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因為喜歡拍照和旅遊買了a6000+18200
不過室內都要拉很高的iso
畫質不是很滿意
開閃燈又會有陰影

包包會放相機和腳架
剩下一些小空間可以放
1,16mm+廣角
優點
焦段不重複
有2.8光圈
不會擋到內建閃燈
2,24f1.8或35f1.8
優點
可以把iso降低
漂亮的畫質與散景
缺點

室內可能不夠廣
3,買一隻閃燈
優點
不用換鏡頭
可以玩更多花樣
缺點
拍照時更重了

想聽聽各位的想法
感謝
Ras18 wrote:
大家好我因為喜歡拍...(恕刪)


除非你有兩機兩鏡

不然無法兼得

旅遊拍的到最重要,拍不到啥都沒效...


上次出國帶A77II+165-50F2.8 Phottix mitros+A6000 10-18 F4 55-210 當地買的CX670


今年則是不帶A77II

將改成
A6000 X2
10-18 F4 16-50PZ 19mm dn ART 55-210 Phottix mitros+


最棒的解決方法就是
A7SII+28-75
或者A7RII + 24-70F4

這樣選一組,高ISO 就安心的給他催下去
umax wrote:
除非你有兩機兩鏡不...(恕刪)


請問 U大 如果換成
A6000 + 10-18 +18-105
+
A7R2 + 16-35

效果如何?

argoargo59 wrote:
A6000 + 10-18 +18-105
+
A7R2 + 16-35


A6000 + 10-18 跟 A7R2 + 16-35 重疊了阿 ...


若是這些建議 A6000 + 18-105

A7R2 + 16-35



偶爾可把鏡頭對調 18-105 給 A7R2 錄 SUPER35 4K

A6000 裝著 16-35 當 24-50 來用 , 近拍能力也更佳
感謝樓上的回應

帶兩支相機我也覺得是不錯的方法
但我原本希望是再增加一樣東西就好了
a7系列和fe鏡頭體積和重量也不小
輕便的感覺就比較少了

希望用一個鏡頭或閃燈或rx100(?
來應付室內


Ras18 wrote:
感謝樓上的回應
帶兩支相機我也覺得是不錯的方法
但我原本希望是再增加一樣東西就好了
a7系列和fe鏡頭體積和重量也不小
輕便的感覺就比較少了
希望用一個鏡頭或閃燈或rx100(?
來應付室內


搞錯了 .. 原來您才是樓主 ...

A6000 + 18-200 + 24ZA 這是大多數人會推薦的 , 也是實際上相當好運用的組合

RX100 也不錯 , 但 1" 畢竟是 1" , 強不過 A6000+24ZA , 差距也相當明顯
1.超廣角2.大光圈3.閃燈
出勤率 2>1>3
高ISO 2>3>1

三個都是不同攝影主題,再看看自己拍室內什麼比較多
拍食物??餐廳不好打閃燈,可以用手機的LED頂一下
拍人??超廣角要注意變形的問題,閃燈要注意多種光源

如果沒有大光圈先補大光圈,等校35MM 1.4 一機一鏡室內室外的好選擇
Ras18 wrote:
大家好我因為喜歡拍...(恕刪)

A6000有內閃,必要時可使用來加強
24/1.8+18200或16/2.8+ECU1+18200
這是我的看法,增加的體積重量不多,也比較省錢(找二手)
經過一番思考後
決定買兩顆鏡頭

一顆16mm應付小室內拍多人 可開閃光

另一顆351.8或501.8
應付大一點的室內
不需要沒次都用18200站得超遠才有漂亮散景
銳利也是e鏡中數一數二不輸24za

兩顆1萬左右體積和重量也是不錯

缺點是換鏡頭比較頻繁

基本上16F2.8那顆的評價並不是很好。
入股轉接廣角的話,光圈會變成F3.5。
我有一顆,但沒在用。
但是拍人帶景可考慮一用。
光圈不大,但不顧躁點就拉高ISO吧。

E 50F1.8 屬於人像鏡頭了。拍半身可以拿到很好的bokeh
E 35F1.8 前可攻退可守,但是是沒什麼特色。

閃燈方面,
一顆閃燈可以讓你的鏡頭增加1000的價值,
但不是每個地方都能閃燈。
再加上,不會用閃燈也很難拍出比較好的照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