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樓作廢,謝謝

不是所有人都會後製,也不是所有人都後製的好,還有微光錄影高埃索我也不會拉。

後製前的拍攝工作,要能夠依照場景以最完美呈現的結果拍攝下來,拍完的後製工作才輕鬆,也才能拉得讓人看的自然順眼,抑或是完整呈現拍攝當時的現場氛圍。
版主兩台相機都沒有的人比較像挑戰火
後製是重要,不是必要,這是新手我的理解。
usonplun88 wrote:
大大能否提出爭議問題在哪?...(恕刪)

一樓引用,單一環境測試,當然會出現「爭議」兩個字!
如01吉姆大、Ki大這樣多環境測試才有參考價值!

gelinma wrote:
一樓引用,單一環境測...(恕刪)


吉母林大根本沒縮圖,哪來參考價值呢?
Abcdefg978 wrote: 我覺得,這種討論空間,應該留給真正兩


不然拿5D3為大家示範,

怎麼縮到12Mp跟A7s pk也蠻有建樹的

無限重生 wrote:
不然拿5D3為大家示...(恕刪)


您是說測試雜訊還是細節? 雜訊就不用測了,dslr一定技高一籌,因為evil有全時通電的先天條件限制,但如果與同為2200萬畫素的a7r比細節,5d3是被完爆無誤。

c家感光元件制程落後早以不是新聞了不是嗎?

但那又如何?感光元件只是攝影的一小部份大大您說是吧。
手持全程夜拍

A7R應該沒辦法吧

況且檔案這麼大

想要即時分享都累
usonplun88 wrote:
吉母林大根本沒縮圖,哪來參考價值呢?...(恕刪)

至少圖多,場景多,時間長,樣本多啊!
怎無參考價值?
相機買來不是只為了拍色盤而已,其他時間就冰起來了。
如果縮圖使用是正常,手機與相機PK也是100%常態了咩。

一樓引用,要把拍攝物攜行,帶至不同場所、光線、時間、上架、手持、A模、S模、P模、M模、日下、夜晚公園,做多樣化測試,才會有參考價值。
至少要像吉姆大這樣把兩機測個幾天,而不是半小時結束吧!

usonplun88 wrote:
c家感光元件制程落後早以不是新聞了不是嗎?

但那又如何?感光元件只是攝影的一小部份大大您說是吧。

您發文比較評論S家這兩台您沒摸過的相機時,給人的感覺是您覺得這一小部份超重要,到達那種差一點點相機就該拿去填海的程度。

怎一被提到您真正擁有的C家相機時,突然這一小部份就變得不重要了?批評別人身高170,比175矮5公分,太矮,不及格,結果被發現自己只有160,身高就不重要了。標準哪,標準在哪裡?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