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4】試著學會接受不完美的夏季日本行

「日本是個怎麼樣的地方呢?」
畢業後存夠了錢卻遇上了疫情,
直到看見雲端上的機翼,我確定,真的出國了。
身體跟著飛機特有的氣流微微地晃動,
從飛機餐到機外風景,一切都是如此新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一次出國,
跟了旅行社規劃主軸為「黑部立山」的行程,
大多是日本鄉村地區,圍繞岐阜、富山、石川、長野等縣,
依序去了「瀨戶川、白壁土藏街」、「合掌村」、「 兼六園、東茶屋街」、「黑部立山」、「上高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帶上了Sony A74跟Tamron 28-200mm、Sony 20mm F1.8G,
期待中帶有不確定感,給自己不小的壓力,
回家檢視照片,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水準,
跟團走有時間壓力,炎熱天氣也會降低拍照慾望,
尤其是黑部立山跟上高地天氣很差,
人生常常如此,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很可惜,但至少旅途都能樂在其中,
下面分享此行的一些風景跟心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y 0 桃園機場、名古屋國際空港
第一次出國的我也是第一次到第二航廈,
到處看看走走拍了一點照片。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積木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Stairs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China Airline 華航飛機餐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承載日本的-機翼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Aerial Photographs 航照夜景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Chubu Centrair International Airport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Day 1 瀨戶川、高山陣屋、白壁土藏街
早在「你的名字」上映前,
岐阜縣飛驒市的瀨戶川跟白壁土藏街就是知名的景點,
運河穿梭在靜謐的老街巷口,
街道是如此乾淨整齊,舒服地行走就是簡單的享受,
陽光照在乾淨的溪流,穿透過不可思議的清澈,
我發自內心的讚嘆,由衷的喜歡上這個地方。
白壁土藏街-溪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白壁土藏街-一半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瀨戶川-街口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岐阜高山-中橋旁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瀨戶川-十六銀行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高山陣屋聚集了辦公場所、居住場所及穀倉所,
數百年庭園式建築很適合外拍。
高山陣屋-外面的光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高山陣屋-日式建築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高山陣屋-造景流水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高山陣屋-穀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高山陣屋-窗邊的她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瀨戶川-溪流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晚上入住飛驒高山的飯店,
到附近閒晃,發現麥當勞的外國人很多,
看來飲食習慣不是幾天可以改變的。
高山車站後的麥當勞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Daily YAMAZAKI (山崎-高山昭和町店)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Day 2 白川鄉合掌村、金澤兼六園、東茶屋街
一早,先到飯店附近的飛驒國分寺,
這裡是高山地區江戸時代建造的三重塔。
康福特飯店-伊勢灣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飛驒國分寺-醫王殿的她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飛驒國分寺-籤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飛驒國分寺-樓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攝影愛好者到日本取材最有名的景點之一,
在銀白世界中點起盞盞家燈,
夏天的白川鄉多了翠綠,
整修的觀景台無法拍出最好視角的合掌村,稍嫌可惜,
不過也只有夏天,
才拍到完全使用茅草繩樑搭造的屋頂。
白川鄉合掌村-入村前的溪流跟山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白川鄉合掌村-街上隨手拍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白川鄉合掌村-合掌屋屋屋屋屋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白川鄉合掌村-茅草屋頂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和田家-窗外的合掌屋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和田家保存了此地完整的歷史,
包含置放的夾層倉庫、養蠶工具、不會熄滅的火爐。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專屬單身男子的小房間,
他必須隨時看守火爐,單身已經夠可憐了,還被當工具人用。
神田家-爐火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和田家-頂樓的光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神田家-點燈的人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東茶屋街多數以木造建築為主,
現已轉型藥妝、飲食等商業化店家,
偶爾會看到身著和服的人們散步閒晃,
金澤東茶屋街-紅屋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金澤東茶屋街-樓上的雲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這邊出現一個插曲,在拍攝街景的時候,
一個日本人入鏡跟我比了Yeah,
我隨後用英文表示可以幫他跟女友拍照,於是有了下面這張~~~
金澤東茶屋街-路人街拍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因夏日熱對流較強,午後的兼六園雲層已經轉厚,
沒辦法拍出像網路如詩如畫的照片,
但是這邊的庭園造景讓我為之一亮,
如果外拍人像光線優的話一定很美。
兼六園-內橋亭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兼六園-造景巷口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兼六園-拾級而上的她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Day 3 黑部立山、室堂(H2450m)、黑部水壩
一早按照慣例在飯店附近走走,
日本的房子都滿有特色的。
岐阜縣飛驒高山-廣告招牌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岐阜縣飛驒高山-一戶人家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岐阜縣飛驒高山-她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鬱金香四季彩館
炎炎夏日很適合在冷氣房內賞花。
鬱金香四季彩館-農夫與種子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鬱金香四季彩館-藍色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鬱金香四季彩館-紫粉色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鬱金香四季彩館-木林森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論行程,這天是此行精華,
觀光客在開山時間到黑部立山拍攝壯觀的雪牆,
但當我看到這片雲霧,搭配著低矮的雪牆,
如同過往曾經登頂過的百岳白牆,
費盡千辛萬苦後,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
當下難掩失望,卻又不得不去接受,
「這就是人生吧」。
黑部立山-室堂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室堂-行走中的旅人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黑部水壩-大觀峰纜車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黑部水壩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黑部水壩-隧道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安曇野泉鄉酒店 Hotel Ambient Azumino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Day 4 上高地健行
清晨的雨下得很大,剛到上高地就是陰天,
沒多久就開始飄雨了,從上高地一路健行到河童橋,
導遊告訴我們,這裡被群山圍繞,
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到穗高岳、槍岳等,
現在只能靠自己想像,在濃霧中猜測這些山的樣子了。
安曇野泉鄉酒店旁的小木屋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富山礪波皇家飯店-窗外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大正池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他們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木橋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梓川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河童橋對岸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上高地河童橋-猴子 by Tigger Liu, 於 Flickr


