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sar wrote:
您說的是contar...(恕刪)
個人覺得連動測距與單反的裂像對焦一樣
是個與手動鏡很融洽的高效率組合
某種角度來說效率並不慢
而且不用猜,想對哪就對哪
自動對焦還要讓機器去猜
猜錯了又要重新猜
或是手動介入自訂對焦點
一來一回,我認為在一般用戶需求的多數場合
連動測距與單反裂像還是有很不錯的表現
且過程中無須吃電
ACON99 wrote:
1. 你也沒舉全部的蔡頭跟全部的L鏡 選擇性的舉一兩顆 邏輯一樣有問題...
2. 明明100mmZE蔡MTF就是比L好 為啥要扯到紫邊跟IS? 這兩項跟MTF又沒關?
3. 蔡頭還分德國日本哩....
4. 還是不知道你所謂L鏡比蔡頭好 好在哪裡? 縮光圈後MTF比較好?
5. 我看最大差別是有自動對焦....
6. 要不要大家都拿最高級的來比? 觀音218 大戰 Contax Zeiss APO 200mmf/2?
ACON99 wrote:
1. 你也沒舉全部的蔡頭跟全部的L鏡 選擇性的舉一兩顆 邏輯一樣有問題...
2. 明明100mmZE蔡MTF就是比L好 為啥要扯到紫邊跟IS? 這兩項跟MTF又沒關?
3. 蔡頭還分德國日本哩....
4. 還是不知道你所謂L鏡比蔡頭好 好在哪裡? 縮光圈後MTF比較好?
5. 我看最大差別是有自動對焦....
6. 要不要大家都拿最高級的來比? 觀音218 大戰 Contax Zeiss APO 200mmf/2?
uligo wrote:
其實我比較好奇寫實大大所提到他測試的結果
測試的條件 環境 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就只說了結論
(在大學如果寫這樣的報告應該會被丟出窗外吧~)
而且老鏡在光圈某一級的前後表現會有很大的不同(發色也會不同)
並且老鏡接在數位機上會有測光不準的問題及AWB偏差
尤其是測光, 過曝會使得顏色飽和度降低, 所以老鏡有時要微調一下曝光
另外, 機身條件有差, APSC or FF? jpg直出 or Raw轉jpg?
我猜測您做測試的鏡頭是
Leica 50/2R, Schneider Xenon, Meyer 50/1.8, Zeiss Icares Ultron, Canon 50標頭(non-L)
您手上的這些鏡頭我想01上很多大大都有吧(因為這些鏡頭都不難買)
我沒有Leica 50/2, 而且我不是C家的所以一定沒有Canon50標頭
依您的結論再加上我用Ultron及Xenon的粗淺經驗, 原來C家的鏡頭發色這麼濃呀,
看來我要跳家了, Bye Bye 我的A850~~~
另外提一下Contarex, 剛好我有50/2且接在A850上, 表現皆"略"優於Ultron,(差異小,端看個人喜好)
我想您對Contarex的感想是看過網路上的照片後的感想吧
Contarex成像水準 比不上現代日本大廠鏡頭? 不見得喔~
不需要造神, 老鏡光是沒有AF就夠該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