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5]NEX系列即將出現全幅機!


uligo wrote:
樓歪了~聽說下星期會...(恕刪)



樓歪了+1

寫實製造 wrote:
而Contarex的實際表現

由於轉接的困難所以與現代鏡的直接PK資料很少

但以蔡司的發展順序來看

它之後還有個Icarex 然後才進入康蔡時期

而康蔡由於轉接容易 與現代鏡的直接PK資料就很多了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關於Contarex恐怕不是您所想的。有句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壯,不同級別的東西,無法簡單用年代發展來推論。事實上,除了極少數如85/1.4以外,Contarex鏡頭是沒有後繼者的,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成本。那種不計成本的方式已證明是錯誤的,所以c/y的系統跟日本鏡一樣,做的是成本考慮的產品,當年我們玩的時候,大家看法很一致,就是c/p值很高,但不算真的優秀。說的極端一點,在Contarex之後,德國ZEISS就不再有真正用心力設計的135相機鏡頭了。

Icarex其實是福倫達,跟zeiss很不一樣,應該算旁支。

鏡頭這東西很奧妙,同樣是Tele-tessar350,鏡片結構與大小一模一樣,但是給哈蘇的跟給agiflite的空照鏡,其表現相差很大,這也只能用價格與成本來解釋了。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X-Taiwan5566 wrote:
如果是針孔機身蓋,mwb,先拍一次色卡
避開所有光學的影響

之後才上鏡頭
如果可能的話,連電子鏡的接點也遮蔽,避免機身的鏡頭優化

裝上鏡頭後,套用先前的mwb,電腦端用針孔的icc

這樣可行嗎?



我要測試的是鏡頭間發色的"相對"差異

所以直接上鏡頭即可

順便回答你第一次回覆後來刪掉的內容

我每顆鏡頭都記下了光圈2/2.8/4/5.6/8這五個光圈值

萊卡E48與C5014額外有1.4全開的紀錄

對於發色的"相對"關係幾無差異


你提的機身針對鏡頭優化的想法

在我看了拍攝的結果後也懷疑過

佳能是不是真的針對原廠的鏡頭作了這種機身悄悄優化的手腳

這部分我就無從查證了



因為除了萊卡E48發色的濃度勉強接近C5014外

蔡司Ultron其實已經差了不少了

其他兩顆差得更遠

很難說5014有多好 因為好與壞是相對的

要比上5012L 它的發色自然又算不上濃了


只是看了一堆網路上捧得天花亂墜的文章

一堆所謂的"發色濃郁" "銳利度不錯"

甚至什麼"全開就很銳利" "不是現代鏡可比的" "買了這顆其他也不用買了"

聽得我一頭霧水

這究竟有多神呢?

不如直接拿現代鏡來PK

確認下它們的實力大概是現代哪顆鏡頭的水平

這樣對於認識它們的真正水平

遠比那些摸不著邊際的形容準確多了



tessar wrote: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關於Contarex恐怕不是您所想的。有句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壯,不同級別的東西,無法簡單用年代發展來推論。事實上,除了極少數如85/1.4以外,Contarex鏡頭是沒有後繼者的,其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成本。那種不計成本的方式已證明是錯誤的,所以c/y的系統跟日本鏡一樣,做的是成本考慮的產品,當年我們玩的時候,大家看法很一致,就是c/p值很高,但不算真的優秀。說的極端一點,在Contarex之後,德國ZEISS就不再有真正用心力設計的135相機鏡頭了。


你言重了

看清楚 我只說

對它與現代鏡的PK我不是很感興趣

可沒說它很不堪

但你要說蔡司至今由於控制成本

連發展了30年的CY鏡群也不如在60年代末的Contarex的光學表現

就算是今天

60年代末的這系統才能代表蔡司最高成像水平

我就不敢貿然點頭了


別忘了雖然CY的鏡頭大部分相對Contarex便宜

但蔡司也曾為了CY出了幾隻下足重本的紀念鏡

這些紀念鏡與現代鏡PK的結果也一堆

你要說這幾隻一樣不如Contarex

撇開這應該實地測試不談

光是從不作測試的"成本與光學發展年份差異"來推論

我就不知60年代末的Contarex鏡能優於30年後高端CY鏡的理由了


再深入一點談

Contarex鏡的每一焦段的光學結構 相較於後來康蔡所使用的結構

並無特別之處

基本上就是沿用

甚至康蔡仍繼續發展出在(特別是廣角端)更為先進許多的設計

康蔡收工後

蔡司繼續推的16mm 15mm實際使用的成像也相當了得

光學科技一直進步是肯定的


Contarex曾經是時代的榮光

如同東蔡也有幾隻傳奇的鏡

例如pancolar5514.7514(這隻夠少見了吧?)