因本身有在登山,負重方面不是大問題,
但以夏天而言,背太多東西確實會造成心情浮躁,
個人認為一機兩鏡已是極限,
也真心希望有能會攝影的朋友一起出國,
背腳架、上腳架等步驟繁瑣又花時間,
很多地方也不給帶腳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平常在台灣都拍風景居多,幾乎都有上腳架拍攝,
這次到日本不少街拍事後用電腦螢幕看都失焦了,
非常可惜,
明明快門數都超過安全快門,
舉例:160mm左右快門數到1/250,甚至連20mm都用1/200,
有幾張EVF看沒問題,回家螢幕看還是糊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思考是否因聽信網路說的「Sony防手震跟紙糊的一樣,平常預設關閉以免上腳架忘記關掉。」
還是因為跟團有時間壓力,我在聽到快門聲後就會移動相機。
另外想請問如果攜伴出國,
對方質疑帶單眼拍照,沒有好好陪伴及享受旅程,
用眼睛欣賞比相機重要,大家都是怎麼應因的?
文章關鍵字
要玩就好好玩,好比有人找你坐你對面還一直刷手機,通常我是收起茶具立馬結束,不浪費時間在不懂得尊重我時間的人身上.
芋泥饅頭
我沒有科技冷漠拉,只是對方偶爾覺得我走路過程都在拍照。
終於等到你的遊記了,進步的很快!
繼續加油跟保持攝影熱情唷!
芋泥饅頭
持續努力.......感謝
芋泥饅頭 wrote:
「日本是個怎麼樣的地...(恕刪)


我覺得Sony的EVF跟按下快門的中間,是稍微有點延遲的。
所以通常用Sony我的呼吸時間會延長一點XD
芋泥饅頭
感謝建議,以後會特別注意不然沒有甚麼比一張失焦的照片還更難拯救的
joshwang
下次帶隻好點的手機,別再折磨自己。
我最近跟我用Canon 的朋友討論了一下,
上腳架防手震還是要打開的。

你可以開錄影模式,
看看打開與沒打開感光元件的位置。

至於照片模糊,
在a7r2,a7m3的使用下
我姐姐拍照也有這個疑慮,
讓我一直嫌棄着24105G的畫質。(我本身通常掛2470GM)
後來自己用了一次,
才覺得畫質沒有我姐姐拍得軟。
所以感覺是個人手震比較嚴重的關係。
如果常有這狀況,開連拍,拍多幾張。

別說跟旅行團,
我姐姐帶我自由行日本(她會日語)基本上帶腳架都是鍛鍊體力用的。。。
2012年拍櫻花,
基本沒用到,人太多不適合擺腳架。除了拍一些少人的風景。
2016年遊北海道,
應該只有拍青湖的時候有用到。

