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AAM wrote:
對照阿花7跟9的手把...(恕刪)

+1
若要說SONY的手把變差了,應該是以前MINOLTA時代能使用3號電池,而SONY的卻不行(好像C,N家的也可以裝3號電池)

除此之外,我不覺得SONY手把有比C,N的差,握感手感小輸給A7,A9倒是真的
嗚啦芭樂萬 wrote:
+1若要說SONY的...(恕刪)

其實這問題各家都有,就算能吃三號電池的手把也難逃一截
畢竟設計上都以需相容機身鋰電為主,吃三號電池為輔,一肥下去臨時能吃三號也沒救

註:Pentax除外,他就真的弄出過以三號電池為主力的機身與手把
但跟S2/3 pro一樣,單吃三號電池雖能達成了小型垂直手把的要求,但也造成另外的困擾.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Cudacke Dees wrote:
外型曲線這只是單純的個人喜好而已,
沒什麼你喜歡所以就是好,(恕刪)


別人指出缺點就說是「個案」、「個人喜好」...

正好有人提供了對照圖片,借一下做說明:

首先,兩者曲線的差別在打圈處:Nikon有延伸到拇指的根部,Sony沒有(A77完全是一個突面的圓弧轉角),樓上另位大大推崇的E1也沒有(有做凸出形狀但表面無足夠摩擦力,我是買過用過E1大全套的)

其次,兩者手把高度與機身高度比值:B/A Nikon約0.37、Sony約0.54




這兩件事代表什麼: 第一點是右手出力的肌肉有沒機會輪替休息--大姆指根部的那一塊能不能加入施力、減輕中指、無名指抓握的力道,讓長時間備戰的攝影者手部肌肉壞得慢一點.

第二點是加上外閃以後,直拍時閃燈吊掛所增加的下垂力道,燈掛得越遠力道越大(力矩=力x力臂),越高的底座對於加用重鏡及外閃後的持機越不利.

(PS.要砲"左手是拿來托底部"的請休息一下,因為要托,兩個都可以托,機身設計還是能分高下)

沒錯,Sony垂把完全比照機身形狀打造,這點比他牌先進,但這是Minolta時期就有的設計,對從底片時代就關注三大旗艦評比的人來說不會陌生的.

對拍一天休十天半月的玩家或棚拍為主的職業用戶而言,這些事自然不構成問題,但對外拍工時長的記錄攝影者就有影響了,要不要在意看個人吧!

jenhoxen wrote:
(PS.要砲"左手是拿來托底部"的請休息一下,因為要托,兩個都可以托,機身設計還是能分高下)


好吧,小弟只能承認見識太少。

畢竟真的沒看過有多少上了電池手把還堅持單手操作的前輩。

相信這些前輩們肯定也已經練就不用翻轉機身就可以單手更改機身設定。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真的就如這樣。

新米少尉 wrote:
好吧,小弟只能承認見...(恕刪)

不難理解啊~

當你直幅拍攝時
卻因為右手能控的功能有限
所以經常需要用左手去操作

左手在操作按鈕了
就沒有手去托住機身了
所以右手單手持機的時間自然就會多上很多了


felx wrote:
不難理解啊~ 當你..左手在操作按鈕了
就沒有手去托住機身了.(恕刪)


這是個原因但不是全部.

閃燈要不要操作?(Sony可以左手持續持機、右手在垂把上單手搞定?)從肩掛/脖掛狀態回到拍攝狀態您用那隻手?換鏡頭時您用那隻手持機?請常常記得:一個動作做十次和一千次,疲勞感受是不同的.

jenhoxen wrote:
這是個原因但不是全部...(恕刪)


基本上我在操作閃燈是不會有左手單手持機 右手懸空用單用指頭按按按的情況
都是左手握住整個閃燈本體用左手姆指操作的
話說回來 非sony家系統的閃燈在直幅拍攝時 這樣用左手操作閃燈的確很彆扭 但這就不是sony系統的問題了

從脖掛狀態回到拍攝狀態我會用左手扶鏡身右手持機身 所以是雙手
從右肩掛狀態回到拍攝狀態會是要用右手拉回腹前讓左手接上
但問題是右手拉回時只要用前四隻手指勾住前握把
所以重點是前握把要深 不需要用姆指根部用力

換鏡頭姿式很多 不同狀況下不同大小的鏡頭 會有不同的狀況
基本上不是趕時間 我是不會用拍攝持機的姿式去換鏡頭的
但我也不能否認您工作上是有這樣的需要
但一天的拍攝下來要用這樣的姿式換上一千次鏡頭???
我想會先掛不是左手也不是右手 是鏡頭 它己經飛出去好幾次了

若非如此 通常的狀況下不會是十次跟一千次的差別 大概只是十次跟五十次的差別
這樣的差別 sony系統把手完整操控的設計的優勢應該是抵得回來

相反的姆指根部處突起的把手設計 反而會影響姆指活動範圍 不利操作
(請看你貼的nikon機背圖,突起的設計這麼必需的話 為什麼它本來的機背手把部的突出做得這麼含蓄)

此外 或許你的手掌夠大 但對手掌沒那麼大的人來說 那一塊突起反而會讓人更難握滿把手 更耗費力氣
jenhoxen wrote:
別人指出缺點就說是「個案」、「個人喜好」...


那不然是什麼?
力學大師,
你在哪間物理系任教?


jenhoxen wrote:
閃燈要不要操作?(Sony可以左手持續持機、右手在垂把上單手搞定?


不行?
你沒用過喔!
怎麼偶都可以,
功能鍵就都在右手旁, 怎麼會不能搞定!

到底 A77 的錯誤結構設計讓你的手受了什麼傷?
你拿個驗傷報告出來看一下好吧!

你怎麼都在看圖畫兩個圈圈就亂猜阿,
你要講出力 OOXX 你自己都不懂的東西,
好歹也先把物理念好,
例學圖畫好阿,
在那這圈一個那圈一個這麼簡單就可以喔!

你用都沒用過只能看圖畫圈圈,
會比偶這個拿 A77 上山下山,
你能講的偶基本上都拍過還了解?

就真的事可以左手持續持機, 單少垂把搞定呢!
你不知道?? 怎麼會不知道!

原來你用 Nikon 用習慣了不知道 A77 可以右手單手搞定喔!
咱們 A77 右手直接可按的有 AF/MF 切換, AEL 鎖, 照片回顧, 放大, 曝光補償, 還有什麼其它你身經百戰需要的? 有沒有看到那顆 FN Key, 按下去你可以調整所有曝光機身後製相關的選相. 這樣你還不能搞定? 你會照相嗎?
嗚啦芭樂萬 wrote:
+1
若要說SONY的手把變差了,應該是以前MINOLTA時代能使用3號電池,而SONY的卻不行(好像C,N家的也可以裝3號電池)

除此之外,我不覺得SONY手把有比C,N的差,握感手感小輸給A7,A9倒是真的


手把可以裝AA電池只有早期一點的有這設計
後來CN也都沒有了
全以鋰電為主來設計手把

手感輸VC-7也是因為現在DSLR要吃鋰電的關係. 手把沒辦法設計得像VC-7(吃CR123)握感那麼好
關於Sony A77的手把好不好用,
最好還是實際去使用,操作看看最準,
看圖說故事盲點很多....

沒有去過大峽谷,只是看看照片,是不會知道實際上有多壯觀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