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高雜訊也沒什麼不得見人的但硬要從iso200開始強制抹抹抹就不應該了高iso固然重要,但總要讓人可以取捨這種抹法直接讓我想到某些大砲型DC,其實非常不可取要是打鳥的時候也是這樣抹,那大家應該更會跳腳a77/a65加入有機EL的EVF是個大好棋,但2430萬像素硬塞入APSC則是自陷泥沼一年的製程技術改革,散熱能夠改善多少,熱雜訊能夠改善多少,DSP能夠進步多少難道要在機身裡面加風扇嗎?因為浮動式感光元件無法使用熱傳導的方式散熱,2430畫素CMOS的發熱更是無法避免沒了光學防手震的ActiveMode電子防震,在我眼中只是縮小視野犧牲動態解析度的不得不手段而已還不如買隻SIGMA 17-70 OS HSM開鏡頭防手震+關閉機身防震錄影我明天會到銀座的SONY展式大樓實際玩一下a77到時候在跟各位報告一下感想我想我最後應該是會入手a77的不過是一年後,不是現在
azureimf wrote:個人覺得高雜訊也沒什...(恕刪) 機身散熱我是認為改善很多問題倒不大,只是照目前這情形來看,APS-C片幅硬要強塞2400萬像素所衍生出來的瓶頸目前看到的只能用抹雜訊的解決方案,的確讓人很跳腳,除非sony有他們的把握可以在正式機身突破,要不然只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總不能要我永遠都以ISO 100,然後直接跳到ISO 1600~3200拍攝任何題材吧....那中間那一段在幹麻?
路過的刺客 wrote:總不能要我永遠都以ISO 100,然後直接跳到ISO 1600~3200拍攝任何題材吧....那中間那一段在幹麻?...(恕刪) 搞不好半年後會出一台a75,改用1600萬畫素CMOS其餘功能不變到時候就可入手了我手上的DC Canon Powershot G10也吃過這個虧1/1.7的CCD硬塞了1470萬畫素高ISO當然不能看下一代G11 CANON就摸摸鼻子自己降到1000萬畫素了個人認為ISO純淨度的重要度比追畫素要來的重要多了,畫素太高鏡頭研磨精度也有跟不上的可能性
azureimf wrote:畫素太高鏡頭研磨精度也有跟不上的可能性 這是我還在考慮的問題之一。 根據鏡頭MFT與asp-c 的密度24Mp在全幅 當然沒問題。普通鏡頭等級不夠 asp-c 24mp畫質可能會打折.不過A77我想要其對焦系統,所以這幾天我也在考慮要不要忍一忍先把A100操死才換。
路過的刺客 wrote:機身散熱我是認為改善...(恕刪) 砸自己的腳也不奇怪,之前A55也知道會錄影過熱不是也賣得很快樂,反正一定有不在乎的人,拿給人測試的機子也不調教好,難道認為畫質也不重要,還是要像之前那樣先被說很爛,然後等正式版出來再改成很好,這樣是給大家驚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