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膩畫質-完美呈現:HD攝影機 HDR-SR1 與 播放平台熱血測試

可能是最近要出新機種的關係,
HDR-SR1 開始降價,
前天在板橋遠東百貨刷卡購入:39900元,
可分6期0利率,
送SONY 1.5M HDMI線(DLC-HM15),
SONY小背包(LCS-VAC),
及非原廠保護鏡.
James
不知 SONY 此部 HDV 攝影機是否有 A / V 輸入的錄影功能 , 若平常偶而錄個電視節目或 BS 都不錯 !! 現在的 HD 攝錄機好像都流行硬碟的儲存方式 , 不知 HDV 帶的攝錄機影音品質是否比較差呢 ?? 正考慮買一台來玩玩 , 預算 50 K 能買到 C/P 值較高的是何種品牌的哪一款 HDV 產品呢 ?? 期待中 ~~

~ 君子務本 ; 本立而道生 !!
jrhau.kk wrote:
不知 SONY 此部 HDV 攝影機是否有 A / V 輸入的錄影功能...(恕刪)


很明確的告訴您:
沒有,
這一台只能透過鏡頭拍攝錄影.

HDV用硬碟和DV帶儲存,
在畫質上應該都一樣吧,
DV帶可以直接存放高畫質母帶,缺點是擷取畫面時間較長,還有是用雙聲道儲存.
硬碟是擷取畫面時間超快,有5.1聲道,缺點是影音檔要找地方備份儲存.
James
James wrote:
很明確的告訴您:沒有...(恕刪)


畫質上有差喔,目前硬碟是攝影機雜訊都比較嚴重,即使在明亮的地方我還是覺得有很多的干擾(仔細看的話),但是犧牲這一點換到方便我到還可以接受
James wrote:
HDV用硬碟和DV帶儲存,
在畫質上應該都一樣吧,
硬碟,有5.1聲道,..(恕刪)


DV 帶的畫質絕對比硬碟好,同一等級的攝影機,比畫質 DV 帶 > 硬碟 > 光碟
DV帶灌入電腦一小時要佔13G的空間,但,60G的硬碟隨便都可以錄十幾個小時,畫質自然就壓縮很多

雖然硬碟方便且有5.1聲道,但,您要想想,聽覺的享受會超越視覺嗎?

畫質好不好眼睛很容易分辨,但,用擴大機將2.1聲道的帶子模擬成5.1聲道,會比原本就5.1聲道的影片還要差嗎?一定是比較差,但,您的耳朵有比眼睛敏銳嗎?聽得出來嗎?
vincentni wrote:
DV 帶的畫質絕對比硬碟好,同一等級的攝影機,比畫質 DV 帶 > 硬碟 > 光碟
DV帶灌入電腦一小時要佔13G的空間,但,60G的硬碟隨便都可以錄十幾個小時,畫質自然就壓縮很多
...(恕刪)


這只是就現有產品看,就規格來看,用miniDV帶的HDV已經到頂了,video最高錄製解析度是1440x1080的MPEG-2(播放時透過anamorphic拉寬,HDV規格中沒有1920x1080的解析度),而音訊壓縮用的是老舊的MPEG Audio Layer 2標準.....

AVCHD的器材則還有相當進步的空間,video錄製是可到Full HD 1920x1080解析度的H.264/AVC,音訊壓縮可到5.1聲道,目前的器材,也還沒使用到AVCHD規格允許24Mbps bit rate的上限。

再則視訊壓縮標準,絕對不是壓得越小、品質越差,檔案壓得少、品質就好,這樣的說法過於簡化,否則壓縮標準也不會一路從MPEG-1、MPEG-2、MPEG-4進化到H.264/AVC。一般來說新的壓縮標準可在相當的影像品質下,較前一代壓縮標準所需bit rate來得少,或是倒過來說在同樣的壓縮bit rate下,提供較好的品質。

High Definition Camcorder以硬碟為儲存媒體而後再漸漸進化到Flash media會是趨勢,使用miniDV帶、8cm DVD可錄媒體、甚至最新使用8cm Blu-ray可錄藍光光碟的HD Camcorder都很難擺脫先天的一些限制。

這我就不明白了!!!因為我認為24Mbps bit rate的DV tape畫質比較好,其實,如果拿SR1 vs HC3,或是SR7 vs HC7,一起來拍煙火及其他場景就不難發現,為何硬碟比較差!

因為Bit rate這種規格是騙不了人的,高bit rate 就一定會佔較多的空間,就算用最先進的壓縮技術,低bit rate 的畫質絕不會比24bit rate 的好,除非螢幕不夠好,或是雙眼無法在好的螢幕上看得出來!

現今的AVCHD規格大約有15Mbps bit rate,日後如果在相同的機器裏有15Mbps bit rate及24或更高的Mbps bit rate的切換,各位可以試試看,在相同的機器,相同的場景,錄相同的片段,然後在電腦螢幕上看,就可以分辨!在選場景時,可以分光線充足及光線不足來試!

