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的視聽器材評論家─小寺信良,在 Sony HDR-XR520V vs Canon HF S10篇,最後結論時說道:
"このレベルまでは、他社はあと2~3年追いつけないだろう。"
意思是說,"這樣的水平,其它公司2~3年後還追不上吧"
(小弟是用電腦翻譯的,如有謬誤,請不吝指正


小弟平時就常常使用相機及錄影機,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高解析度靜態照片,及低解析度的動態影片兩者之間,常常無法兼顧,
小弟只好走火入魔,搞到相機及攝影機同時使用
[實現中]最理想的"攝影照像機"
所以,小弟對於新的錄影器材,自然非常關心,看到小寺信良兄對Sony XR520V如此的推崇,
小弟也非常好奇,到底Sony XR520V進化到什麼程度了?

命運的安排,正好Sony舉辦09年新一代Sony Handycam~體驗者熱烈募集,感謝Sony官方厚愛,小弟獲選handycam試用名單,一臺最新的Sony XR520,就到了我的手上,可以徹底的玩得過癮....

(我先自首,這篇分享,如果經Sony官方審核通過,將會送我Sony 7吋數位相框一台做為鼓勵!!!,但是,小弟跟大家保證,絕對不會為了區區一臺數位相框,說出任何違背良心,影響家庭和諧,破壞社會善良風氣,危害國家安全,造成世界動盪不安的言論!! 絕對秉持著勿枉勿縱的精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關於XR520,由於在Sony官網,及先前已有許多前輩開箱文介紹過了,其中,攝影機最重要的畫質及防手震的介紹,前輩的文章中,有非常完整的分享,小弟就不多在外觀,功能及操作上多做說明,
小弟僅就一個實務的使用者這個角度,跟大家介紹小弟對這臺Sony XR520的感覺。
內容大綱如下:
1.參見攝影機前輩 ─ 歷史變革篇
2.讓你的攝影機如虎添翼 ─ 配件篇
3.測試解析度及口徑蝕及散景 ─ 影像畫質篇
4.光源為影像之母 ─ 閃燈效果篇
5.談可錄影DSLR ─ 天人交戰篇
6.試用結果老實說 ─ 結論篇
7.給XR520使用者的建議
8.給Sony的建議
9.XR520 bye bye!
XR520:「小弟初到貴寶地,請各位大哥多多關照。」

迎接XR520的是歷年來輔佐小弟的愛將,由左至右分別是
Sony SC7,Sharp VL-SD20,Sony DVD803以及來作客的Sony XR520

轉個身,再來合照一張

與儲存媒體合照,分別是
Hi8帶 (Sony SC7)
DV帶 (Sharp VL-SD20)
DVD片 (Sony DVD803)
機身內建硬碟 (Sony XR520)

小弟最早使用攝影機,是在讀專科學校的時候,為了記錄畢業旅行,及校園生活,而向家裡要錢買的,
當時是所謂V8的帶子,是類比方式記錄,轉錄至當時主流的VHS大帶時,畫質會失真,且保存不易,現在連VHS錄放影機都不好找了....

再來,就是結婚後,為了記錄小孩的生活點滴,而買的Sharp VL-SD20,當時使用DV帶,已經是數位的方式記錄了,以1394界面,轉錄至電腦不會失真,但是當時影像壓縮技術當未發達,一卷1小時的DV帶,需要13GB容量儲存,在當時的電腦,不管是容量還是速度,都無法勝任剪輯及儲存的需求,所以都是用DV帶直接保存,後來出現了可以用1394界面及錄放影機,才得以將DV帶用DVD mpeg2格式備份下來。

目前小弟攝影用是Sony DVD803,它是以1.4GB的DVD片為儲存媒體,以標準模式可以錄30分鐘的影片,光碟片可以直接以DVD player撥放,也可以電腦燒錄備份, 小弟之前還有一臺Sony DVD201,因為功能及畫質較DVD803弱一些,所以退休了,截至目前為止,這兩臺DVDcam為我們家,記錄約150片DVD,加上一份備份,共有300片DVD片。

至於來作客的XR520,真的完全是新世代的規格,錄影的格式是Full HD,儲存媒體是內建的240GB硬碟,
跟我目前用的1.4G光碟相比,不但容量是300多倍,不用一直換光碟,而且體積還跟DVD803差不多,以USB就可以跟電腦連線,變成一個外接硬碟,資料連線傳輸速度非常快,無論功能性或操作性,都有長足的進步!


一路走來,記錄這些影像,需要花費金錢去購置器材,投資許多時間去參與及拍攝,回家後還要費心費力的去整理,備份,保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但是,珍貴的回憶,無價啊!

