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Sony A7R IV正式發表!6100萬畫素!15級動態範圍!折合新台幣10.8萬!今年9月開賣


ki_min wrote:
關於這次的發表,Sony...(恕刪)



widther wrote:
超高畫素,有向中片幅棚拍市場靠近一點的意思?
APSC裁切還有26MP...
但61MP還能維持10fps...(恕刪)



61MP還能維持10fps...

那反思一下,有這樣的處理速度,為何開 APS-C 裁切時,不能給到 20fps

看來是 開 始 擠 牙 膏 了
WTFnow wrote:

那個不叫"終於"吧...(恕刪)

3年?甚至4年才更新機身?
那就不叫索尼or外星科技廠了
應該叫半牙膏廠or準牙膏廠了
哥!大氣一點啦
雖然影響到中古二手價
但是爽到大家嘛
而且您R3用個6年淘汰時
就可以換最新的A7R6或A7R7哦

ki_min wrote:
關於這次的發表,So...(恕刪)
.............

1000K wrote:
動態的Super Resolution也行之有年,最常見 (但大家視而不見,因為幾乎沒效果鬼)的把視訊升頻到4K之類的演算法

最後就是最強的AI based Super Resolution,以Google Pixel的Camera算法為代表 (Google說第1,2 ~ 5名只好從缺,只能從第6開始排汗)


Super Resolution用庶民的語言就是利用"內插"來無中生有, 當中的醍醐味就是 "算法聰明與否"

簡而言之就是命中的問題, 內插有可能 "猜對" 填入的資料正確看起來就如同真的實現將原始影像資料放大成更高解析的成果

想當然最爛的方式就是中位數填值, 單純的增加不具效益產生"癡肥"的file size, 影像依然模糊

Google 在算法上領先來自於強大的資本與開發實力, 樂見Google 公開算法給個攝影器材廠家

將可大幅加快攝影世代更迭的步伐~~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內を比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 一度生を受け、滅せぬ物のあるべきか。
1000K wrote:...Google只要拿Snapdragon 855搭VPC推一台搭APS-C Sensor的Camera,SONY和Canon大概都要大裁員了...

從手機觀點去看待攝影器材,就很容易犯這種錯誤;機身不過是攝影器材一小部分而已,
還有其他一大堆鏡頭與週邊設備,難道後面這些都不算數!?

A7R3用了一年多,高解析模式一次沒用過,因為手持不能用,上架不能用閃燈系統,所以
不是刻意避免去用,而是條件限制下沒想要去用;接圖可能需要花點時間處理一下,但
拍攝的條件限制少多了,工作流程與軟體可以維持不變,算下來可能更省時間;

我是不知道疊圖需要擷取多少圖要花多少時間,但一想到專業攝影器材常需要做到的
動作凝結或抓決定性的瞬間...靠的是什麼!?

A7R4這種等級的器材...買來當隨身DC可以辦到的用途是有點”委屈”它了;殺雞不用牛刀;

說目前旗艦手機有多強,光線稍差一扯到動態或瞬間就投降了吧!?很多人用手機拍攝的題材
相對很簡單,很多人用DC也是當儍瓜相機在用,其實小有研究一下,即使非高階的DC要贏過
現在旗艦手機也不難,只是不少人DC用了很久還是不知道什麼是鏡間快門,簡單的內閃也不
太會用(以前DC大多連熱靴都有),所以被手機吃掉大部分市場可以理解也很合乎”人性“,
本來拍攝要求就很基本何必多帶多花錢?

不過拿這種標準套用在攝影器材上...很明顯就是本末倒置也太膚淺!

Hermitissimo wrote:
從手機觀點去看待攝影器材,就很容易犯這種錯誤;機身不過是攝影器材一小部分而已,
還有其他一大堆鏡頭與週邊設備,難道後面這些都不算數!?...(恕刪)


手機的設計比一般DC/單眼嚴苛太多
Sensor小,機身薄的前提下
設計出光路設計/鏡片與整體匹配
然後要求拍得漂亮
夜拍也要美
每半年要出一隻機皇
每半年要有攝影品質的改善
還要有高倍的變焦
若不是手機銷量大
集中資源與天底下聰明的一堆軟硬體工程師的努力
哪有可能進化的這麼快


一般的相機鏡頭非球面鏡沒幾片
但是手機的鏡片每一片都是
因為每片鏡片幾乎都連在一起
廣角鏡的光路轉折非常大
所以長得奇形怪狀
這些可不是簡單的事
小片又要4000萬畫素
這些曲率都是奈米級的曲率
然後用奈米級的加工機做出來模仁
都是在挑戰人類的加工極限
不然大立光股價為何這麼高?
因為其他家的良率不行...

能好做大家都喜歡
偏偏要這麼小的sensor又要手機薄
加工精度只能挑戰人類極限
然後全世界只有一兩家做得出來
硬體要求嚴苛
只能想辦法用軟體解決

所以才會有人說
把軟體解決的方案用到全幅或APS-C
那一定更恐怖...
健人就是腳勤
A7R3可以買了~~
攝影器材其實不見得需要多高科技,也不昂貴,隨便一台無反轉接老鏡才多少錢,

要散景發(or特)色丶縮兩級光圈甚至連鋭利度可能都有了,這不一樣是在拍照!?

目前大趨勢因手機侵蝕導致專門攝影器材銷售數字大幅下降,這沒有人不知道;

跟手機進步程度相比,相機大廠可以算是牛步化,希望後者該加把勁創新也不會有人反對!
無論任何商品...誰不喜歡更好更便宜!?

我只是不認同膚淺又跳躍性的謬論,玩玩手機就自以為了解攝影器材了嗎!?

ki_min wrote:
關於這次的發表,Sony...(恕刪)


讚啦~新一代記憶卡殺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