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躺在船上,就是睡在車上
不是在攝影的路上,就是在按快門
印象中的澎湖
大學畢旅就在澎湖,住七美民宿時,同學們在屋頂陽台徹夜狂聊
跟家人一起來時,夜釣小管,在船上吐到有點慘
五年前自由行時,半夜沒睡,到馬公魚巿場看他們遞紙條交易
這次參加澎湖的鐵人行程(攝影)
團長把潮汐、倒映時間先算好,包船行程其實蠻清鬆,上車(船)睡覺,下車(船)拍照,只是澎湖的天氣真的很熱,回家一週後都脫皮⋯⋯
第一次拍銀河,第一次拍倒映(風景),第一次拍會飛的鳥(海鷗),玩相機快5年了,拍日出的次數,手指頭來算,還有剩,5天四夜的行程,四天拍日出(2:30起床),躺在床上睡覺的時間不超過3小時,一直認為風景攝影師,10個應該有九個是鐵人🤣
出發前已下了一週的雨(5月底),還準備雨衣、雨傘,走到哪算到哪
馬公機場集合完,就直接坐船,趕拍西吉藍洞,當地團長交代,磁力貼貼耳後比較不會暈船,接下坐三天的船,真的不會暈,分享一下
西吉藍洞
可能是角度關係,沒拍到藍洞
還沒開始拍,就在船上滑一跤,一顆鏡頭、CPL就毀了,第一天往七美的行程,就隨意拍了(只帶小包在七美過夜一天)
剛開始的團拍,由於不好意思卡位,等要回船時,就亂按幾下,措手不及

第一登島點,東吉島


第一次拍會飛的鳥(船上)
拍了幾十張,只有一、兩張準焦,真的很丢臉

東坪嶼登島用餐
仙人掌果汁喝了三瓶,天氣真的很熱
感覺太甜。
當天太累,人不舒服,沒拍日落,有點後悔⋯⋯
東坪嶼聚落


最期待的行程,七美拍銀河,
第一次拍銀河也不知道要對那個方向
事先做功課30秒,光圈1.8
iso100慢慢調到800
再來就聽天由命
小台灣 (那直線好像是衛星?)

七美嶼燈塔

第二天
清晨2:30集合,我竟然睡過頭,4:30才起床,一度猶豫要不要趕過去?(日出5:16)
還好路很直,靠著導航,剛好前幾分鐘到,前戲沒看到,只看到主戲,也很滿足⋯⋯⋯⋯
這兩天給我一個啟示,拍了再說

前往桶盤島拍倒映
上午先在花嶼登島,拍燈塔


穿著溯溪鞋,走潮間帶,就是要來拍桶盤島倒映,剛開始,我好像怎麼拍都看不出來,到最後快結束時就很明顯(肉眼看),第一次拍風景倒映,
都不知道,我之前拍照是在拍什麼?
CPL第一天就毀了,不然應該更好看


風櫃洞拍夕陽,好像360度都有,忘了帶魚眼⋯⋯⋯⋯⋯
鏡頭寧可多帶,也不要事後再扼腕

第二晚再拍銀河行程(馬公)
第一個點摃🐢,再前往第二個點
還是一樣⋯⋯⋯⋯
看到團員往玄武岩方向走
才知道,沒燈光也能拍倒映,我都沒想到😅

第三天 本來要拍果葉日出
團員說沒前景好拍,就取消⋯⋯
五天四夜的行程,還好有一天補充睡眠
前往三石壁拍人像,接近中午
麻豆香汗淋漓,妝都毀了,連我都受不了,大太陽下拍人像真的也是第一次體驗🤣

永成古厝

古厝拍人像,意猶未盡
最後廣庭,幾位前輩卡在中間,都不想走,我只好乖乖的斜照,有點想哭
⋯⋯


晚上準備拍煙火
路上拍個花

團長教了拍煙火的方法(間隔攝影)要我們回家在疊圖
但⋯⋯⋯我不會疊圖😅
只好亂亂拍,10秒快速調整iso、光圈
還好有幾張成功的
不過感覺很奇怪,為何空拍機跟煙火要同時?
等純煙火時,也快變成白牆了




第四天
2:30 拍外垵漁港日出
看到很多前輩在搖黑卡
我只能乖乖用一片濾鏡來玩
只用一片,只能用眼睛攝影



前往大果葉玄武岩,拍倒映


前往目斗嶼,登島
船長特意遶兩、三圈,各種角度看個夠
空拍機很適合



回程
澎澎灘、雞善⋯⋯,本以為澎澎灘有登島(行程有提到),只有從旁邊經過🥲
沒注意到這個行程有餵食秀,一羣海鷗,就只有我用廣角在拍🤣
長焦鏡忘了帶



第五天
2:30
前往奎壁山摩西分海拍日出
這個行程,來澎湖玩的、拍照的
都蠻建議的
慢慢分海、慢慢日出,配合的剛剛好
只是沒拍好(好像每次都這樣)
烏雲密佈時,用1.2來遮,說出來一定會被笑



最後
永成古厝
家將開臉
只帶28,50
空間太窄,只好去頭去尾⋯⋯⋯⋯
還是那句話,鏡頭要多帶




坐飛機前
中央老街放風



謝謝


回到高雄,立馬買0.6 0.9,假日開始練拍夕陽
日出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