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發現EOS M的鏡頭CP值高出E鏡好多...

oscar210 wrote:
22/2 很超值,輕...(恕刪)


事實上22/2是很不錯,只是機身效能太不爭氣。
mail4willy wrote:
A7R2 都入手了,...(恕刪)

觀看照片的方式改變了,
大家的拍攝習慣會受到影響嗎?

我自己會逼自己拍橫幅16:9,
常想,
拍電視的沒有在拍直幅的...
bbchen07 wrote:
E10-18要縮到f/5.6-f/8解析力才是最佳.那個F4恆定光圈根本是搞笑

等等...

單眼鏡頭不是幾乎都要縮光圈到F5.6~F8才是最佳畫質嗎?

這怎麼會是缺點?能全開可用的反而是少數特例,或是很高檔的鏡頭

不然講求畫質都要縮光圈,小縮或大縮罷了

---

另外,看到FE 28mm F2的矩形失真...


一點都不想花上萬買這個定焦鏡了...

而且我覺得DXO的鏡頭評分好像受片幅影響很大

不然怎麼可能M4/3鏡頭幾乎全輸APS-C,APS-C鏡頭又幾乎全輸FF

虧版上還有人推M4/3的頂級配法,要是照DXO評分來看

M4/3簡直感光元件狂輸、鏡頭也狂輸,配出來連FF + KIT鏡都不如

像是這種組合PK

Panasonic GX8 75分
Panasonic 12-35mm F2.8 17分
$36,900 + $22,900 = $59,800

Sony A7 90分
Sony FE 28-70mm F3.5-5.6 22分
$44,980

SKAP wrote:
看到FE 28mm F2的矩形失真...

現代鏡頭都是靠數位修正居多,一分錢一分貨是硬道理
EOS M那顆22MM定焦就沒數位修正嗎?可能只是你關不掉它而已

等一下就會有BIOGON派的跳出來談廣角變形問題,我就不多說了
鏡頭不管怎麼選都會有要處理的問題,只是你要如何面對而已

話說A7RII改機已經讓G28復活的差不多了......也許等下一代就不用改機了


mail4willy wrote:
事實上22/2是很...(恕刪)


不止效能
cmos的動態範圍和顏色深度也是輸給a6000的

相片畫質是機身與鏡頭合作的成果,缺一不可

SKAP wrote:
等等...單眼鏡頭...(恕刪)


別忘了你是APS-C
基本上變形率相對是低的

買給我老婆的理由只是因為價格合適, 而且還不知道我老婆有沒有興趣繼續玩拍照
有興趣的話再來升級比較正常的設備就好 (萬元F2光圈, 基本上有些瑕疵也是沒問題的, Minolta 28F2都不只萬元咧)

--
至於junk大說的Biogon 基本教義派應該就是指小弟我....
要全上Biogon這類玩意兒, 那最基本的就是口袋要有點錢, 然後可以對於邊角失光無視

SKAP wrote:
另外,看到FE 28mm F2的矩形失真...


一點都不想花上萬買這個定焦鏡了...

而且我覺得DXO的鏡頭評分好像受片幅影響很大

不然怎麼可能M4/3鏡頭幾乎全輸APS-C,APS-C鏡頭又幾乎全輸FF

虧版上還有人推M4/3的頂級配法,要是照DXO評分來看

M4/3簡直感光元件狂輸、鏡頭也狂輸,配出來連FF + KIT鏡都不如

像是這種組合PK

Panasonic GX8 75分
Panasonic 12-35mm F2.8 17分
$36,900 + $22,900 = $59,800

Sony A7 90分
Sony FE 28-70mm F3.5-5.6 22分
$44,980

因為矩形失真用數位修正損失的畫質很少
所以往往是鏡頭小型化下第一個被犧牲的特點
M43鏡大部份也都變形的很誇張
更別提batis 85/1.8也是採用相同的策略
我自己認為這是小型化下兼顧畫質及價位的必要之惡

至於DXO評分
因為cmos大小影響高ISO很重,所以M4/3狂輸是有道理的
但鏡頭我就看不出端倪了

luswtin wrote:
因為矩形失真用數位修...(恕刪)


好奇一問,究竟有幾人會看DxO分數去買攝影器材的?
mail4willy wrote:
好奇一問,究竟有幾...(恕刪)

不清楚耶,我會做為參考就是

但它手機的評測我是看看笑笑而已
luswtin wrote:
不清楚耶,我會做為參...(恕刪)


現在作為Sony用家的我,就整體畫質而言,說真的不覺得A7M2比高階的m43好多少,A7R2分別就明顯一些。

DxO的分數無法跟個人使用經驗對上,所以基本上無視這些數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