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轉貼SDF: 神愛世人.....

Big Angel wrote:
所以A7X和a9x…沒有可翻轉lcd??


我在猜因為要做防塵防滴...所以就不能翻了..
MOUSE73 wrote:
hiroyuki22...(恕刪)


頭大老闆道歉是因為偷工減料嗎@@?

那火燒超跑算不算偷工減料?
中和小黃 wrote:
頭大老闆道歉是因為偷...(恕刪)


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實就不用爭了,總不是因為他家車太好又賣太好道歉吧。
簡單一句話
數位單眼的市場充斥著根深蒂固的品牌迷思與造神

我踏入S家純粹是因為阿法鏡頭的問題
從Minolta時代繼續沿用下來
(身上還有兩台AF底片機)

從a100開始,到現在的a33/55
可以看見一家廠商的巧思與設計功力
反觀某幾家大廠
那真的是不思改進

反正市佔率高阿,賣的好阿
我不用機海戰術,只要老瓶裝新酒,每次放一樣新技術上去
照樣賣的蝦蝦叫

我以前也玩C&N的SLR...手動時代就玩
但看了一下現在的機種
十年前SLR的手把就長那樣
到現在進步到DSLR還是長那樣
裝電池的賣一個,只有藍芽的手把又賣一個
幹麻不要參在一起做成撒尿牛丸賣就好了勒

又有人罵說S家的鏡頭又貴又少

但我也要說:誰叫你們只準買S家的
一堆C家的玩到最後還不是只有擺一支A16就打遍天下
我轉頭看看自己的防潮箱裡,鏡頭不是Minolta,Tokina,Simga,就是Tamron
一支Sony的鏡頭也沒有.....

總之,很樂見S家的進步
身為全球最大的電子消費廠
要搞這些技術真的沒啥問題,早晚的事
比創意,我想沒人比的過Sony (apple就另當別論啦..除非他也要來玩DSLR市場)

現在只是讓原本C&N領頭要等十年的發展進度
由S領頭在一年內搞定......
看看兩家老廠會不會痛定思痛搞點更創新的東西來

不論怎麼搞..都是消費者之福
taisun wrote:
現在只是讓原本C&N領頭要等十年的發展進度
由S領頭在一年內搞定......
看看兩家老廠會不會痛定思痛搞點更創新的東西來..(恕刪)


挺有趣的, 何來S領頭一年內搞定過C&N家需要等十年的進度? 您看來是曾經擔任過C/N家的DSLR部門PM還是內部技術人員?

A55/A33的SLT技術, 早年C/N 底片機就使用過, 缺陷不是沒有, 不光是OVF較暗, 同時也會造成內部光軸於特定情形下會導致成相的異常, 所以僅出現在特定專為強調速拍的機身上, 未曾大量使用. S家拿CN家數十年前僅為展示技術用而開發, 先天帶有缺陷的半透明反光鏡技術, 這稱為領先? 搞個號稱食量比擬他家機皇的10fps, 卻肚子裡又撐不了船, 吃不消得慢慢吞? 10fps連拍狀態下, 一顆電池還撐不了30秒, 更不要提夜間長曝時候尤其是拍攝101煙火這種需要連續長曝且時間超過2-3分鐘, 張數可能1-200張以上的時候, 一顆電池也拍不完要馬上更換免得錯失畫面....好領先的技術.

CN家在制定策略上不像是S家所以沒有包袱, 策略謹慎和小心也都可以由最近發表的機種和鏡頭群可以看出, 未來在克服錄影全時對焦這一點來說, 應該也不會走向必須衰減入射光線的半透明反光鏡的策略, 各家大廠當初光是在研發鏡頭以及感光元件上莫不朝進光量高這一點著手, 只有S家為了帳面規格而走回頭路(其實由NEX5的定焦鏡畫質就可以看出, 規格優先, 至於畫質, 那是顧客買了之後才會發現的事情)

