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大部分是使用SONY新Kit鏡DT 18-55mm F3.5-5.6 SAM所拍。
先介紹一光芒數與使用的鏡頭光圈形狀的關係:
光芒形成的數目是跟葉片構成的幾何形狀有關係,如八片光圈葉片的鏡頭,非圓形光圈的形狀是八角形(偶數),本應拍出16道光芒,因為對稱重疊的關係減少了一半,所以八個夾角數就等於光芒數;如鏡頭是七片光圈葉片所構成,非圓形光圈形成的形狀是七角形(奇數),光芒數等於二倍夾角數,也就是14道光芒。
SONY DT 18-55mm F3.5-5.6 SAM的光圈葉片有七片,非圓形光圈,縮至最小光圈下仍可以看到七角形的形狀,所以用這顆鏡頭可以拍出14道光芒。
首先試試A330的LV功能,沒用CPL,Kit鏡對藍天的表現沒話說!↓
在逆光下,縮光圈,利用樹幹遮住大部分太陽,已經能夠拍攝出光芒,可是還不是很明顯 ↓
同樣的方式拍拍菁桐車站月台上的燈桿,效果比較好了 ↓
這張光芒更明顯了,不過也產生耀光現象 ↓
這是利用樹葉遮住陽光拍出的效果,使用的鏡頭是SONY 50mm F1.4,光芒的效果顯著不同,可能原因是50mm F1.4這顆鏡頭雖是圓形光圈,一樣有7片光圈葉片,縮光圈後未呈現出完整的幾何圓形,光圈葉片間存有夾角,但不是很明顯,也是可以拍出14道光芒 ↓
利用吊橋柱遮陽所拍出的效果 ↓
最後來個殺很大的光芒+大耀光

總結小弟使用DT 18-55mm F3.5-5.6 SAM的心得是「俗擱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