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攝影,是從當兵開始。
快退伍時,買了600D,嘗試留下馬祖的美景,雖然沒拍出令人讚賞的好照片,但也留下美好的回憶。
用了一年,隨著技術增長,覺得受到手邊的器材某些限制,在拍了淡水天元宮櫻花之後,買了7D,再從已經上全幅的學長那買了17-55,之後陸續購入T70-300, S8-16。
使用7D快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入全幅的打算。不過在親身體驗過A99之後,這個念頭有點動搖。
第一次碰全幅機,是拿同學的先生的表姊的5D3,只拍了一張。雖然知道入手全幅的機率微乎其微,但人還是充滿夢想的,總是希望嘗試它的威力。
這次報名MOBILE01的全幅體驗會,很高興能夠被選上。免費的攝影棚、專業的攝影師、一流的燈光技術、敬業的MD,最適合我這種業餘愛好者。
對SONY相機的認識,是從我手上這台RX100開始(也就是當天出現在MD手上那台,想不到除了披肩之外,我的相機可以變成道具XD)。色澤呈現跟CANON有所不同,有另外一種味道。
當天到現場有點晚,沒什麼空檔拍下手上的A99,尤其室內微光的環境,一直是我的罩門,這部份就留給其他專家吧。
工作因素,我沒有報名過攝影課程,但有時間的話,一有機會,我會儘量參加教學活動,在閒談之中,會不經意的學到很多『眉角』。
這次的教學偏重燈光。
我的工作部份時候會使用到燈光,跟攝影打燈不同的是:我使用燈光的時候,絕不希望有陰影的存在。也許是這個關係,我很少了解到陰影的美感。
對A99的體驗,我的想法或許不及其他專業者,譬如電子光景窗、各種風格的設定、對焦系統等等...
我只知道:這絕對是一台值得入手的好機!
講師的解說,以及其他人的問答,對我而言才是收穫最大的。
不知道下次在玩全幅會是什麼時候?
我不常拍人像,也很少參加外拍,嚴格來說應該是不曾。除了工作時間不能配合之外,經濟因素也是考量。有時想找身邊的朋友練習,多半被「我不上相」這種推託之詞婉拒。因此在我的作品裡,出現人像的機率微乎其微,最多也是在展場偶爾趁沒人的空檔拍個兩三張,或者在Mobile 01、小七俱樂部這種活動時才比較有機會拍到。
棚拍MD是第一次,不過忘了問MD的名字或FB,沒辦法標記。
經過這次體驗會在今後在攝影的路上會改變過去的技巧與觀點,也許會呈現予以往不同的風格。
人言攝影,皆謂構圖為先,求其境,純其心,境得則趣遠,心純則意至。然習攝影而不師其法,則亂而不一,欲求不至,無所究其深,圖雖多而不切其中,景雖奇而不稱於世,總有『神器』在手,此又何如?譬若能行千里之馬,不通其意,不知其才,養不以其道,策不以其法,跋前躓後,脫落顛倒,苦汲汲於後世之名,終湮滅於無聞之地。
攝影之法,所趣雖異,其道一也,不外乎光圈、快門、光影、明暗而已。然高低有別,窮達各異,其故何也?所謂功成非成於成功之日,名揚非揚於揚名之時,習而不學,欲以瑰麗而動人,徒求奢華以眩世,趨而不功,雖有小成,不足以榮,何用之有?凡天下之道,行於遠而始於近,進而不驕,退而不懼,誠己誠人,久而愈明。宜然而學者,純其心,樂其道,流其韻,得也,垂於不朽,耀於無窮。












<<參加Sony α99攝影講座心得分享>>
=====
FB:https://www.facebook.com/abaystory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r.Y.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