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獅 wrote:
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完全用Canon鏡頭就好?拍風景,Canon 24-105沒能取代C/Y的28-85mm和其它C/Y鏡,也許其它Canon L鏡可以,只是,都太貴了買不下去,C/Y鏡都很便宜,除了那顆21mm.
魯獅前輩:
小弟沒用過canon的鏡頭,不知平價鏡與L鏡的成相差距多大,C/Y鏡當然有它們的優點,先建議您跟朋友借L鏡試試是否能達到您的要求再決定是否值得買L鏡
據小弟瞭解,SONY的ZA鏡全幅可用的都超過4萬元以上,不一定比L鏡便宜多少,G鏡也差不多都4萬以上,除了70-300G那顆約2萬多,除非買二手鏡或MINOLTA的二手鏡
您有業務上的需求,建議該有的設備還是要上,當然如果C/Y鏡能稱職,繼續用它們也很優
魯獅 wrote:
這種非全幅機,功能再強,價格再便宜,還是不具任何吸收力的.
等到Sony的全幅機能夠有5DII水準時,我也想換Sony囉!...(恕刪)
看來樓主已經心有所屬了,何必如此嫌酸其它產品線的東西呢? 畢竟 標準不一樣,價格也差很大。
沒有必要將這一些入門級的相機,拿來跟全幅機 5D-II 來做比較,畢竟感光元件的等級不一樣。
樓主所謂的水準,是如何的標準呢 ?
樓主有聽過 Sony A-900 嗎 ?它就是 Sony 相機中的全片幅機。只不過因位已經上市了一陣子了,許多的新的功能並不像目前剛發表新機,有許多新的功能,如...拍 Full HD 的錄影、高速連拍、寬景拍攝、高 ISO 、HDR 拍攝、3D 支援、手持夜拍6張連拍........
畢竟.. 每一台相機的功能取向不一樣,如果我想要的相機要 1.體績要小、重量要輕 2. 要能拍 Full HD 影片 3. 要能手持不用閃燈夜拍 4.可以拍攝寬景圖 5.要可以 live view 6. 連拍速度 至少7張/秒
如果我的標準是如此,全片幅機又如何 ? 5D-II 可以嗎? 也無法達到我的需求吧 ?
如果樓主沒有預算的上限,當然就放眼望去,全部想要的機身、頂級的鏡皇.... 5D-II 應該就是你要的唯一吧 ?
比較過用過的幾顆Canon 鏡頭,17-40mm, 24-105mm,70-200mm,70-300mm,沒有一顆周邊的畫質和中央是大約一致的,17-40mm很少用,後來賣掉了, 24-105mm焦段上是非常的好用(但比起相當於24-135mm的APC-C鏡頭15-85mm焦段上是差了一些),但焦段上不太足夠的C/Y 28-85mm,中央與周邊畫質差異不大,至少我自己是看不出來,但Canon拍的放成100%檢視,有些鏡頭是左邊周邊,有些是右邊周邊,就是鬆散的,也試過某牌M42接環的20mm,21mm,也是這種情形.
一般攝影人拍照,喜愛淺景深的模糊背景,和清析鮮明的主體,Canon鏡頭的確合乎大家的要求,因此Canon鏡頭這種周邊畫質鬆散不一,景深過淺問題,是一般攝影人從不會去注意的,也根本不必去理會它,但有些龜毛的風景攝影者(專拍晨昏色溫的也不會去注意)總喜歡拿100%放大鏡去檢視整張照片的畫質和遠近景物的清析度.君不知有多少拍照的,雖然拿的是Canon 數位機身,卻完全沒買任何一顆 Canon鏡頭,C/Y這幾年的價格飆漲,和其生產線已停止運轉有關,但若沒人要,價格如何高漲?
何以有ZA,ZE,ZF.....等接環CZ鏡頭不斷增加,若非比原廠鏡頭有其不同意義存在,會有人想去買它嗎?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外拍得帶2套鏡頭出去,不是永久的辦法,雖然一些ZA鏡都在5萬上下,但我只會挑16-35mm和24-70mm這2顆而已,大光圈定焦ZA一直都不是我要的菜,再搭配一顆G鏡70-400mm和AF500mm反射鏡偶爾拍拍鳥兒,當然24-105mm旅遊鏡拍活動也是必要的.
Canon一些長焦是高水準拍鳥鏡,只是我不是拍鳥人也不是運動記者,就不會想花大錢去買它們了.
因此,最大的問題就是Canon 的鏡頭對我來說,似乎不太適用,就等著夠水平的Sony FF新機囉!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