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nhoxen wrote:之前沒看受批評的原文...(恕刪) 樓上兄台所言甚是熱靴部分我純粹是看不懂原po所謂"觸點連接比原來的美能達熱靴通用性更差也更難打理"的意思暫時不論Sony那尚待驗證的智慧接點純就單點這件事Canon Nikon都採取這樣的設計所以我只是不懂原po用了新的熱靴反而適用性變差的邏輯感謝兄台指教
austinyu200 wrote:這什麼邏輯 誰來解...(恕刪) 很簡單啊,車輛入鏡和出鏡的構圖都接近中央區,給人的印象就是"使用中央點"了(雖然作者有解釋,我個人也有看懂);如果對焦點真的分佈既廣泛又強大,為何沒有一輛車行經路線呈大S型橫跨畫面四個井字點,過程皆準焦的測試照出來...
類似腦波控制這技術軍方早就在用,只是目前不大可能下放給民間機器...例如: MSN-04,RX-93...等一狗票的軍用(地球聯邦軍?!)機,就有搭載類似這種技術的東西另外一個不下放的原因;拿相機的要是 New Type 才行,至少也要來個強化人間...
ericnwinnie wrote:Sony在獨家規格/規格戰已經跌過很多跤, 目前沒用XQD才是正確的商業謀略! 在商言商,大廠之間並不是像看熱鬧的網友想的那樣絕對的壁壘分明、或者「好東西一定要自家留用」.A99沒用XQD,簡單一句話就是[用不起],A99不是只賣D800/5D3價位嗎?別人也沒用(XQD)啊.除非Sony要把這規格的卡賣到和CF同價~~可是Sony消費群中多的是只用過SD卡的(就算降到CF價位還是會嫌貴),那....乾脆別碰了吧,市場是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