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Sony 16-35 F4 ZA 與 Tamron 17-28mm F2.8 選擇

各位前輩好,小弟正要考慮從N家轉S家,機身預計會換成A74
但在廣角鏡的選擇上有點問題想要請教

攝影主題大多是生態相關,會打閃燈縮光圈,所以光圈是2.8還是4其實沒有差很多
但由於幾乎都是貼近生物拍照,因此比較在意最近對焦距離放大倍率與廣角端近攝畫質
目前考慮Sony 16-35 F4 ZA 與 Tamron 17-28mm F2.8兩顆鏡頭,有在網路上做過功課,但只有查到Sony 16-35 F2.8 GM跟Tamron 17-28mm F2.8的比較,而在這篇比較中Sony的廣角端近攝畫質是遠優於騰龍的(這篇

想請教各位前輩:
  1. Sony 16-35 F4 ZA跟Tamron 17-28mm F2.8在廣角端的近攝畫質熟優熟劣呢?
  2. Sony 16-35 F4 ZA的16端會向前伸長,外接機頂閃後會不會遮到形成陰影?
  3. 或者有推薦的廣角可近攝鏡頭(16-35 F2.8 GM太重了暫不考慮)
附上鏡頭參數與先前拍攝的照片供參考
Sony 16-35 F4 ZA,最近對焦距離0.28m,放大倍率1:5.3
Tamron 17-28mm F2.8,最近對焦距離0.19m,放大倍率1:5.3

【請益】Sony 16-35 F4 ZA 與 Tamron 17-28mm F2.8 選擇

【請益】Sony 16-35 F4 ZA 與 Tamron 17-28mm F2.8 選擇
HMS Beagle wrote:
外接機頂閃後會不會遮到形成陰影?


你是拍好看的還是研究用?
以前有個朋友是生物系研究用,沒在用超廣角拍的,閃燈都是用延長線做離機閃所以不會有這問題
16-35gm你就不要想近拍了,會伸頭...
Tamron 17-28 內變焦,不會伸頭,比較OK
Wahaha214 wrote:
你是拍好看的還是研究...(恕刪)
您好,本身不是研究人員,是觀察順便紀錄用的
以前我也是百微+兩支離機閃,但拍膩了想嘗試不同風格
廣角能把背景包進去,恰好能呈現其生存環境,而且機頂閃+自製柔光照的拍攝速度比起架離閃更快,才會想要改變作法~
我朋友是一手拿相機一手拿閃燈很強,百微要對焦不容易,就算縮光圈也一樣
umax wrote:
16-35gm你就不...(恕刪)
看來得去找16-35 ZA來實際試拍看看了,但依然對17-28/2.8畫質猶豫(這顆住所附近並不好租到)
我覺得畫質差異一般人看不出來啦~
但光圈是沒辦法改變的,是我我會選騰龍
如是A7m4
這兩顆鏡頭畫質沒差多少

但光17-28內變焦絕對是生態攝影上的一大優勢,
再者其又輕便,光圈更大,價位更便宜,
畫質全開也不至於太軟

我想不到選16-35的理由,除非你在乎16跟17的視角差異
預算若拉到25~30K, 可以考慮

Sigma 16-28mm F2.8 光圈大一級, 焦段較少、望遠端畫質相對稍弱一點
SONY 16-35mm F4 G 最高放大倍率 0.23, 未變形校正前有14mm 的廣度、電動變焦

這兩支都是近一兩年推出的新鏡, 內變焦, 畫質也更好

底下有畫質比較表格
https://sonyalpha.blog/2019/11/10/which-lenses-to-maximise-the-potential-of-the-sony-a7riv/

如果不是預算考量
我覺得現階段沒必要選T 17-28mm 或者S 16-35mm ZA
foxbrian wrote:
預算若拉到25~30K...(恕刪)


A7C TAMRON 1728 F2.8 (28MM近拍)

TAMRON 1728畫質很可以的 網上非常多評測

同意上面大大建議的SONY 1635PZ F4 & SIGMA 1628 F2.8
目前主流就這兩支最受好評
(SONY 1635GM 大重貴 還未更新 不太算在同級距 專業攝影再考慮
1635ZA 望遠端偏軟 在T1728推出之後根本很難賣
超廣角變焦望遠端早期都偏軟 而且超廣角望遠端其實不是很必須

小弟留TAMRON1728 F2.8而沒有選SIGMA 1628 F2.8只是因為推出早很多
而且集其TAMRON大三元...
錄影選SONY 1635PZ F4
拍照選SIGMA 1628 F2.8

光圈F2.8 VS F4 我覺得差很多 即使是廣角 即使不用F1.8 能用F2.8還是很香
尤其價錢體積重量差不多情況下
微距的話我用SONY 90微 AF隨便拍從來沒用過腳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