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網路上很難找到近期的評價,
Karlsen的評價很好,但是大多是用底片拍攝的印象。
http://www.marcuskarlsen.com/PhotoBag/Minolta_28-70_f28.htm
網路上流傳一篇PK Zeiss ZA 24-70 2.8,我初期就懷疑是移焦,但無法證實。
基於底片時期的信賴,入手了Minolta 28-70 2.8 G 一段時間拍攝以後,有些心得分享。

a.有幾張圖有比較明顯的紫邊,有一張有對比下降,但是使用上可以說完全不是問題。搭配A900的動態範圍而言,我更重視的層次和發色有被充分的表現出來。
b.讓人詬病的奇怪遮光罩,需要用Canon 18-200用的蓮花型來替代以後,面對強光的拍攝實用角度大大提升很多,大概可以減少3/4的逆光拍時可能曜光的情況。
c.對焦慢的問題,使用上若不是要追逐快跑的動物小孩,都夠用,校正過後也很少迷焦失焦。
d.另外我在A900上對焦,必須校正+7才能準焦,因此這點需要格外注意。

因此有兩點建議:

1.一定要改裝蓮花型遮光罩。
2.要較準焦。

當天是大陰天,因此拍不出藍天,但是散景和綠色呈現的不錯。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Minolta 28-70 2.8 G 加蓮花型遮光罩的一些拍攝使用心得 (給考慮本鏡 與 Zeiss ZA 24-70 2.8 的人參考)
好鏡推一下,之前SDF上也有攝友分享過28-70G這一隻鏡頭需配合A850/A900調焦功能以獲得解放。

簡單測試 Minolta 28-70 f2.8G 與 α850

感謝樓主也提供自已的經驗分享。

另請教樓主的Canon 18-200 遮光罩是直上28-70G嗎?? 可以斗膽請您分享一下照片嗎??

順便請教此遮光罩在全幅下會不會有暗角??




darky wrote:
好鏡推一下,之前SD...(恕刪)


Darky兄感謝貼文。

我覺得這顆好鏡有點被埋沒,真可惜。

連慌行遮光罩直接裝,暴力裝卡一卡可以。
但是我用指甲刀等工具,將兩爪的CANON改成可以讓三爪輕鬆卡進去,就變成雖然不能在準位卡口,需要自己對到中點,但是緊密度剛剛好相當完美。

EF18-200用的不會有暗角,遮的剛剛好,網路上有國外很費功夫的,用CANON更大一號的遮光罩就要改裝了。

裝完以後剛剛好簡直像是原廠設計的XD





上年我在廣州盛賢相機城找到一支有花型遮光罩的28-70G

因為我本身已經有了鏡頭,只是想要遮光罩,經過一番議價結果用了500元港幣買了這個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的寶物



話說28-70G(我們稱慢豬)搭上a850的動態範圍就是他們最強的地方...


哇~買到寶物。
我知道有人稱慢豬,哈哈。
不過沒用過的還真以為是多慢,我是覺得1994年設計當然沒有可能像現在一樣快,
不過使用上並不是太大問題。

但是內變焦的手感,紮實的作工和ZA 24-70其實不相上下,
動態範圍,還有豐富的層次立體感,儘管焦段略短我還是把他當鏡頭蓋了。

ZA 27-70、 Minolta 28-75 和這支鏡,我反而認為C/P值而言,
這支是最划算,若是偏向西平英生方法論,必然會比較偏28-75那支超便宜,
我兩支都用過,用慣慢豬後,就把他賣了,因為近拍我有百微,28-75超輕巧,
但是散景和層次立體發色都有差一點。

henrywhs wrote:
上年我在廣州盛賢相機...(恕刪)


500元港幣真的很超值,當初原廠的遮光罩折台幣約要三千左右還不一定買得到。

半年前我還在日亞買了一個私人製的遮光罩回來,花了二千五上下

DavidWalther wrote:
Darky兄感謝貼文...(恕刪)


感謝您的分享,我太晚看到這篇好文了…

不然就不會花這麼多錢買人家改來的遮光罩了
兩位 Minolta 28-70 2.8 G的用家,Minolta 28-70 2.8 G,有可能蓋大樓嗎?
我認識一些Minolta 28-70 2.8 G用家,都不上網PO圖,都是些老MINOLTA的迷。怕蓋不起來。
我沒有全幅機微調焦距
所以還一直塞在乾燥箱的角落
我很喜歡這支老鏡頭柔和的調性和忠實的色彩,它非常適合人文主題,感覺像是把當下空氣中的粒子情形捕捉下來,很有味道的一支鏡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