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usionless wrote:
用邏輯來思考一下問題...(恕刪)

之所以要Z-shift,就是為了保障A/E兩種鏡頭、不同的法蘭距,都能在同一機身上使用
我手上有三個A接環鏡頭、兩個E接環鏡頭、和兩個m42的EBC鏡頭
就靠一台A7和LA-EA4轉換,能解決所有鏡頭相容的問題
SONY的北港香爐稱號絕對是有目共睹
但是由於A鏡並不是所有鏡頭內建馬達、接環口徑也不一樣,對焦也必須仰賴內含對焦系統+馬達的LA-EA4
所以原本A鏡的使用者卻只能用LA-EA4這套“暫時的解決方案”
實在有點悶
如果A/E鏡也能同時用上精良的對焦系統、還能透過Z-shift達成老鏡自動對焦
除了維持A鏡的大光圈優勢、E鏡的小型化、還能維持RF鏡群/其他老鏡鏡群的支持者
何樂而不為
當然,如果你真的需要這麼完整的功能,體積自然也不會小
結論,就是要拋棄LA-EA4、改用Z-shift,才能讓A鏡、E鏡、老鏡取得最好的結果
PS:而且SONY真的有手動鏡(SAL-135F28[T4.5]STF)
tkl wrote:
說老實話我非常懷疑Sony...(恕刪)

這邊我就要分享一下RF鏡群使用者的心聲了
一直以來,RF老鏡(法蘭距20~40mm)因為FF DSLR的法蘭距太長(CNS三家法蘭距都在40~46mm),沒辦法完整使用鏡頭的全視角
而無反光鏡在SONY之前,最寬也就APS-C的CMOS能用(NEX、EOS-M、Fuji)
而且還不是每個RF鏡都能上APS-C(詳情請搜尋Hologon + NEX)
所以A7的出現,也給了RF玩家一線生機
您提到,如果達成Z-shift AF 的技術,SONY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手段......
但從RF老鏡玩家給予A7的期望恐怕不只這些
-----這邊是但書-----
但是,要利用CMOS移動的方式達成老鏡AF、CMOS的移動精度必須非常高
只要稍微錯位(可能不到1mm的位移),就會導致失焦
(可以參考法蘭距45mm的m42鏡頭和法蘭距46mm的nikon機身,這種組合如果沒有透過光學校正鏡片,無限遠不容易成功合焦)
所以老鏡AF的精度,估計也是一大問題
Z-shift達成老鏡AF、有可能只是輔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