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用A7+55 F1.8拍人像
焦點對準臉部、眼部,但有時還是不準焦(眼睛有些模糊)
若是拍特寫更是明顯看出準不準焦
請問我若用AF後對到焦,還可以手動微調焦距嗎?然後觀景窗會不會顯示放大後的對焦畫面(像MF那樣)
PS:55 F1.8的最短對焦距離有點遠.......要拍大頭特寫有點難><
另外問一下
1.對焦點和測光是連動的嗎?
2.AF鎖定後會直接鎖定曝光嗎?
3.SONY A7的點測光,是隨著焦點測光嗎?還是固定在畫面正中央的範圍?
希望大大幫我解答一下
感激不盡^^
whitewater3 wrote:
小弟最近用A7+55...(恕刪)
測光可善用「AEL鍵」再加可選擇性的HDR等級,
及「平測、偏中、點」三種方式配合,
應該可以取很不錯的自己想要的平衡。
尤其採用ISO AUTO(可設自己認為可用值範圍)
就會自動細調適用ISO值(如100至200間的),
若再加EV x值固定自動調空下,
則可以曝得調更美好!
另A7系列都有「相片設定檔」功能,
其對比度、飽和度、各色濃度及亮度等都有很寬廣的級數可調,
也有細節調控項,
又有七個程式可用來自己編製適用時機等,
同樣可拍RAW+JPG來保存,
所以也可以事先設好來善加利用。
話說過去拍日月大景要搖黑或縫刷等,
目前服用相片設定檔下都可直接單按快門幹下,
結果滿意又省費思。
註:有拍美媚專用的喔!
(用手機把它複製下來存著就是隨身快捷手冊了)
「相片設定檔」使用說明
其可以藉由調整相片設定檔項目,例如「Gamma」和「詳細資料」來自訂畫質。設定這些參數時,請將相機連接至電視機或螢幕,然後在畫面上觀看相片時加以調整(廢話)。
要使用的設定
MENU→拍攝設定→相片設定檔→要變更的設定檔。再透過按下控制滾輪的右側,移動至項目索引畫面。使用控制滾輪的上/下側選取要變更的項目。使用控制滾輪的上/下側選取所需值,再按下中央鍵來確定。相片設定檔的預設檔有「PP1」至「PP7」,已依據各種拍攝情況事先在相機中設置。
PP1設定範例
為用於動態影像的標準伽瑪曲線,Movie在相比上,陰暗部分的對比度較低,明亮部分的對比度較高,細目說明如下;
Movie:為Gamma設定為Movie時的適合色彩。
V/H平衡:為DETAIL的垂直(V)和水平(H)的平衡;下至-2遠至垂直(V)側、上至+2遠至水平(H)側。
B/W平衡:選取較低DETAIL(B)和較高DETAIL(W)之間的平衡。而「類型1」在較低DETAIL(B)側時關閉,至「類型5」在較高DETAIL(W)側時關閉。
限制:設定「詳細資料」的限制程度;0(下限程度可能受到限制)至7(上限程度不太可能受到限制)。
Crispning:設定清晰化程度;0(淺的清晰化程度)至7(深的清晰化程度)。
高亮細節調整:設定高強度區域的「詳細資料」等級;0至4→拍攝設定→相片設定檔→複製→拍攝設定→相片設定檔→重設。
注意要點:
由於參數由動態影像和靜態影像共享,因此當您變更拍攝模式時,請調整該值。
如果您以拍攝設定的RAW輸出影像,下列設定不會反映出來;
1.黑色等級黑色Gamma膝點色彩濃度如果變更「Gamma」,ISO值的可用範圍也會變更。
取決於伽瑪設定,陰暗部分可能有較多雜訊,可以透過將鏡頭補償設定為「關」而獲得改善。
2.使用S-Log2伽瑪時,與使用其他伽瑪相比,雜訊變得比較明顯。如果在處理相片後,雜訊仍然顯著,也許能夠透過使用較為明亮的設定拍攝而改善。但是,當您以較為明亮的設定拍攝時,動態範圍會隨之變得較窄;建議在使用S-log2時,透過試拍,事先檢查相片。
3.設定「ITU709(800%)」或「S-Log2」可能導致白平衡自訂設定發生錯誤。在該情況下,先將曝光設定為明亮,然後執行自訂設定。
4.設定「ITU709(800%)」或「S-Log2」會停用「黑色等級」設定。如果在「手動設定」中,將「斜率」設定為+5,則「膝點」會設定為「關」。
5.S-Gamut是Sony特有的色彩空間,提供相當於電影攝影機的寬廣色彩空間。但是,本相機的S-Gamut設定不支援S-Gamut的全色彩空間;它是一個實現相當於S-Gamut的色彩重現的設定。
小惡魔市集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