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50mm F1.4 EX DG HSM Art 五月開賣,定價790美金


jimnan2 wrote:
重量肯定是敗筆之一為...(恕刪)


個人覺得
會賣的人大概是心裏對重量感受的預期過低
不然這樣的畫質跟售價是相當吸引人的

而真正"買來用"的人應該是畫質控的人
不然Zeiss吸引力來得比較大

我認為它真正的對手不是Otus,
畢竟兩者價格範圍差距太大
會影響的應該是Zeiss MP50,
很多人可能會在1:2微距跟逼近Otus畫質之間作出選擇
能買到Otus的,大概也不會在乎錢的問題
品牌與性能才是首要考慮目標

我想如果這一顆實測結果跟預期一樣的話
那Sigma算是日本副廠的第一品牌了
但是若要像N,C得身價,得要發展自己的相機系統才有機會,

如果想跟Zeiss一樣,
那他得再做出世界第一規格的鏡頭來證明自己的光學能力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jasonli wrote:
個人覺得會賣的人大概...(恕刪)


規格上來說以Otus為對手還是比較合理,MP50光圈小一格但多了近拍能力
只不過市場行銷上消費者自然會拿價位相近的產品來對比

以產品線的廣度和光學表現來看,Sigma是日系鏡頭廠第一把交椅應無太大疑問
近來的新鏡更有超越C/N的氣勢,只不過要改變人們的印象並不容易
一些世界性的日本品牌多少都有這個麻煩(電子類別較不明顯)

我前面也提到,價格一直定在二線有一部分的高價市場跟品牌價值就拿不到
當然價位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我更期望價位可以拉高然後把質感跟對焦更精進些
我的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calatravayang

inunu wrote:
35mm F1.4 DG Art 等好久都沒什人賤賣...(恕刪)


半年用二次,賠4,500出售算嗎?
用三個月含保護鏡賣20500 我是因為重量賣的XD
fs22 wrote:
半年用二次,賠4,5...(恕刪)

bobo0936 wrote:
.............(恕刪)

您一定看不起那些用leica M的
隨便挑三顆鏡頭加起來可能還沒您一顆鏡頭重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樓主明明是寫售價,又不是寫重量,真的是有閱讀障礙⋯
愛討論重量去開一篇新文章嘛,都用單眼了還在該重,愛該也行,就別買嘛,Sigma又沒說要賣給弱雞。

是說這價格我也會買單就是,畢竟我很強壯
Horology wrote:
以產品線的廣度和光學表現來看,Sigma是日系鏡頭廠第一把交椅應無太大疑問
近來的新鏡更有超越C/N的氣勢,只不過要改變人們的印象並不容易
一些世界性的日本品牌多少都有這個麻煩(電子類別較不明顯)

我前面也提到,價格一直定在二線有一部分的高價市場跟品牌價值就拿不到
當然價位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我更期望價位可以拉高然後把質感跟對焦更精進些


部分不同意
Sigma之所以在一堆鏡頭廠倒下中不但屹立不搖還越發受歡迎就是它的平價理念
前陣子而已,不是有社長受訪的專文嗎?
裡面明白提到Sigma仍是一家很傳統的日商,員工終身制
Sigma接下來的目標也不是要海撈多少,而是錢夠養員工就好
訪談也有說Sigma產品線就是認為攝影應該是人人可負擔得起的

其實小弟從傳統底片時代接觸單眼開始就開始接觸Sigma
原因當然是當時窮學生只能挑價格便宜的Sigma
十幾年過來,Sigma產品線之齊全不但可媲美C、N,其更新速度甚至比所有廠商都積極
有些產品還出怪招,例如同等級的賣你更便宜還給你OS之類

說真的,我也使用過L鏡
但很短暫的我又回到Sigma陣營
一是我覺得畫質差異不大,甚至Sigma新鏡都勝出
二我覺得價差可以讓我買更多焦段的鏡頭
三最重要,我想要無負擔的"享受"攝影。
2萬的鏡頭碰到摔到心痛一下而已,6萬的鏡頭可能不是痛而已

當拿了高價的鏡頭,心理想的是別人會不會注意我拿的是L鏡、蔡司?
後續產品會不會突然更新讓手上的器材暴跌...等
攝影不再是純粹的影像捕捉或創造
更多的是一種心理投射,一種物質的干擾
回到Sigma,專注於畫質的表現和畫面的捕捉
其他的雜事一律與我無關...

