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Flickr某日的Explore上看到一張很棒的照片:


仔細一看,發現是SIGMA DP2 Merrill拍攝的。點入原圖一看,真是不得了的細節:
http://www.flickr.com/photos/songbean/8303814636/sizes/o/in/photostream/

另外黑白照的質感也非常好:


原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songbean/8293154465/sizes/o/in/photostream/

想請問一下擁有DP2 Merrill的朋友們,這些照片呈現的細節與畫質,是修圖的結果或是此相機本身的能力?上面這些照片呈現出一種很硬的調性,不知是否經過後製的銳化處理。此外底下這張:


原圖:
http://www.flickr.com/photos/songbean/8321021606/sizes/o/in/photostream/

從左上的天空與雲朵看來,似乎有點經過HDR後製的味道?我看了這些照片對DP2 Merrill呈現的細節與調性很感興趣,就是不知這些是原始結果或者經過重度後製。煩請擁有此相機的朋友幫忙解惑,感謝。
文章關鍵字
這台雖然畫質很鬼神,但還是算不可換鏡頭的消費機
所以在清費型數位相機版已經有蓋大樓
可以比較一下
您放的照片應該是有再後製拉過
不過就算是沒有後製
比起目前市面主流的機種
他還是算比較硬調的
對比高但卻能保持層次感
有一位網友分享過Fujifilm X-Pro1 VS NEX 5N VS DP2M
可以去他的部落格參考看看
F家特色就是低對比以保留亮暗部細節(所以很適合拍人)
NEX則是預設對比高,畫面較亮但會犧牲細節
(但依個人使用經驗是,NEX的測光會偏暗,可能是針對高亮度區做測光吧,加上高對比,
導致高亮度區曝光是剛好的,但其它部份就偏暗了)
但上述台機子畫質都還算是同級,只是不同走向
DP2M就變態了
自已看不解釋
X-PRO1NEX-5NDP2M

不過高ISO、操控性、續航力是死穴
很有個性的一台機器
111210 說得很貼切 ! 高手 ! 佩服 ! 我剛購入sigma 系列.
我剛剛用SPP查了一下,我想這應該是你要的答案.........



l111210 wrote:
不過高ISO、操控性、續航力是死穴
很有個性的一台機器
我這幾年都使用底片相機拍照,80%只用ISO 100的底片,少數ISO 160或者400。至於800, 1600甚至更高的感光度,對我來說沒有必要。續航力以我的拍攝習慣而言也幾乎不會成為問題(平均一個月只拍12到24張而已,就算用數位會多拍很多,也不致於太大量)。

至於操控性倒是要斟酌,個人非常不喜歡什麼都得進入液晶螢幕選單調整,至少光圈與快門兩者都必須有實體轉盤或者按鈕才行。

tingweimin wrote:
我剛剛用SPP查了一下,我想這應該是你要的答案.........
感謝!其實我有問過原作者(日本人),他的回答是有使用SIGMA本身附的軟體做調整。不過這裡面雖然有顯示各種調整的數字,沒有未調整前的原圖做對比,我還是看不出來這樣是「調很大」或者只是微調而已
SPP X3 fill light加到2是HDR fu的主要原因,加到2我個人是覺得加很重了。
有興趣的話可以下載原廠SPP和X3原始檔拉一拉再考慮適不適合自己。
X3 fill light 真的很神奇,不過也要慎用。加太重的話,仔細看物體的邊緣會有層白白的不自然過渡。

marinne wrote:
我還是看不出來這樣是「調很大」或者只是微調而已


的確調很大.
不過只要看起來很有FU,調大何妨!
如果放大來看(不必到1:1)就很多瑕疵了.
攝影這回事,如果是報導事實,當然盡量不修.
如果嘗試某種藝術表現,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自由自在!
marinne wrote:
似乎有點經過HDR後製的味道

這就是X3 Fill Light的效果
由貓尾巴周邊可明顯看到一圈淡色的部分,

那確實是重度調整Fill Light的結果,有點類似HDR

但不管如何調,要賦予的就是照片的生命力與創造力,

好看最重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