。想當年相機剛剛邁入數位化的年代,還不是一樣有一堆衛道人士強烈封殺,而今能夠堅持純用底片機到底的死硬派大概剩下不會比38年撤退來臺的老兵還多吧開發新科技 ~ 加油 加油 加油
最近本來要入手 GRDIII,看到 GXR 還是再觀望一下好了Ricoh 的相機其實我很陌生,總共也只買過一台 GR Digital但是從來沒有後悔過,GRD 的好用、耐用與方便,只有用過才能體會唸書的時候,同學裡最多人持有的相機不是SONY,不是PANASONIC,也不是NIKON、CANON居然是 Ricoh GR Digial I,完全跌破眼鏡不過大家都知道,用過才了解 GR 系列的魅力
按照產品設計頗有蘋果電腦的味道~大膽創新、剛愎自用 ... 是堅持啦!記得當初 iPod 初次現身一樣,眾人笑是斷手斷腳的玩具,只能聽音樂iPhone 評語也一樣,國外著名的雜誌社評語我只印象是說 - 這麼東西沒有按鍵,也叫手機 ...更早的萊特兄弟飛機也一樣,當時一位大銀行家說,這東西不可能飛行 ...理光現階段製造單一的鏡頭,並不是他們歷史上、經驗上的強項我個人希望,理光 GXR 試這樣!以往傳統:機身與感光元件 + 鏡頭理光 GXR:機身 + 感光元件與鏡頭我的希望 ^^機身 + 感光元件 + 鏡頭 . . . 好像沒有什麼意義喔 變得好像雜交 ~ ~
locadia wrote:看到那個機體跟鏡...(恕刪) 接口的部份,GR FANS CLUB 站長訪談的時候有問有提到至少可以承受數萬次的插拔。而採用插刀式的理由也有傳統的螺牙方式在拆卸上比較麻煩,因此改為插刀式。
在 Dpreview 的測試照片中,如果原圖的檔案名稱尾巴有 -acr 的,那些圖片在中間調以下的暗部都會有階調不連續的現象。以 A12 紅衣服小男生的圖片為例,檔名有 -acr 字尾的那張,紅色衣服變成暗淡的色調,沒有 -acr 的那張,紅色鮮艷。另外,第一個吊燈的圖片,在吊燈下緣黑色區塊內,很嚴重的階調不平滑。同樣的現象在 S10 的測試照片也有,不過,S10 抹很大的感覺比起 A12 要更明顯。另外,在香港網站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449收集了不知從哪個來源的日本那邊拍側的照片使用 A12,有幾張雖然 ISO 800 但是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比起 Dpreview 的測試照片,階調表現更好。所以,我想是不是後製上有差異造成的。也許等到上市,有更多實測圖片後,再來評斷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