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新鏡頭情報 18-35mm f1.8 DC HSM (A)

等效焦段不是看到就腦中自動腦補完成的嗎?

況且NIKON FF機器兩樣都可以吃

算成等效很正常阿

而且。。。nikon有一隻等效18-35mm....
Myalegon wrote:
等效焦段不是看到就腦中自動腦補完成的嗎?

況且NIKON FF機器兩樣都可以吃

算成等效很正常阿

而且。。。nikon有一隻等效18-35mm....

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玩過底片機跟全幅機的,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第一台數位單眼多半是APS-C,而不是FF,那是因為一些前輩玩過底片機,
所以他們才能夠以135片幅直接套用在全幅機身上,然後再算出APS-C焦段拍出來會是什麼樣子,
但以APS-C起家的人,腦中則是以APS-C當作基礎去想像拍出來的成像會是怎麼樣的,然後再轉乘1.6或1.5去想像FF拍出來的畫面會是長什麼樣子,
兩種不同時代開始的人們,對片幅的感覺立基點不同,對自己預想會拍出來的畫面相信不會一樣的。
所以根本不需要特別強調等效焦段多少,例如18-55對APS-C就是標準焦段,24-70在APS-C上就沒有標準焦段的意義,只是一個怪咖,玩APS-C的人一看這種焦段,也知道要廣不廣,要遠不遠的。要到FF上頭,這類焦段的鏡頭才有標準鏡頭上的意義。根本就不必算來算去反而弄得更混亂,還要特別強調18-55就等於等效焦段28.8-80什麼的,這樣算實在也沒什麼意義。因為在沒升級成FF之前,這類的等效焦段對新手而言,到底是什麼情形,根本就沒感覺的,這樣子表達,反而更容易讓新手糊塗吧?你如果直接跟他講24-70在FF上大概就等於Canon APS-C的15-43.75mm或者Nikon的16-46.7mm這樣講,反而一聽就懂了吧?因為一般接觸數位單眼而未曾接觸底片機的人們,想必對APS-C片幅跟對18-55mm焦段的熟悉度,會更多於對24-70mm的感覺才對吧?現在已經是數位時代了,這類算焦段的計算方向跟主從地位應該對調才對,APS-C是主,反而FF才是從才對吧?這是我個人的淺見,提供作參考。

ayler wrote:
http://lcap.tistory.com/entry/Sigma-ART-18-35mm-f18-Preview
上圖啦!!!

看起來不賴,至少感覺比30mm/1.4[A]還正常一些。
leon-ex wrote: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玩過底片機跟全幅機的
小 DC 規格上都是用等效焦距,畢竟片幅可能大家都不同。

Tenarjoodie wrote:
小 DC 規格上都是...(恕刪)


這就像小DC鏡頭上標示著6-24mm
不換算成等效全幅焦段,還以為買到一台超廣角相機呢
GUTS!!清新色調
Tenarjoodie wrote:
小 DC 規格上都是用等效焦距,畢竟片幅可能大家都不同。

也許吧,只能怪C、N、S這幾家廠商在APS-C的大小規格沒統一,才會一直拿135片幅當標準來算等效焦距吧?坦白講,過去底片機時代35-70mm才是標準鏡,因為產量最大,汎用性最高,而現在的24-70有個24超廣角端,現在反而成了FF數位單眼機身的標準鏡,這在過去而言幾乎是做不出來的焦段(對標準鏡頭而言)。而現在這樣的超廣角焦段卻已經混雜在標準焦段之中,對於這樣廣角端很廣,但望遠端卻一點都不遠的感覺究竟是如何,小弟還在適應中,因為使用18-55在感受遠近跟可視角度真的比較容易理解(連Sony跟fuji的無反單眼,也是以這樣的焦段當做標準鏡喔,可見大家在APS-C的標準焦段鏡頭都有共識了,只是APS-C的片幅大小不統一而已),但全幅機的24-70卻不是一般人買得起的"標準"鏡頭,對我這類沒玩過底片機的人們要體會或想像拍出來的感覺反而感到有點困擾。價格之外,畢竟它還是有相當的重量,再加上裝在全幅機身上之後的重量,一點都不覺得是"標準鏡頭"哪。

這顆真讓人期待
久年丟在防潮箱的機子又有鏡頭能玩玩囉
售價真的值得關注
以S的鏡頭來說 這顆不應該會超過3萬
只給APSC的話更不應該阿 何況Sssss (沒有惡意)

但是如果發表後能幹掉原廠鏡頭3w是很樂意接受的haha
如果售價25k左右沒有意外 一定國民鏡
相信大家都會直接忽略邊角失光嚴重的小問題了
數據給這麼漂亮希望不光是數字好看而已!
當你覺得這些大廠都是異類的時候
其實你才是大家眼中的異類啊...
別再自己玩自己的了,看看別人是怎麼玩的吧
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但大多數人的用法才是「標準」啊
leon-ex wrote:
也許吧,只能怪C、N...(恕刪)
leon-ex wrote:
.....................................
數位單眼是APS-C為標準,底片機是以135片幅底片機為標準,
兩個根本是不同的世界,
我個人覺得實在沒必要拿135片幅機的片幅基準套用在數位單眼身上
...................................
而硬要拿全片幅的焦段來換算,真的沒必要,一個是膠捲,一個是電子感光元件,
兩個根本是不同世界的產物,
........................

硬要說那樣的片幅才是標準,對我這類後起之秀而言,根本覺得遙不可及。
.........................

廠商標示出135等效焦段當然有必要 ! 而且是絕對必要 !

因為從 DC 到 DSLR (EVIL) 有各種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感光元件

標示出135等效焦長只是要讓人可以有個參考的基準 , 就這麼簡單而已 !

覺得不需要參考的人 , 忽略就是了 !

您真的想太多了 !

================================================================

另外 ! 不知您知不知道(後起之秀)這四個字的意思 ?
它不是一個稱謂 , 是一句用來讚揚別人的成語 ,
稱讚後來出現的優秀人才 !
您這樣公開稱讚自己是(後起之秀) , 真的讓我有點傻眼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