為了將影片拍得更好,小弟買了一些配件,在這裡向各位介紹

(1) 廣角鏡
首先,介紹必備的廣角鏡,小弟用的是Sony VCL-HA06,這組0.6X廣角鏡畫質還算不錯,
小弟之前換過2顆,包括風評還不錯的Raynox 6600 pro,畫質都沒有這組好,
除了畫質好,它還有附3個轉換環,分別是25mm,30mm及37mm,幾乎可以通用目前市面上的攝影機,
例如我目前的DVD803是用30mm,XR520用的是37mm,都可以使用,不需再另外購買。


但是這組廣角鏡已經停產了,而且它快扣式卡榫的固定方式很不牢靠,小弟之前使用時,就用螺絲膠,把它固定住,不然,還蠻容易掉下來的....

但是這個一般等級的廣角鏡頭,面對HD畫質,是否還可以勝任呢?小弟本來想跟Sony借用HG等級的廣角鏡,可惜不知道找誰借,否則,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才對....

裝上XR520的樣子,還蠻搭的

XR520錄影時,轉換為35mm鏡頭,相當於43mm,視角真的是太窄了...

換上0.6X的廣角鏡,馬上變成43mm*0.6=25.8mm的視角,室內使用時,就好用多了


(2) 補光燈及閃光燈
再來也是必備的補光燈及閃光燈合一的Sony HVL-HFL1
雖然XR520有新的Exmor R CMOS,在低光源下,表現不俗,但是如果完全暗的場合,還是需要補光。
Sony HVL-HFL1直接裝在機身的熱靴上,使用機身的電源,可以提供3W的照明。
Sony HVL-HFL1還有一個非買不可的理由,就是當裝上廣角鏡後,機身內建的閃燈無法使用,被遮住了,
這時,Sony HVL-HFL1上,還有一個GN值10的外部閃燈可供使用,約可以提供5m內的閃燈補光,
而且,機身內建的閃燈,位於鏡頭右側,使用時,會產生難看,不自然的側面陰影,用Sony HVL-HFL1上的閃燈,不但閃燈不會被廣角鏡遮蔽,還可以由上向下補光,比較自然一些。
XR520裝上Sony HVL-HFL1的樣子


Sony HVL-HFL1上有四段開關,由上而下,分別是閃光燈,補光燈強制開啟,補光燈自動開啟及關閉

3W補光燈亮起來的樣子

(3) 油壓腳架及線控器
再來是油壓腳架及線控器,小弟用的是Velbon CX686,線控器是ebank EBRX-801,

小弟現有的Sony DVD803使用lanc接頭搖控攝影機,但是XR520改為使用A/VR接頭,

還好市面上有轉換線,可以將lanc轉為A/VR

只要將轉接線,串在XR520及線控器之間,就可以繼續使用舊有的線控器了


在定點,長時間錄影,或需要防止手震的場合,腳架配合線控器,是您最好的助手

(4) 指向性麥克風
再來是指向性麥克風,Sony ECM-HGZ1
這支麥克風,之前是為了錄我女兒絃樂團音樂會時買的,
因為禮堂座位不好拍舞臺上的人,所以移到舞臺對邊2樓取景,
又擔心距離太遠,所以就買了這支指向性麥克風收音,
裝在XR520上,還蠻帥的



Sony ECM-HGZ1有三段開關,由上而下,分別是隨機身Zoom收音,關閉,指向性收音

後來發現,禮堂其實收音狀況還不錯,用機身上的5.1聲道麥克風收音,效果還比Sony ECM-HGZ1單音收音好,感覺好像白買了....

而且XR520有智慧Zoom收音的功能,較不需要使用指向性麥克風,可能在更極端的場合,才需要Sony ECM-HGZ1上場吧!

(5) 潛水盒
最後介紹的周邊是Sony SPK-HCA潛水盒,這個潛水盒只能用在DVD803,XR520無法使用,
原因有兩個,一是XR520形狀不合,塞不下,二是XR520只用A/VR接頭同時收音及搖控,就算有lanc轉A/VR轉接線,也無法使用潛水盒上的外接麥克風在水下收音....


