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unt 望遠大三元參上!Sony FE 70-200mm f/2.8 GM OSS

個人認為這篇評測沒什麼大問題,
至於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我覺得也有限。
因為動輒好幾萬元的東西,有心做功課的一定是各方蒐集完資訊再做決定。

而每篇評測多少會有各種比較,每個寫評測的也不盡然都是語文研究者,鑽研哪個用字遣詞最標準,大家都可以寫自己的使用感想,而這當然是建立在評者腦內已有的經驗中去撰寫。

工作上
我用70-200小白兔
我同事用70-200 f2.8 GM OSS
我們兩個都不覺得對方拍的東西有什麼毛病,也都成功用這些照片領薪水。(事實上如果不扣車位租金,我們兩個薪水一毛不差)

證明只要工具不差,怎麼利用都在人。
文章參考便是,何必太過鑽牛角尖。

mobox wrote:
個人認為這篇評測沒什...(恕刪)


大大說得沒錯,跳開玩攝影器材的框架,真的會看得更多更廣,能花錢解決的真的是小事,
想法、創意、經驗....等等,真的不是用錢能解決的,
最近因為工作而認識一些國外的專業攝影師,手上還在用掉漆的老L鏡,熱靴生繡的5D 3,
照樣可以拍出符合專業等級的作品,

不要太在器材上面鑽牛角尖了,現在技術進步,各家性能也越來越相近,
提升視野跟想法,才是繼續玩攝影的熱誠所在!
luswtin wrote:
我不認為85GM是sony...(恕刪)


焦段不同,設計難度不同,還是要同焦段/規格的橫向比較比較好
不過FE50ZA可能我下個月初也入手了。
B25/85,ZA35/50/55,GM 2470/8570200,G1224/24105/7300
mobox wrote:
個人認為這篇評測沒什...(恕刪)


對阿...因為原生鏡也沒得選...

有需求還是歹要買...

至於公不公允~小弟我文學造詣上沒有那麼出色~

所以只看照片跟需求~

這隻太重也不打鳥或是散景更美~

對焦要那麼那麼快~或是有點慢~

應該不是剛入門會去左右的入門鏡頭

會買的都是需求清楚而去消費~影響我也覺得不大



反而機身的評測....還比較在乎公平性~

因為有可能這個機子表現而否定了他的全部

就像我一直不肯買sony手機一樣............
FE 70-200mm f/2.8 GM OSS 這顆鏡頭是出給A7R III 用的
要怪 A7R II不給力

FE 70-200mm F4 G OSS 給 A7R II 使用上覺得還不錯
體積小重量也輕,水貨價格比公司價便宜近一萬很有感

jill1124 wrote:
像這種一顆一公斤半等級的鏡頭,
想必對焦模組的重量也很可觀


這倒不必然相關

要看對焦時移動的鏡組設計, 手動對焦的年代不是問題, 自動對焦年代, 設計師都會考量讓對焦鏡組(需要驅動前後)設計在輕巧移動小的群組上, 這當然要跟光學效果做一些取捨, 看設計的功力囉
effo wrote:
這倒不必然相關要看對...(恕刪)


跟驅動餅乾鏡比起來,
耗電量應該是有差吧…

我個人是覺得無反的大型鏡頭在性能上差一點應該是可以接受的現實,
不然嗶沒幾下就沒電也是很麻煩的事,

其實我是有點保留, 以這支鏡的構造來看, 基本設計跟他家DSLR70-200光學構造差不多, 甚至從用料來看(掛GM?)為了補正用了更多鏡片, 很難說是否為了更好的光學, 使得無法以最[輕巧,行程短]的方式來移動對焦鏡組

至於鏡頭大小顆, 從物理原則來推測, 還是看你[移動的鏡組]X[速度]來決定耗能, 例如小弟手上有一支中望遠後對焦, 我猜它搞不好會比手上 m4/3 17/2.8 那支對焦時狂伸縮前鏡組(&鏡筒)還省功

當然都是猜測, 不過依我工作上的經驗, 我想這類東西, 其實馬達, 電池的轉換效能(不同用料或設計差很多)才是關鍵

純聊天, 說真的以現在相機的系統耗電來說, 對焦馬達的電是微乎其微
光看圖就覺得很沉重,
我是覺得單反有讓他吃電的本錢,
無反可能就不宜太強調有跑車的性能了,


我不懂對焦系統,
純想像
哈哈, 您比較認真, 我是沒看到這圖解
它自己都說[兩個][沉重]的對焦模組了.....真的是輕不到哪去....

尤其前面那組, 的確有點誇張了, 印象中除了少數對焦時前鏡筒整個前後伸縮轉動的早期設計, 我還真沒看過那麼大顆的對焦鏡組

可能是畫質至上的取向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