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買了就認真的用~X3的解像能力

nemenen wrote:
那SD14機身直接出圖的1400萬算不算?

老兄~~別再人云亦云啦~~
多看看實際資料~~SD14~有效像素1400萬~~



當然不算,還是468.8萬畫素而已,只不過這個畫素是很真實的,一點都不少。

而一般單眼不叫做補差點,而是補色彩,因此1000萬畫素補出來總有失誤,
這個失誤有多大就看軟體怎麼計算,失誤越大解析度越低;
也看被攝體的影像容易不容易讓計算失誤,越容易則解像力越低,
根據以前經驗,平均約可達真實畫素的6成左右,
也就是1000萬畫素計算後約可達到真實的600萬左右的解析度,
但是仍要看物體紋路而定,一張畫面中有些部分解析度較高,有些部分解析度會非常低。
例如遠方的綠樹,DSLR遠方的綠樹1:1觀看常常是糊的,甚至根本談不上解析度,
原因就是顏色接近而線條細密度又剛好BAYER CCD排列很不好解譯,
像髮絲這種東西也常常可見模糊之處,但是X3晶片則是全面均勻的解析度。

基本上X3晶片放大1:2感覺還是很利,因此SD14解成1400萬畫素還算少,
放大成1874萬畫素仍然會很漂亮立體,但是要比細部解析度的話,
1000萬畫素DSLR應該在很多地方可以擊敗SD-14,少部分會輸,但是立體感SD14是穏穏的會贏。


nemenen wrote:
PS~~一千萬~~我拿SD9就電死它啦~~不貼我就用激的喔~~



不可能的啦,激也沒用,不要當護衛隊啦,好就是好,差的地方就是差,平心﹝憑心﹞而論即可。

其實你沒看懂,我一直很支持X3晶片,原因就在於立體感,
X3晶片的立體感是無敵的,BAYER 排列晶片永遠沒機會超越,
但是SD14解析度468.8萬就是468.8萬,
1000萬畫素的DSLR則無法說是幾萬畫素,因為跟軟體解譯有關,就這樣。
meridian wrote:
所以就算X3或鏡頭非常銳利, 但依然還是要經過anti aliasing運算降低高頻訊號, 否則會都是莫爾紋




嘿嘿..................
大約民國86、87年左右,曾經有個高中老師拿120相機拍學校,目的是學校宣傳使用,
我們拿到片子的時候都傻眼了,120正片拍學校大樓,牆壁竟然有摩爾紋,而且不只一張,
拍該面牆壁記得三張都有,該老師問我遇過嗎?

我沒遇過,用放大鏡看也是,用滾筒掃出來也是,後來換富士正片再重新拍攝就消失了,
正片有摩爾紋我是沒拍出來過,但是就遇過這一次,理論上會有嗎?
我不知道,後來看網路的說法都是不會有。

理論上X3晶片是不可能避免摩爾紋的出現,只要紋路剛好跟畫素方陣賭到就會出現,
如果X3不會出現,則掃描器也不會出現,但是掃描器常常出現摩爾紋,
必須改變解析度重掃一次,然後些微模糊再縮圖以消除摩爾紋。
eagleeagle wrote:
當然不算,還是468...(恕刪)


如果SD14不算有效像素1400萬~~唉~~只能說你睜眼說瞎話~~

所有相機的有效像素~有它的規則~~不可亂標~~否則要被罰的~~
例如D3有效像素1200萬就是標1200~不會標真實像素1200萬~~否則也會被罰~~

不是你說400就400~500就500~~

至於多少萬能超越SD14~~看人拍啦~~或許~看來您比較利害~~一定可以用一千萬超越SD14的一千四百萬~
加油加油~~不要只是用鍵盤打超越~

eagleeagle wrote:
不可能的啦,激也沒用,不要當護衛隊啦,好就是好,差的地方就是差,平心﹝憑心﹞而論即可。

其實你沒看懂,我一直很支持X3晶片,原因就在於立體感,
X3晶片的立體感是無敵的,BAYER 排列晶片永遠沒機會超越,
但是SD14解析度468.8萬就是468.8萬,
1000萬畫素的DSLR則無法說是幾萬畫素,因為跟軟體解譯有關,就這樣。


