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只要精算一下就知道這種優勢並非是實質的.
今天若拿22MP或24MP的FF機,拍照後裁切取中央40%部份,同樣可得在一張照片中,所拍景物佔照片畫面大小和APS是一樣的,當然也只取鏡頭中央40%優質的部份,但因畫素密度小,畫質卻比APS優,雖然畫素比較少,但應該也夠用了,原本我也想留40D當備用機,但經一算,5DII可得800萬畫素的裁切照片,只比40D的1000萬畫素少那麼一些而已.
當拍風景需要廣角時,APS被閹割掉的部份,卻必需買更廣角更貴的鏡頭來補上.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一位當教師的朋友,去年才到處尋找與5DII畫質相當的800萬畫素全新30D買.
同理,550D/7D的1800萬畫素相當於FF的4500萬畫素,對於鏡頭解析必定比5DII好上更多,但得看鏡頭本身解析是否構得上那麼多,但因畫素密度高,畫質就比2200萬畫素的差比較多一些,當然也得視這顆1800萬畫素的CMOS畫質提升了多少(這是Canon宣佈的新型CMOS非5DII那種舊型的),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Cudacke Dees wrote:
魯獅的數位水平太低了...(恕刪)
不單只有您這麼說,連我也覺得自己的數位水平太低了.
我只是一個拍照的消費者而已,數位相機只是拍照的工具而已,人家出甚麼機子,我們也只能花錢買來用而已,完全沒有主導規格的能力.
一台不怎麼樣的機身,它可以把規格定得很高,賣得很貴,當大家買了使用後,發現沒有該功能應有的效用,就開始拋售,新機因此開始滯銷,廠商只好降價求售,以免庫存太多.
反之,一台規格不怎麼樣的機身,賣得也不貴,大家用了後覺得很不錯,大家爭相走告,新機經常賣到缺貨,降價嘛!還有得等囉!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