所以鐵手是很重要的。

當然身為14年sony 相機老用戶,(供6台)
很老實的說,
sony 防震有灌水嫌疑,
但沒那麼不堪。
使用24-70GM 上,
拍靜態1/60是95%以上不會虛的。
長焦我很少用,
不過白天300mm 用1/100 還是沒問題的。(窮人寶劍,比較輕)

更加虛標比較明顯的是錄影,
一移動幾乎就沒有防震了....
芋泥饅頭
感謝建議上腳架防手震這個跟我認知有點不一樣我以為拍照上腳架要關是為了誤啟動造成畫面變糊@@
妖狐藍風
單反時代是要關,因為防震在鏡頭上。無反時代作在感光元件上。其它牌子不清楚,但sony的有開沒開位置不一樣
看守火爐那張給人感覺很溫暖. 不過請教樓主是有特意套用某種濾鏡嗎? 因為許多白天的圖拍攝ISO都滿低的但放大看卻有著類似高ISO的躁點(?)
TimonChen
像是一開始機翼那張照片, 機翼下方藍色天空都有著看起來像躁點或是類似富士RAW的worm effect
芋泥饅頭
感謝,回家清CMOS的時候,老闆說有點髒,我想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我猜是我有拉一點清晰度,以後會注意類似情況,您真的看得很仔細,謝謝你的建議!


其實拍得不差阿!跟團有時間壓力,但之後就可以全部都自由行了!
日本很近,等出社會久一點,歴練收入都增加了,一年去個2次以上都不太有問題,之後還可以再去;不過很多攝影地點是不能上腳架的,至少大部分的東京高樓展望台都不行,我自己是用背包墊高固定相機,再用外套蓋住相機防反光。
上面這張就是用上面方式拍攝,不過圖是臨時從我自己臉書載下來的,畫質會有點影響,但原圖是很清𥇦的喔!
芋泥饅頭
感謝鼓勵,未來如果結婚或其他打算也很難說,這次疫情就知道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請問您有Flickr連結嗎?想看比較高清版本的照片
crazydiamond
我停用Flickr很久了,收費越來越高⋯⋯
想請問您這趟旅程中,20mm出勤的頻率高嗎?
目前用28-70mm,有的猶豫未來添購20mm的需求高低。

若另一半在意這個...我覺得是無解,以我自己為例,當初我女友也是知道我喜歡攝影,有時約會也會主動排可以攝影的路線,即便有點麻煩(例如觀賞螢火蟲,但會被小黑蚊襲擊的行程)

但我也會自覺啦,人家喜歡自己,就也得尊重她,所以都快快拍一拍就走,或者溝通好,等她休息再自己出門拍照。

結論來說,自然不可能跟以前一樣想去拍照就拍照,但攝影這件事,我覺得練習那麼久...本來就是要拍攝自己重視的人事物,所以本來就會想多拍與女友的紀錄。

建議你可以考慮調適一下,畢竟出國真的就是兩人的互動考驗,多體恤對方一些,或許她就會比較放手讓你拍照也難說
芋泥饅頭 wrote:
「日本是個怎麼樣的地...(恕刪)


有機會白川、高山、金澤可以冬天去(大約一月中左右)
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今年228就在這些地方度過連假
關於你所說照片糊這個問題,我很納悶...
之前曾經帶A7R+2470GM去過歐洲、日本幾次,這個機身跟鏡頭都是沒有防手震功能的,但是即使快門在60左右,不管焦段是多少,也很少會糊。有些人可能知道A7R沒有電子快門,然後快門震動又非常大,但對我來講,就算依照以前底片時代(完全沒有防手震)的方式,焦段多少快門就多少,也幾乎不會糊,當然是用電腦螢幕放大來檢視。
所以您可能要檢視一下自己的拍攝習慣,可能有些習慣會讓你拍照變糊的機率增加。
目前我也是用A74,SONY的防手震確實比不上其他家,但根據經驗,好歹也是有個3級的實用性,堪用的啦!像我用200600這隻時,手持的快門都是預設在160,有必要再降低,最低曾經用到60,當然60這個速度不可能每一張都清晰,就多拍2張來挑。這個組合3公斤,手是很容易晃的,你的組合算是很輕,應該會更穩才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