一~這兒沒人要收你丟的護衛隊帽子~您自個留著用~~
二~我也不覺得你有啥平心而論的事~~
三~什麼X3立體感無敵~你拍一張來證明一下~~
四~誰超越誰~誰又贏過誰~我沒一點興趣~~因為這些都是你說的~~注意喔你的而已~~


認真拍自己的機子才重要~~

所以~~別亂進別人開的貼子中~~用說的誰贏誰~~誰輸誰~~
這些跟你支不支持X3一點關係也沒有~~我根本就把你當搗蛋份子~~所以~~少往自己臉上貼金~說什麼平心而論~

nemenen wrote:
如果SD14不算有效像素1400萬~~唉~~只能說你睜眼說瞎話~~

所有相機的有效像素~有它的規則~~不可亂標~~否則要被罰的~~
例如D3有效像素1200萬就是標1200~不會標真實像素1200萬~~否則也會被罰~~



RGB疊在一起,所以要除以3,1400萬/3=46X萬畫素,就這麼簡單。
它是1400多萬畫素,沒錯,問題是三色重疊,所以必須除以3。

S5 PRO是銷售時也是標示1200多萬畫素,沒錯,
但是因為600萬用做一般影像檔案,600萬用在高亮度檔案,
然後合併以增加動態範圍,所以實際上必須除以2,只有600萬畫素,
而且還是單色檔,經過解譯成彩色影像後,真實解析度會再下降一次。
因此S5 PRO解析度仍然跟一般DSLR 600萬畫素相當而已。


所以問題在於畫素怎麼用?能夠怎麼用?
不在於用了多少畫素。


nemenen wrote:
必須要先去洗香香~~待會回您~~


什麼時候回都可以,沒差,只不過建議先學一下基本的理論,
不要一直說出錯誤的論點誤導網友。
好熱鬧....

我手上的DP1我只會盡量發揮他的長處. 短處用其他家單眼補足.
用DP1時只主拍風景與能發揮X3 優勢的物體來拍.
像是能展現細密紋理的金屬物體. 葉面紋路. 玻璃物體
至於人像. 傍晚. 等其他場面就交給其他機子.
這樣不是很好嗎? 每種東西都有他的優點缺點
優點就盡量的發揮. 缺點就盡量避免曝露.
總不是一直想用他不擅常的東西硬要拍出像他擅常的樣子.一定要把他搞到全能才可以.
不擅常的地方就用其他的東西補足就可以了, 這是我使用DP1的感想.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一台X3與MOSAIC的相機來互補不足之處阿..
CHRIS0939 wrote: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一台X3與MOSAIC的相機來互補不足之處阿..



X3沒有不足的地方啊,有好的X3就不會買一般的DSLR了。

X3很完美,只是SIGMA的1:1.7配APS鏡頭或是FX鏡頭不太搭而已,
等X3出來1:1.5時就會開始有一些人轉向支持X3,我就是那一個,
等1:1出來時那X3就可以佔一席之地了。

至於顏色只要小改進即可,高ISO再努力一下,X3是無敵的。
讓我們來看數據吧~
這個是Imaging Resource 網站對Canon 50D的Imatest 結果,請注意MTF50的部分,其解像力的單位為LW/PH


可以看到,1510萬像素的Canon 50D的解像力落在2214(2416)LW/PH,每個像素的解像力為0.327(0.331)cycles/pixel

接下來是DP2的Imatest結果,測試的單位為Photoreview Australia


465萬像素的Sigma DP2的解像力落在1588(1808)LW/PH,每個像素的解像力為0.45(0.514)cycles/pixel

讓我們再看看Canon 40D的Imatest結果(Imaging Resource)


1010萬像素的Canon 40D的解像力落在1552(1808)LW/PH,每個像素的解像力為0.286(0.312)cycles/pixel

所以依照上面的數據,可以說465萬像素的Sigma DP2的解像力約略與1010萬像素的Canon 40D相等,原因在於X3 sensor 單個像素的解像力強過Bayer sensor。另外多提一點,增加一倍的像素只能增加約44%的解像力。
至於DP2機身解出的1400萬,或是SPP解出的1800萬像素的圖,目前只能說是得利於原廠優化過後的插值算法下的放大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