另外CN這兩家老廠何需痛定思痛? CNS當初在S家願意推機海的時候, 就已經知道未來是三分天下, 現在要各自展神通倒是真的(Sony踏進數位單眼也超過4年了, 4年多的時間也該累積足夠的實戰經驗了吧?), 真正要喊痛的是那些無法拿出更高層次技術面的小廠才對.
^^A 請多多指教~
MOUSE73 wrote:
hiroyuki2243大您好,
先說明對您無不敬之意,
如果離題單純討論市佔率的話,
價格、品牌迷思、產品包裝、行銷手法都有很大的影響,
很多民生用品市佔率第一的都是些粗製濫造的便宜貨呦,
即使汽車、相機這種算高單價的商品,
市佔率第一的也不代表它東西最好,甚至有些時候是相反的狀況呦,
leica m9不會因為市佔率墊底被當成爛貨,
bentley也不會因為一年賣沒幾部車被當成爛貨,
toyota市佔率第一結果是個偷工減料連老闆都要出來道歉的爛貨,
這,應該不用再舉例了吧?


討論討論哪有什麼敬不敬
不過就我來看你搞錯因果關係
首先,市佔率高代表他是眾人挑選的結果
每個人選擇的著眼點不同
也許是預算、也許是功能性、也許是某項規格....
但爛貨不可能是造就市佔率高的主因,這是把多數人當傻瓜
品質不是最好的東西也不見得就是爛貨...不是嗎?
TOYOTA市佔率高,也不是因為偷工減料的價格低廉而來的
事實上TOYOTA是佔率高已經不是一年兩年,是長期累積起來的東西
(你要凹說他長期偷工減料我也沒輒)
在眾多消費者眼中
TOYOTA給他們的是在有限的預算中,能達到一定品質的最佳方案(之一)
沒有人會把leica當爛貨,市佔率低和他的產品定位有絕對關係
但一開口就批評某種廠牌或某種商品是爛貨就會讓人覺得是不經思考的發言了

以SONY這次來說(從NEX以來)
漂亮的功能規格與價位無疑已經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
持續不斷下去就會累積出口碑
如果其他家的競爭力道不足,市佔率反轉會是很正常的現象
廠商間新技術開發使用的良性良性競爭就會出現
(當然也可能是壓低價位的惡性競爭...但我覺得這在相機區域比較難出現)
我是Hiroyuki
MUS wrote:
A55/A33的SLT技術, 早年C/N 底片機就使用過, 缺陷不是沒有, 不光是OVF較暗, 同時也會造成內部光軸於特定情形下會導致成相的異常, 所以僅出現在特定專為強調速拍的機身上, 未曾大量使用. S家拿CN家數十年前僅為展示技術用而開發, 先天帶有缺陷的半透明反光鏡技術, 這稱為領先? 搞個號稱食量比擬他家機皇的10fps, 卻肚子裡又撐不了船, 吃不消得慢慢吞? 10fps連拍狀態下, 一顆電池還撐不了30秒, 更不要提夜間長曝時候尤其是拍攝101煙火這種需要連續長曝且時間超過2-3分鐘, 張數可能1-200張以上的時候, 一顆電池也拍不完要馬上更換免得錯失畫面....好領先的技術.


1. A33/55 沒有 昏暗的OVF 請查明再說.
2. A33/55只是入門機...一般人不會連打那麼多張, 要打那麼多張, 請找 A77(RAW檔 12pfs Buffer 可連拍55張)
3. 30秒就沒電請問資料從何而來... 該不會用 30*10=300張 這樣來算的吧..

hiroyuki2243 wrote:


這種發言一點意義...(恕刪)


說得好,
但S這邊不都是這樣的論調嗎???
MUS wrote:
挺有趣的, 何來S領...(恕刪)

撐不了30秒??
請問您說的試A900 or 最新的A33/A55??
那洋森大大的測試怎麼沒把這個缺點講出來??
MUS大大 您可以先去看看洋森大測試的A33
相信您眼界會不同
Jetter wrote:
我在猜因為要做防塵防...(恕刪)



您說的是…很可能是因為這樣子吧!


對我們這些"家長型"的用家來說,還是很希望有機會可以配備這樣的拍小朋友利器才好呀!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