當時也是不計成本的投入

但如果你要以信仰的角度來看待今時今日

這些老頭與現代鏡比較的優劣勝敗

我也只能勸你一句話

少看測試少點傷心



回歸正題:
SAR新消息:

NEX-5R announcement on August 29th (SLT, E-mount FF and NEX-6 in September)

Quick update about the announcement date. It looks like Sony is going to have an announcement of the NEX-5R only(!) on August 29th in the afternoon (European time). The A99, NEX-6, NEX and Alpha lenses and the E-mount FF surprise are going to be announced in mid September. P.S.: August 29th is next Wednesday.

8/29只有公布NEX 5R,其他甚麼NEX6,NEX FF,新的鏡頭都要等到九月中才會公布(跟iphone5搶時間?XD).....有夠吊人胃口的SONY 囧

寫實製造 wrote:
但你要說蔡司至今由於控制成本

連發展了30年的CY鏡群也不如在60年代末的Contarex的光學表現

就算是今天

60年代末的這系統才能代表蔡司最高成像水平


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只是就歷史告訴你,德國菜司在Contarex之後,投入135系統鏡頭的資源非常少。所以Contarex算是最後的德國菜司,從Contarex到c/y再到今天的za ze絕不是一條線的時序關係。

c/y鏡除了一隻手數得出那幾支,都不是高級鏡頭,當年也賣得很便宜,算是便宜又好用的。拿廉價的舊c/y鏡與高價的現代鏡pk,應該沒什麼意思。如果單論85/1.4 135/2.8兩支鏡頭,c/y確實遠不如Contarex,算是新不如舊的例子吧。

你單用時序發展來推論優劣,是很不可靠的,就像今天一輛90萬的1.8日系車,一樣在北宜跑不贏20多年前賣90萬的bmw e30.有些東西新的不一定就贏舊的。

當然我的意思也絕不是舊的什麼都好,而是要個別來看,就事論事。就像開20年前的車跟現在的比直線加速,那也只能傷心罷了。

我對於現代日本鏡沒好感,是因為覺得它的品質不到它的價格,常常加大對比以製造銳利的假像,用非球面鏡修正了球面像差,卻喪失了一些美感。不如用心去找一些便宜的東西,還能發現更多樂趣!
Tessar;Xenar;Color Skopar

寫實製造 wrote:
1.我邏輯沒有問題因...(恕刪)

比較簡單能比的 就是MTF
www.slrlensreview.com剛好有很多觀音跟康菜
接在數位觀音機身的比較

論解析力 觀音 康蔡互有勝負 我當然就舉蔡頭贏的...
Contax 50mm 1.7 銳利度 不會輸任何一隻標頭
望遠100mm來說 Contax 100mm f/2 還比 觀音防振百微2.8銳利 還大一級光圈

廣角28mm 來說 Contax 好萊屋 28mm f/2 比 觀音28mm f/1.8銳利
Contax 25mm f/2.8也比 觀音24mm f/1.4在同級光圈利

在日本雜誌上多的是康菜大戰同焦段觀音 尼康
50mm 標頭上多的是直接出圖 差異還真是小
搞半天原來全部都是plannar結構
大家都抄蔡頭....

不知道你是怎麼比的?

又 天價版的蔡頭規格特殊 並沒有日鏡
德鏡跟日鏡就是不一樣啊....

拿現代的環保蔡頭 跟以前的含鉛陳年德國玻璃比
要說科技高比較好? 我不太相信
就連觀音也有人說環保鏡頭之前的玻璃比較好....
玻璃不是固體 好玻璃退火定型就是要慢 花時間
多花好幾年的功夫自然價格貴太多



還有 最天價的218怎麼不拿出來比一比?
這個我倒是很好奇....


ACON99 wrote:
比較簡單能比的 就是...(恕刪)

不過,有些鏡頭好像C家也不是很承認!
像CANON 28 F1.8和NIKON相比,就連縮圖下差異還是很大!


F1.8
CANON


NIKON


F2.8
CANON


NIKON


F4
CANON


NIKON




只不過,這個主題是在講 <[SR5]NEX系列即將出現全幅機>?

diffusionless wrote:
不過,有些鏡頭好像C...(恕刪)

樓歪了......LEICA那邊的樓比較正
珍奶加雞排.....比新聞好看多了
可以回正題吧?
話說FF的NEX應該有機身防手震吧
不然怎麼接阿發的FF鏡頭
不知配上手動鏡防手震效果如何

junk89 wrote:
樓歪了+1...(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