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半透反光鏡全幅機 SONY SLT-A99 獨家實測


FedererNO1 wrote:
可能是要和明年的旗艦...(恕刪)


到FF以後連拍就是禁忌了,APSC機子10FPS隨便放送沒差,

FF的10FPS一定要旗艦機才能擁有,一向敢於放連拍規格的SONY,

在FF領域也不敢玩了,果然FF才是獲利最大的區域
LEICAQT & XT-10 & X70
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喊"旗艦、旗艦",又有一些人要"旗艦的平價版",搞得我們這些外人都糊塗了:

1.Sony的產品訂價策略,一向是以C/N的準專業級為最高級,現在A99全幅都出來了、功能某部份甚至是C/N同級機都比不上的,為什麼還不(認為它)是旗艦、(覺得)明年還會有更高級的機器?以現有市場定位,Sony那台"旗艦"要賣多少錢、賣給誰?

2.如果明年有一台旗艦機、A99就相當於Sony的5D3、D800,不已經是"平價機"了嗎?現在嫌它貴、等更貴的旗艦出來了再用旗艦的規格去"平價"(前面一直看到有人提A850),會比A99便宜?A900和A99不是同級品嗎?要有A88(等同A850的意思)、也是從A99去down grade吧,為何要先有"A990"再來給好康的A880"(看意思是要比A99便宜),Sony是頭殼壞了嗎

jenhoxen wrote:
看到很多人一直在喊"...(恕刪)


因為怎麼出, 都有人會因為自己對規格或價格的不符而有聲音. 這種東西實在太過主觀很難有一個平衡點.

我相信每間公司都有他的策略和方針, 就跟每個人的審核觀點一樣都是不同的. 有人說畫質太偏紫卻有人說剛好, 有人說太飽和卻有人說溫和. 這... 我覺得真的沒甚麼好爭論了.

實際店家跑一跑, 實機摸一摸玩一玩, 鏡頭畫質的成像就多參考網路上的圖. 最後, 買自己覺得最順手最好用CP值自認為最高的就好. 買了之後就是好好用他, 練好自己的技術.

24MP, 36MP, 全篇, APS-C或DC? 這些都沒有比照一張有紀念價值或是取景好的照片來的重要的.
熱愛鐘錶和假面騎士! https://www.instagram.com/horoprimo/
A99若是作為一台四年不停產的旗艦機, 它有如下缺點

對焦點分布不夠廣
可用高ISO=6400差強人意
EVF留一手
連拍寫入慢
開機反應速度慢
動畫錄影視角縮減
動畫錄影視光圈F3.5留一手

以上都讓user有降價的期待

---------------------------------------

而cost-down 的 A85, 整體成本減個800~1000美金應該不成問題
取消GPS
取消AF-D
取消102對焦點
取消旋轉螢幕,螢幕等級降低
連拍降低
取消ISO 50
取消業務機多區分割光學低通濾鏡
取消雙插卡
快門壽命降低
機身材質等級降低
降低至Full HD 30p 錄影能力

賣個新台幣58,800, 利潤還是不錯
靈光 wrote:
A99若是作為一台四...(恕刪)

不太可能這種極度閹割法,那樣價位與性能沒有任何優勢。

也就是應該是在同樣價位上,SONY可以買到更好性能,才符合SONY狀況。

所以就算A88要賣5萬多,也不需要閹割一堆,至少不會比原本CN兩階級差異。


至於會不會影響到A99銷售?
實際上,想想過去A900和A850狀況,A850並沒有刻意醃什麼性能,價位在當時也掉到5萬多,但仍舊還是賣不好!

也就是大部分會買A88還是自家用戶升級而等便宜的群組,並不是單純靠便宜一些就能賣好,而是下面要有足夠中低階用戶,所以不需要那樣刻意閹割,意思意思就好。



靈光 wrote:
A99若是作為一台四年不停產的旗艦機, 它有如下缺點

對焦點分布不夠廣
可用高ISO=6400差強人意
EVF留一手
連拍寫入慢
開機反應速度慢
動畫錄影視角縮減
動畫錄影視光圈F3.5留一手

以上都讓user有降價的期待



對焦點不夠廣是事實,但Canon除1D系列外似乎也沒較佳!EVF留一手這點敝人就不甚了解,畢竟在體驗會上實際拍攝時並不覺得A99的EVF與A77所用者在反應速度與規格上有何不同。而開機慢確是事實,但所謂的慢與快是比較性的說法,1秒多不到2秒的開機時間對一般使用者而言影響有限,且傳統DSLR開機也需要1秒左右,差距半秒上下在實際使用上應該不會是天與地的差別,若真在意這半秒,何不考慮以電池壽命來換(不關機,多帶電池)?
另外,錄影視角縮減的問題也不是A99獨有,Nikon D800似乎也一樣!至於錄影光圈的部分,敝人在體驗會上有試了一下,該限制應只存在於自動模式之下,在光圈先決甚至手動模式下並不存在此問題,且就算是手動模式,也一樣可以選擇自動對焦而非僅能手動對焦啊!
在商業競爭上,有大絕招(價格低廉,規格又大幅超越對手的產品)可出是很好,但除非公司的財務底子真的夠厚,否則玩倒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故現在各廠商多只強調自家特色而絕少直接打競爭對手的臉....
信心源自於實力,勇氣源自於信念!

dahherwang wrote:
對焦點不夠廣是事實,但Canon除1D系列外似乎也沒較佳!...(恕刪)



5D3 & D800 都跟他們老大的對焦點一樣多一樣分佈不是嗎
只是連拍速度與準度有差,但還是很強不是嗎
小弟是覺得拿A99跟5D3,D800比不太公平
因為SONY在定價上已經做過功課先自動低於對手

dahherwang wrote:
在光圈先決甚至手動模式下並不存在此問題,且就算是手動模式,也一樣可以選擇自動對焦而非僅能手動對焦啊!...(恕刪)


除非半透鏡能往上翻僅靠內崁相位對焦否則很難,A99半透鏡好像不能翻
A99的對焦點分佈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

不過,看到D800有人提到兩側的對焦點準度不佳,
而且A99的感應器內嵌相位對焦點也集中在中央,
或許,實務技術上,有些問題,不是我們想的那麼簡單.....

AlexHsu wrote:
A99的對焦點分佈實...(恕刪)


錄影功能在DSLR 上有先天的限制,與其半調子,Sony 乾脆不給
直到DSLT 時代,錄影功能才加入

對焦點分佈問題,會不會是因為無法突破邊緣的物理限制
與其不準,乾脆就不加上去?

如果真是這樣
該說Sony 老實,還是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