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ganwang wrote:
F1.4 代表的是進光量,光圈當然大家都會追求愈大愈好...
但 A100 是在一個 ”不得不全開光圈” 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光線不足的拍攝。
ISO 高感度的設計就是為此而生。為了在過去 F2.8 是最大光圈設計的時代...
但是鏡頭的價值不只是光圈的大小,很顯然你想強調你的光圈有多大。
但是就算你拿 16-105 去拍,再用 RAW 進行後製,也有著不敵 16-80 ZA T* 的事實。
我們很精於此道,確反而不想去破壞自然的美感~
會後製的人太多了,要多夢幻就能有多夢幻,要多科幻就能有多科幻...
要反映自然,卻反而是最困難的
您精於此道?
從您的作品我看不出來....既然要多夢幻可以有多夢幻
那要多自然~~我也可有多自然. 不是嗎?
還是您覺得機身直出JPG通通機身幫您後製會比較自然?yunganwang wrote:
否則相機那麼多,何獨文包兄你要玩 DSLR ? 而不去買一台 BENQ 的 DC 呢?
一樣是隻畫筆呀,既然你有那麼高強的能耐,又何必用到 DSLR 這種牛刀呢)
有阿. 我也有DC阿. 拍的滿意的作品可不比DSLR少....
DSLR不是什麼牛刀. 只有最適合的像機. 沒有最強的像機.
yunganwang wrote:
不管哪一位畫家過來,我只給他一隻碳筆,他所能做的就是這個程度的極限~ 一個碳筆素描~
我的手機拍照功能有 300萬畫素,你這麼利害... 能不能靠它拍出一系列的”大作”?
您會以為DSLR樣樣都勝過DC就已經有誤了.
問題是您拍什麼. 怎麼拍
而不是拿什麼相機拍
只要知道小DC的極限在哪裡. 然後去找尋最適合他的題材來拍. 不就好了
問題在人. 不是在像機
小DC當然可以拍出一系列大作. 前面不是才有一個拿casio拿大獎的例子您也知道的
看不到的景物. 接觸不到的景物. 沒有留心注意的景物.
您的眼睛若看不見他們.
只關注在您的機身鏡頭上.
任憑換哪一台相機都拍不出來.
yunganwang wrote:
你能用手機 300萬畫素的雜訊拍照出我信服的作品? 狂笑
如果你可以,我就相信你說的這一種謬論 -- 爛畫筆也能是畢卡索梵谷級的作品,只因實力和技術。
其實我只想問您一句話而已. 您認為什麼是好照片?
有淺景深就叫好?
有高iso就叫好?
有低雜訊就叫好?
有用Zeiss鏡頭就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