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wwr wrote:
Minolta 的B...(恕刪)
一定有人想問,什麼叫bokeh味吧?
找到Dynax9/fr030297大所寫的一篇精采文章!大家參考一下~
原文在mfc上的連結
節錄如下:
回主題Bokeh味
這個味道是日本人炒起來的,因為這種抽象名詞很難解釋就不解釋了。為何日本人老一輩很喜歡這個味道,其實是有原因的,因為日本是一島國,溼度相對比較高,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中,肉眼看出去會有一種影像漆濛的感覺。主體清晰,影像淒濛(不只是朦朧),這種因為溼度所引起很難用言語形容的感覺就是Bokeh味(台灣也是高溼島國,這種自然現象應該常見),那是種暈開的感覺,各種顏色相互滲透的感覺。
而且日人很喜歡水墨畫,用不同比例的水與墨汁相混合,在宣紙上利用水墨暈開的感覺來作畫,用不同濃淡去表現黑白灰的色階與層次,或是色彩在紙上渡開所展現的色階,筆法用中鋒,色彩與層次會再細緻的線條之中度開,那種細膩中帶有相互混合的感覺,也正好是這種高溼度島國的另一種文化。
“天上的星星像地上的人群一樣的擁擠,可是地上的人們卻像天上的星星一樣的疏離”人口越來越多,可是距離卻越來越遠,e-mail 、手機、MSN取代了相互之間的噓寒問暖,人與人之間的東西豐富了,可是感情卻疏離了,要表現這種要斷不斷,若即若離的感覺,使用35mm是最好的選擇,視角自然。不會有28mm要靠近對象造成的壓迫感與變形(太廣了點),有沒有50mm的“平實”感(太遠了點),自然這焦段就浮現出來。
影像是觸動心弦時引起的一種共鳴,我們沒有體會過那種訪舊半為鬼的人生歷練,很難去感覺老一輩的心情,從滿是一同成長夥伴的農業時代,轉變成一切求速度的工業時代,再變成只有0或1的數位時代。生活是豐富了,可是生命卻掏空了。
ps.已pm給原作者,如有反映不妥,立即將這段引用移除~
還有還有樓下提到的七傷拳那一段也在連結的原文中喔!超精采的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