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單眼確實是初次入手的一個好選擇


mjohns wrote:
其實我覺得你不用執著...(恕刪)


不是我再執著
是大大說的話
"照片的好壞本來就不是用器材在界定的
也不會是今天拿一台功能比較強的機子就會拍的比小相機拍的好"

照片好壞事實上器材就是占有一定的量 不會是全部 包括大大所謂測光構圖etc
至於下面那句我是否定的 不然不可能大家拿單眼"瞬間"拍的都比dc好 難道單眼會自動加深功力

要說小相機拍到跟單眼差不多是有可能 在光線非常良好的情況下並且是拍靜態的情況
不過就算不放大來看 我就單純用27吋的螢幕來看還是分辨得出來

至於安全快門大於防手震 這我也覺得很奇怪
安全快門是重要的一資訊 不過真的就安全了嗎 只是個參考吧

別家的防手震我不清楚 不過就sony a55他會顯示震動情況 當她只剩不到2格的時候拍照確實是很穩定的
這不是也很重要嗎 更不用說還可以降低快門速度
安全快門的概念固然重要,但畢竟這也只是一個概念,實際的執行面還是在於相機的防手振這個功能,不是嗎?

但假設我是一個很會手振的人,我明明知道安全快門為1/60,這個觀念(概念)我都清楚,但我"因為手振的關係",所以拍起來糢糊

這個時候,相機或鏡頭有防手振是不是就顯著更重要了...

觀念(概念)是一種理論,但相機是否有這功能又是實際面的另一個問題~~~






在使用OVF的情況下,使用長焦段的構圖及對焦,鏡頭防手震的實用性會遠大於機身防手震。

不過現在Sony都EVF了,似乎沒差?

一樣米養百樣人,先了解自己的需求之後再選擇相機才是治本之道。


yaynyics wrote:
照片好壞事實上器材就是占有一定的量 不會是全部 包括大大所謂測光構圖etc
至於下面那句我是否定的 不然不可能大家拿單眼"瞬間"拍的都比dc好 難道單眼會自動加深功力




cdoghuang wrote:
這世界上根本沒有機皇,或者只要有心每台都是機皇。...(恕刪)


嗯 有食神的味道!
yaynyics wrote:
不是我再執著是大大說...(恕刪)


我覺得跟你在雞同鴨講
你跟我對這些話的理解
基礎因素設定上是不同的
結論就不可能一樣

不同人來比
會拍的拿DC 不會拍的拿單眼
照出來的照片那個好看不用想都知道

普通的同一個人一樣的技術
好的器材能讓"畫質"變好
但不會讓普通的照片的瞬間變成好照片

至於防手震降低快門速度又如何
降到凝結不起畫面就算沒手震一樣是沒用阿
當然這前提是使用者是要凝結畫面

那是不是可以開大光圈??
或是拉高ISO來解決??
不是所有狀況有防手震就天下無敵好嗎

我不是來講防手震跟對焦速度無用論
但請注意一般狀況都是人為因素能克服的

機器是死的 人是活的
a33,a55沒辦法關
用觀景窗(EVF)、LV都是同個困擾 。

cannychen0427 wrote:
大大,在那種狀況下是...(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請刪除
請刪除
請刪除
請刪除
請刪除
請刪除
請刪除
我是攝影幼幼班
感謝提供,不過內閃觸發離線外閃,有時在戶外時無法觸發,因為角度不良或大逆光。
另外也會造成正面被補光。或混搭閃燈跟機身或不同機身共用閃燈也無法使用。
因此會用無線觸發器。

當使用無線觸發器(離線閃)時,先開啟內閃,再裝上無線觸發器,
就可以解決變暗的問題(快門,iso,光圈無論多少都不會變暗)

雖然如此,但會造成無線觸發(離線閃)跟內閃同時觸發。
也因此主體也被內閃的閃光照明,室內特別明顯
(閃燈補償-2還是會照明,也手動無法阻擋內閃光線。)

因此目前覺得比較好的解法:內閃不開,拍攝前先放慢快門讓畫面變亮後構圖,拍攝時再縮快門。

不過如果可以阻擋內閃光線,或需要正面補光。先開內閃讓畫面變亮倒是好方法。

mjohns wrote:
其實我覺得你不用執著...(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badbughp wrote:
感謝提供,不過內閃觸...(恕刪)


會不會是因為副廠閃燈相機認不到
不知道原廠閃燈能不能跟內閃一樣自動補光

mjohns wrote:
我覺得跟你在雞同鴨講...(恕刪)


大大妳是為了反駁而反駁嗎
竟然連防手震都可以扯到凝結畫面
還是我真的不知道大大要表達的是什麼

那是不是可以開大光圈??
或是拉高ISO來解決??

怎不見大家都用高iso用大光圈在拍
反而是在畫面不晃的極限用最慢的快門在拍呢

沒人說防手震天下無敵但是她確確實實很重要
不然不會dc也加入防手震功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