舊的潛水盒有兩條信號線,分別是lanc及A/VR,新的潛水盒只有一條A/VR


這個潛水盒很有趣,還是介紹給大家認識,首先是接上信號線
特別記得螢幕要向外,才能使用喔

裝入潛水盒,蓋上防水蓋

在潛水盒裡的DVD803內,影像是左右相反的

透過右側蓋子內的鏡子,影像就又變為正的囉

設計頗有巧思喔

XR520配備有1/2.88" ClearVid CMOS Sensor+ Exmor R,有效畫素為6MP,說明書上說,Sony的ClearVid獨特畫素陣列與影像處理系統(BIONZ),可以讓靜像解析度達到12MP(4:3),錄影時,可以同時拍攝8MP的照片(16:9),我想,這應該是利用補差點的技術,所達到的效果吧。
小弟手邊有可以解析度測試的圖表,可以測試一下,解析度可以達到什麼程度

關於測試解析度的方法,小弟之前發表過一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第三代鏡頭解析度測試圖表-可以測試750~3000條解析度

附註:解析度測試的結果,除了跟感光元件的畫素有關,也與鏡頭品質相關
引述Resolution Chart Comparison
其中:
Nikon Coolpix P5100 (12MP, 3.5x zoom)
Canon PowerShot G9 (12MP, 6x zoom)
Nikon Coolpix P5000 (10MP, 3.5x zoom)
Panasonic Lumix LX2 (10MP, 4x zoom)
結果如下,可供這次測試比較:

(1) XR520切換至相機模式,拍攝12MP照片(4:3),4000*3000點

(2) XR520切換至錄影模式拍照,拍攝8MP照片(16:9),3840*2160點

(3) XR520錄製的影片中截圖,取得3MP照片(16:9),2304*1296點

(4) XR520加上Sony VCL-HA06廣角鏡,拍攝12MP照片,4000*3000點

就測試結果而言,XR520整體表現還不錯,有直接跟DC PK的實力,雖然有補插點,但是效果確實還不錯,
(感覺好像跟Fujifilm的Super CCD的補插點效果有點類似....)
XR520相機模式拍照效果最好,再來是錄影模式中拍照次之,最差的是在影片中截圖。

出乎意料之外,加上Sony VCL-HA06廣角鏡拍的照片,影像品質衰減的幅度並不會太離譜,
拿一些解析度換廣角,小弟覺得還蠻值得的

(5) 測試影像口徑蝕的效果
關於口徑蝕的討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
Sigma 30mm F1.4 "口徑蝕"(已修改主題名)
XR520的口徑蝕測試結果

焦外點光源的散景還蠻漂亮的

順便來一張惡名昭彰的Sigma 30mm/F1.4御飯糰給大家看一下....

KM D7D+Sigma 30mm/F1.4

( 6 ) 六角形光圈葉片的測試
這個部份,是引述 小寺信良的測試文章
文章中說道,「以降、虹彩絞りはSDではいくつか搭載モデルはあるが、HDではなかった。これまで8年間、計27回もこのZooma!で菱形絞りのボケの汚さを指摘してきたわけだが、虚仮の一念岩をも通すで、ようやく光明が見えた。」
大意是說,「多年來,SD攝影機中,有幾部採用虹彩光圈,HD攝影機沒有一部採用,過去這8年來,發表過27次測試報告,一直不斷指謫採用菱形光圈,所造成的髒亂散景,終於現在看到光明了!」
(一樣,小弟是用電腦+小弟的豬腦翻譯的,如有謬誤,請不吝指正

下圖的左邊,是大部份攝影機所採用的菱形光圈,右側,是XR520採用的六角形光圈

Canon HF S10的菱形散景

XR520的六角形散景

菱形散景,確實會造成視覺的干擾,搶走主體的焦點...

小弟對拍攝靜態照片,非常重視,主要是靜態照片的解析度及畫質較高,
可以更清楚重現現場的細節,而靜態照片最難拍的情況,就是光線昏暗,需要閃燈補光的場合,
小弟測試幾種以XR520所做的,閃燈補光拍照的效果,供各位參考。
(1) 無閃燈
不開閃光燈,可以得到最接近現場的光影

但是曝光時間太長的話,常常會拍出模糊的照片...


這張是同一個場景,以機頂閃燈補光的照片,可以比較照片的差異

(2) 內建閃燈
XR520的內閃在鏡頭的右側,緊貼鏡頭

閃光時,會在主體左側產生不自然的陰影,但陰影較短


(3) 機頂熱靴閃燈
機頂熱靴閃燈在鏡頭正上方,距離鏡頭較遠

使用時,陰影在主體下方,陰影較長

(4) 觸發外閃跳燈(只能以內建閃燈觸發)
XR520內閃,配合Metz 54mz-4i+SCA 3202光觸發腳座
以雙機架固定的樣子


拍照的結果類似內閃,但是陰影被跳燈打淡了,效果還不錯


小弟試了半天,都無法以機頂閃燈觸發Metz閃燈,而小弟幾乎都會用廣角鏡,
但廣角鏡一加,內閃就不能使用,內閃不能用,就無法觸發外閃跳燈,所以只能使用機頂閃燈來補光,
用過DSLR加外閃跳燈的我,實在不太能接受這樣的效果....