其實一小時HDV 的 DV tape跟SD DV tape 在灌入電腦時同樣也是13G左右,為何前者是1440X1080而後者是720X480,但佔用的空間一樣,因為HDV的DV tape 也是再壓縮的情況下灌入電腦的,如果沒有什麼壓縮,理論上1440X1080所佔的空間應該是13G x 4 = 52G/hour. 我想,是為了省硬碟空間及降低電腦剪輯時間,所以才強制壓縮!

唯一一台硬碟式一小時佔13G的是專業機,那一台好像要十幾/二十萬以上,相信日後DV tape會被淘汱,如果其他儲存媒體的bit rate追上dv tape.


vincentni wrote:
就算用最先進的壓縮技術,低bit rate 的畫質絕不會比24M bit rate 的好...(恕刪)

不對唷!去問任何一個主修壓縮的研究生都會告訴你這個問題沒有絕對,要比較的因素很多,參數設定也有影響,不是一句話可以下定論的。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一下Blu-Ray跟HD DVD陣營當時在選定視訊壓縮標準時對MPEG-2以及H.264
的評定。

MPEG-2壓縮IC已經發展十多年了,H.264大約是三四年的光景,Sony現階段的AVCHD機種很明顯是沿用HDV 1440x1080的sensor,而單一廠商的產品線是有辦法作技術區隔的,如果很明確的把"用miniDV帶的畫質一定比較好"的迷思打破了,那自家HDV要賣給誰呀!再者消費性電子跟資訊新產品一代一代慢慢改進,才能賣得久久長長,也不會產生出一招就打死自家既有其他產品的問題。

如果拿別家真正用1920x1080 sensor的AVCHD機種來跟HDV比較,畫質先不說,光以對原始畫面的保存解析度來說(原生1920x1080 vs. anamorphic 1440x1080),我還真不知道如何比起,端看你High Definition攝影機採購考慮因素排行榜中比較在意哪幾項。

vincentni wrote:
其實一小時HDV 的 DV tape跟SD DV tape 在灌入電腦時同樣也是13G左右,為何前者是1440X1080而後者是720X480,但佔用的空間一樣,因為HDV的DV tape 也是再壓縮的情況下灌入電腦的,如果沒有什麼壓縮,理論上1440X1080所佔的空間應該是13G x 4 = 52G/hour. 我想,是為了省硬碟空間及降低電腦剪輯時間,所以才強制壓縮!

HDV在High Definition模式的壓縮不是在灌入電腦時才產生的,錄製當場存到miniDV帶上時,就已經是MPEG-2的格式。而DV/HDV Standard Definition 720x480的格式,用的是類似Motion JPEG及MPEG-1/2/4的 I frame的壓縮方式,由於沒有類似MPEG-1/2/4中P/B frame的inter-frame壓縮,所以空間使用效率差。

MPEG-2 Standard Definition攝影機剛出來時一直有個迷思是DV的畫質因為壓得少絕對會比較好(再次強調:未必!反而壓得不夠小在壓縮技術日新月異下會變成儲存空間/頻寬使用效率不佳的表徵....),到了High Definition攝影機的時代,MPEG-2 HDV vs. H.264 AVCHD迷思繼續,只是之前被挑戰的MPEG-2這回變成被捍衛的對象。但是問題根源相當程度是來自於原廠行銷人員的行銷訴求區隔以多產品線擴大客源並打擊真正對手,而不是讓新產品在自家既有產品研發成本攤提完畢或獲利目標達成前就把它幹掉的行銷學競蝕現象產生。也因此在消費性市場你會看到產品線並存、各有各的產品行銷訴求,而且沒有一種會是一次到位絕對完美的。


ycweng wrote:
不對唷!去問任何一個主修壓縮的研究生都會告訴你這個問題沒有絕對...

了解,但消費者的立場很簡單,不會也不懂什麼參數問題,就拿SR1跟HC3來攝影同個場景,在放入電腦看,就是很單純比較!其實我是比較SR1跟HC3後才這樣說的...

那自家HDV要賣給誰呀?

這個不用太擔心,因為,有些人會圖個方便就用硬碟式的DV,若不在意電腦硬碟空間,又超喜歡編輯的,就可以選DV Tape,依消費者使用習性,這也就是為什麼同一個品牌都會出DV tape/硬碟式/光碟式,甚至插記憶卡的DV.
恕刪)
vincentni wrote:
了解,但消費者的立場很簡單,不會也不懂什麼參數問題,就拿SR1跟HC3來攝影同個場景,在放入電腦看,就是很單純比較!其實我是比較SR1跟HC3後才這樣說的...
...(恕刪)


這倒是沒特別意見,不過請記得這是Sony自家的SR1跟HC3鬩牆唷!不要上綱到HDV比AVCHD之高bit rate一定比較好。用miniDV帶的HDV還有其擁護者,表示Sony的自家High Definition攝影機各產品線從行銷區隔來看是成功的案例,也很好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