說真的不是冠上紅圈就代表畫質,如17-40L
也不是買了蔡司拍照功力就提升到一個境界
不能否認裡面有些人是真的追畫質和一些需求而購入高價鏡頭並且發揮出這些高價鏡頭的優點而拍出好作品
但也是一堆照片普通甚至慘不忍睹的
然後看看最近的Sigma規格和數據測試、pk測試之後
我真的覺得那些覺得鏡頭賣貴就代表品質好的人實在滿...可愛的

所以打了這麼一大串之後,只是想說我和你的想法相反
Sigma如果想走高價位精品路線,我覺得可能會違背自己的理念
而且市場定位已經分層明顯

萊卡、蔡司擺明就是賣品牌,所以也不衝量,就賣你高價在那邊
Sigma如果提高售價,一定又有一堆人說:那我倒不如買L鏡、G鏡

在高價、中高價都有人有位置的情形下
我認為Sigma還是會把主力放在中低價
以其優異的光學性能+人人都負擔得起的價格通殺絕大部分的市場
畢竟中低價位這塊雖然不是毛利最高,卻是市場最大,而Sigma也有足夠的本事來打

我是希望Sigma可以繼續這樣的中低價路線
反正我攝影也不是在彰顯社會地位,紅圈金圈藍標對我都沒什吸引力
我關注的是畫面,而不是社交,更不是保不保值增不增值
要社交、保值那去玩錶玩精品都比玩攝影好吧

所以希望Sigma保持這樣的策略讓我繼續用低廉的價格買到超優異的鏡頭,捕捉人生重要的畫面

Horology wrote:
規格上來說以Otus為對手還是比較合理,MP50光圈小一格但多了近拍能力
只不過市場行銷上消費者自然會拿價位相近的產品來對比

以產品線的廣度和光學表現來看,Sigma是日系鏡頭廠第一把交椅應無太大疑問
近來的新鏡更有超越C/N的氣勢,只不過要改變人們的印象並不容易
一些世界性的日本品牌多少都有這個麻煩(電子類別較不明顯)

我前面也提到,價格一直定在二線有一部分的高價市場跟品牌價值就拿不到
當然價位低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我更期望價位可以拉高然後把質感跟對焦更精進些..


是的, Sigma 50/1.4 Art不論在規格,性能上,都是以頂級的標準鏡當目標
當然對手也不是只有在Otus, Canon 50/1.2, Nikon 58/1.4都是可以被拿來比較的項目

所謂品牌價值不是把定價拉高就可以提升
品牌價值在於消費者願意是否把對等的金錢投注在其產品
帶來的不只是性能,還包含是否有助於消費者身分的提升
後者是Sigma比較缺乏的
目前大概不會有人把帶顆Sigma鏡頭會是件光榮的事
以產品來看,Sigma DP這類的品牌價值還比較高點

我想只要Sigma長期投注自我產品的提升
慢慢就會提高Sigma這塊招牌帶來的信賴感

Sigma 35/1.4出現後,市面上討論N,C 35/1.4的聲音少了很多
N,C應該也注意到了
這顆50/1.4如果真預期一般,對N/C的影響力可能會更大,
將來應該也會有類似的產品出現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jasonli wrote:
目前大概不會有人把帶顆Sigma鏡頭會是件光榮的事...(恕刪)


我就覺得我使用Sigma很光榮呀
甚至朋友來問意見還是都推該品牌

我是覺得畫面會說話
如果你有在拍婚攝之類的一定會碰到同場主拍、側拍、路人甲乙丙比(交流)器材的畫面
幾個禮拜之後,照片紛紛出爐就知道拿什器材根本不是重點
我曾經拿kit 18-55海電拿5D3+24-70L II的(那傢伙主拍,職業婚攝卻連色溫白平衡都不會調)

攝影玩久了就是這麼回事
畫面還是重點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