最近,許多DSLR都加入了HD攝影的功能,而HD攝影機,也在拍攝靜態照片的功能上,多所進展,
本來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現在,已有部份重疊了....
小弟最近也在HD攝影機,及可錄影HD的DSLR之間,面臨選擇....

小弟僅就個人的了解,整理出可錄影DSLR的優缺點如下,給各位參考:
優點
1.大片幅感光元件,淺景深效果佳,雜訊低
2.可以更換鏡頭,鏡頭並且可以用在下一個機身上
3.手動變焦及對焦環,操作方便
4.可以外接閃光燈,光源控制靈活
缺點
1.目前對焦性能不佳,需手動對焦或沒有自動連續對焦
2.目前錄音品質不佳,沒有5.1聲道錄音的機種
3.功能不完整,低價機種錄影格式被閹割
4.需配合超音波馬達鏡頭才不會有馬達聲音
5.防手震效果較差,不是每個鏡頭都有防手震的功能
6.體積大,重量重
7.記憶卡容量小
平心而論,目前HD錄影機,及可錄影的DSLR,尚無法完全取代對方,
只能靜觀後續發展了....

(老實說,小弟覺得長期來看,可錄影的DSLR比較有潛力啦

優點
1. Exmor R CMOS太棒了,畫面乾淨得不像話,只要很低的光源,就可以運作
2. Optical SteadyShot(動態模式)光學防震系統,效果明顯
3. 240GB HD
4. 3.2" 92萬畫素翻轉式螢幕
5. 六片形光圈葉片,散景優美(近期HD機種中,XR520系列獨有的設計)。
6. 內建GPS衛星定位(XR520V才有)
7. 人臉辨識,自動人臉對焦及人臉曝光補償,自動逆光修正
8. 打開螢幕即可開機使用(相較於我的DVD803而言,這是很方便的設計)
缺點
1. Lanc改A/VR端子(舊有的lanc端子的腳架,防水盒無法延用,就算有lanc轉A/VR轉接線,也無法使用防水盒)
2. 錄影中拍照存檔間隔太久,約需12秒的時間,實際使用時,容易漏失重要的鏡頭。
3. HD週邊尚未普及(HD電視,HD Player,HD影片剪輯系統….等.),要分享給他人,常常需要轉為DVD才行。
我想,這個結論應該沒有什麼爭議,從國內外的測試評論中,XR520都得到一致的好評,
光是Exmor R CMOS高感度低雜訊,以及強效的光學防震系統這兩點,
放眼目前市場上的HD攝影機,幾乎找不到對手...
Sony敢找end user體驗試用,顯示Sony對XR520也有一定的信心吧。
一如小弟在這篇文章中的建議,廣角鏡及機頂外接閃燈及補光燈,小弟強烈建議採購,
實際使用時,會非常的方便。
另外原廠隨付的電池只有一顆,而且容量不大,加購一顆以上的大容量電池也有必要,
電池的座充也是有購買的必要,否則電池充電只靠機身插電線充電的話,
就無法同時使用攝影機了。
XR520同時裝上廣角鏡及機頂外接閃燈及補光燈

小弟有三點建議給Sony
1.廣角至少28mm起跳
市面上,雖然大部份的攝影機的鏡頭,都是35mm以上起跳,
但是使用者要的,是28mm以下的廣角鏡頭,實際上使用才方便,
雖然加上廣角鏡可以解決,不過需要多花錢,而且體積、重量都變大,
實在是很不方便....

2.外接可TTL跳燈的閃燈,及錄影中可以觸發
在文章中提到,現在HD攝影機,面臨可錄影的DSLR威脅,
Sony的Exmor R CMOS很棒,但是閃燈只能直打,且錄影中無法開啟閃燈,
拍出來的照片,實在乏善可陳....

如果想要擊退DSLR的威脅,開發可以TTL跳燈的外閃,以及錄影中亦可觸發閃燈拍照,
小弟覺得這一招,不但可以保持固有的領土,甚至還有機會搶走一些DSLR潛在的客戶。

3.鏡頭可以更換
這一點也是學DSLR,要迎戰DSLR,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如果Sony真的做得到以上3點,那DC,DSLR,攝影機的界限就打破了,
以後就不用分什麼DC,DSLR或攝影機了。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處,XR520也將歸建了,
感謝Mobile01 及Sony,給小弟這個機會,
感受Sony HDR-XR520所開創的,HD錄影新境界!
XR520 bye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