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α7R5交流&貼圖一起來蓋大樓

承上行程...
2023.03.20在合歡山頂的高山鳥...台灣特有種「珠雀」(母鳥)

Sony α7R5 & SEL400GM+20TC(點按為全畫素;在一大早約6:30的。)



先前一次到這裡(2023.03.17),因為沒拿出來拍所以沒有牠,而這次也是要和α1一起上陣,不過當碰到在高山稀有的大嘴烏鴉,就不得不放棄再用它,因為遇到好難得的空中打架機會盡失。

而這次與上次,主要都是要同時拍銀河,可惜全數摃龜---在銀河上昇關鍵時刻已到,天相仍然不行,就啟用縮時連拍,人進車上休息,以看看會不會雲霧來得快,去得也快會不會中個幾張,然到晨曦出現歷時有二個多小時全數陣亡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妖狐藍風
突然看到差不多我半年薪水的鏡頭[嘆氣]
AbdA
台灣都流行吃泡麵即可得之說……[^++^][^++^][^++^],而我是從3、40年前就在遵行……[偷笑]
承上景點---

2023.03.24合歡山松雪樓暗空映像

這些都是用α7R5 & SEL1224GM拍攝共只有20張,然是在一開始銀河昇起與晨曦出現後,期間在由α1作縮時拍結束,再換上機身所拍。這次還是有帶了α1、α7R5與二個超廣鏡頭,要作全程的拍攝比較,可惜竟然在有大好天況之下,又出缺少帶了一把三腳架

一開頭的九張與使用參數的分享...@ 12mm
α7R5 & SEL1224GM(ISO12800、F5.6、S30,自動環境白平衡)
通常我都會先用這一ISO,先來照亮察看天地景觀的構圖。

(ISO1600、F2.8、S30,自動環境白平衡&偏藍。)

(ISO1600、F2.8、S30,手動白平衡K3200。)

(ISO1600、F2.8、S30,手動白平衡K3300。)

(ISO1600、F3.2、S30,手動白平衡K3400。)

(ISO1600、F3.2、S30,手動白平衡K3500。)

(ISO1600、F3.2、S30,手動白平衡K3600。)

(ISO1600、F3.2、S30,手動白平衡K3600偏藍一大格。)

(ISO1600、F3.2、S30,手動白平衡K3600偏紅一大格。)
即試到這一張後,認為很穩合眼看實境,就用這一參數開始改用α1去作縮時拍。


以上,台面為4K大、點按彈出為全畫素,而都為85%質地。其都是在銀河剛昇起時段,採用平視(水平)拍攝。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承上---晨曦出現後

三個連拍參數相同,恰有車車經過,就會影響改變天空的亮度...

α7R5 & SEL1224GM

(@ 16mm,ISO12800、F8.0、S30。)


會貼這個過程,是因為曾碰過一個老師帶隊,在用手電筒朝拍攝的天空左右照,似在跟學生解說什麼,但都不考慮一堆前來拍攝同好的感受---你至少也要詢問一下再作吧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妖狐藍風
看到S30我以為是sigma 30f1.4後來才知道是30sec [sorry] 可能太暗不知道有人在拍,而且大部分也顧不了太多。。。
AbdA
「sigma 30f1.4」[^++^],我有它的20mm F1.4,但還不夠廣所以一直沒在用。而那裡再冷,都會像是夜市,當老師的不會不知!
測試了2億像素的手機的畫質,
然後發現一位Youtuber說,其實PS也可以叠加。
雖然說,畫面的LED燈是一直在動。
但就試試吧。

以下是Youtuber 介紹PS合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U6xSOw0TM

左邊S23U直出,
中間a7r5用IDE合成+LR用第三方軟體降噪后出圖,
左邊用PS合成后直接出圖。



中間放大100%來看,吸塵機 =v=


文件對於小惡魔太大,
所以上傳到Flickr了

S23U 200mp by Nelson Heng, on Flickr

A7R5 IDE 200mp by Nelson Heng, on Flickr

PS曡圖的連文件都不能上


總結:假如不需要後期,或許直接用IDE合成更好,更多細節與更加快速。

需要後期的話,我還沒試過。。。
妖狐藍風 wrote:
測試了2億像素的手機...(恕刪)
嗯~,讚!

2023.03.27拉拉山の櫻桃小鳥

a7R5 & SEL70200GM2+SEL20TC 8K Video Capture

(點按彈出為8K全畫素尺寸 @ ISO 12800。)


再自動除躁優化之後...


有差嗎?好像在Movie第一時間已有最佳化,就沒再必要去優化!

心得:
想說有「櫻花小鳥」之後,必會有「櫻桃小鳥」,還真---如願以償;不怕仁,二米以內。而這一ISO質感,好像在其Movie與Still上有別,即我認為在Movie有更佳。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另一愛覓食花密的...
Sony α7R5 & SEL70200GM2+20TC
8K 200M 4:2:0 10bit/24p

(SH風格,ISO 1600、F5.6、S1/2500,手持按下Movie直幹原生影片。)

稍擷取了一些...





(台面裁成3:2,點按彈出為8K 16:9原尺寸。)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2023.04.03在大雪山之小雪山資訊站---台灣特有國寶「帝雉」
8K 400M 4:2:0 10bit/24P
Sony α7R5(V2.0) & SEL70200GM2


(Still SH風格,ISO 800、S1/2500、F2.8,手持按下Movie直幹之原生影片。)

A片擷取圖...

(台面縮為4K,點按彈出為原尺寸8K。)


B片擷取圖...

(台面縮為4K,點按彈出為原尺寸8K。)


這本是用α1 & SEL70200GM2+SEL20TC,拍到歪腰之下,乾脆把SEL20TC拆下來取得最大光圈,然又可打到暴框,在有餘裕下最後才換上α7R5。(本不想用它,因怕失落瞬間的交配或威懾的展翅、還好用它也有拍到展翅版)。

要察看更多在SONY大砲俱樂部...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接續STILL MODE...

Sony α7R5(V2.0) & SEL70200GM2

a.RAW在Sony Viewer檢視焦點區





b.RAW由Sony Viewer直出JPEG



(台面為4K大,點按彈出為全畫素。)


這的確有感進步(修正)了---即主體成框架大焦區後,不會再有先前V1.0時的焦點---大多會落於後景上的問題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第一次拍星空

A7R5 +35GM

2" F1.4 ISO400

A7R5直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