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000+SEL1670Z 拍人像,靜物淺景深的表現?(標題update)

感謝ewinglin大提供攝影知識!
跟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A6k是我這輩子第一次買的相機…(之前只用手機拍照)

買的原因是想培養一個可以一輩子的興趣…

買相機之前,我做了半年的功課,幾乎有時間就上網爬文…

爬了半年,有了一點概念…

但是,概念都只是網路上看來的,自己沒操作過,根本就沒意義…

終於,相機買了…a6k+kit…最基礎的組合…

因為我連基礎都沒有,所以想要把基礎都學好,再考慮要升級什麼鏡頭…

而已,在網路上也看了很多大大,用kit就能拍出很漂亮的照片…

所以我想等水準提升了再來考慮鏡頭升級……

用了幾天的結論……

再怎麼厲害的技術,理論,觀念…都是別人的…

沒自己去試試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會些什麼…

相片的好壞取決於相機後面那個腦袋…

之前爬文看到的一句話…完全能解決初學者的迷思…

沒有十全十美的組合,只有適合自己的組合…
A6000 這種機身, 只搭配kit鏡太浪費了.

如果只求方便, 那不如拿 RX100 最方便,還有大光圈呢.

我評估了很久,還是決定不入手16-70z。
跟24-70z的價差也很有限。

16-70z和kit P16-50價錢真的差太多,差不多是P16-50的五倍了。

但是畫質差距真的沒有那麼大,16-50又非常輕便,廣角端的光圈還比較大一點...

把錢投資在10-18比較實在一點。
birdpon wrote:我評估了很久,還是決定不入手16-70z...(恕刪)


鏡頭升級不外乎就是補焦段跟補光圈兩種思考路線

1018畫質也很不錯,其實你1018拍久了自然就會想敗1670z或是24z了

如果沒想換鏡頭,那一定就是想換全幅…XD

所謂的錢井深的毒,不是正
準備花錢,就是正在花錢的路上
1018以前有用過啊...
用過各家幾顆不同的超廣角,就覺得1018這顆真的算蠻物有所值的。

24z也很貴,我還是用35/F1.8就好,
16-70z也是很貴,相較之下P16-50實在物美價廉,
以前也是嫌P16-50閒得要死,現再搭配A6000的數位修正,
其表現已經讓我覺得滿意了。

唯一不滿足的,就是P16-50的焦段實在有點短,
E接環缺少一個輕便的旅遊鏡或是望遠鏡,實在很可惜。

所以我入手GM1搭配14-140 II,這樣就甚麼都顧到啦~~~

birdpon wrote:
1018以前有用過啊...(恕刪)


在光學結構的限制下,旅遊鏡的輕便姓 APS-C系統的NEX 怎麼樣也贏不了4/3系統的GM1 啊
請問 16-70 ZA
FE 90mm F2.8 G Macro OSS

價位差不多

差別在哪呢?

kai-lk wrote:
跟你分享一下我的心得...(恕刪)


不用擔心, A6000 性能足夠我接工作用
技術好A6000 可以出很多好相
qvqwev
談談小弟的心得

小弟剛好使用約1年左右,之前是使用5D MKII 另加幾支紅圈
現在使用A6000 和1670Z + TOUIT三支鏡(尤其321.8)
主要的功能除了平時攝影外,近期旅遊多了也作為旅遊機(只帶1670Z)
我本身亦是一名舞台攝影師
https://www.facebook.com/OurtimePhotography

我覺得A6000 的發色上比較弱,需要LIGHTROOM大量校正,但這也無阻它成為實用的機子
它的KIT 1650 最大的缺點是16-20這個焦段,變型太離譜,但20打後來說這支鏡表現非常好
如果想平平的買,通常先由定一支定焦出發,小弟建議買35 1.8,24Z 也是好選擇但價位較貴,性價比較高還是TOUIT3支一起買。

至於1670Z,這支鏡實在不易用,恆定4令它不能於太暗的環境下拍,而且它和A6000的OSS不太夾不太穩定,我都將OSS 關閉了。優點是16-20焦段比KIT好太多太多,而且你不會找到比它更好的1620段,而且有50-70段可以使用。肯花金錢的話1670Z還是非常值得購買,它勝任專業攝影
qvqwev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