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gt wrote:
雖然說等效焦段已經討...(恕刪)
應該說這是餵了一個視野的標準
24mm..28mm..35mm...50mm..85mm..135mm..200mm..400mm..600mm
都是位了標示出該鏡頭的視野角度
拍兆的時候沒有人會說我用60度角拍照
只會說我用35mm的焦段拍下這張照片
而該焦段計算方法從以前的底片機就開始使用
鏡頭上標示的是實體交段沒錯
但APSC機身用18mm來拍攝
會比FF機用24mm來拍攝廣嗎?
我想不會吧
而位了避免正常人對於鏡頭的錯誤認知
所以才會說要轉換焦段
轉換焦段換算的原意就在告知別人這顆鏡頭的視野程度是什麼樣子
若不知道
我今天買一台感光元件1/2.3吋的小DC
上面標示3.5-12mm
名天買一台感光元件1/1.7吋的DC
上面標示5.0-20mm
後天買一台感光元件1.5吋的數位相機上面標示12-50mm
那是不是一般人都會認為是越小台就可以擁有越廣角?
因為他的實體焦長為3.5mm阿!!
單眼相機的24mm算什麼廣角
3.5mm可是24mm的將近6.8倍的這麼廣
所以
這樣懂了嗎?
轉換焦段是必要的
因為你拍出來的照片就是某一種程度的視野的照片
只是為了統一該視野的一種規範而做的換算焦段
而且連各原廠都會告訴妳這顆鏡頭換算的焦段了
何不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