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swtin wrote:其實DR超過12後,人眼已很難辨識出差異(否則C家機身賣誰?)除非純風景掛+喜歡大編修否則還不如多注意點DR超過12的可用範圍有多少比較實在 短短三句話裡 你似乎就弄混了三件事@@首先 動態範圍 跟寬容度 是不同的再來 人眼的動態範圍 是遠遠超過12的 相機還是遠及不上人眼第3 現實環境裡 dr超過12的場景 四處都是!!! 所以高於12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人眼 對高動態範圍 習以為常 所以才會高估相機的能力
Leonarka wrote:短短三句話裡 你似...(恕刪) 不過DR優不代表漂亮的照片,攝影朋友千萬不要陷入DR迷思我工作用Nikon拍建築,此機DR算頂尖水平,高DR雖然高光取得方便,但AWB、整體發色與對比反差的呈現往往才是好看與否的關鍵
R6.2 wrote:不過DR優不代表漂...(恕刪) 的確如此,就算DR高,能從LR提取更多資訊問題是直接拉出來往往不會很好看調整功力才是取決關鍵素材本身如A7與A7rii只差DR0.2並不構成影響反而是畫素、無低通和高ISO可用性影響更大
就小弟兩台都擁有的使用結論對於高ISO部分確實A7R2比較優一些至於動態範圍這小弟就沒嘗試過囉不過其實這兩台都不錯就是看要您的預算在哪裡?再去考慮要買哪台機身吧提供參考海闊天空~ wrote:小弟A7用了有段時...(恕刪)
海闊天空~ wrote:用A7的時候發現一樣都是12800的ISO,有時候拍 看起來像800.1600.3200.6400有時候看像12800,一樣用Z5手機看,請問有人也有這種經驗嗎?跟鏡頭 光圈有關係嗎?...(恕刪) 跟照片的場景亮部或暗部亮度有關光線夠時,iso 12800 拍照,亮部(未嚴重過曝)就會拍起來像iso800光線越暗,亮部看起來的越向iso 12800邁近!就算是iso 100上腳架拍,光線充足照片中的暗部, 若嚴重缺光, 暗部細節看起來會像用iso6400拍照
動態範圍是單張照片,像JPG檔,或RAW一進官方看圖軟體,一開檔案就看到的樣子,能保留多少亮、暗部,都一覽無遺。至於寬容度,就是指RAW在修圖軟體中,能夠修改曝光後,然後去檢查亮暗部到底能保留到什麼程度。有錯請大大補充。
海闊天空~ wrote:小弟A7用了有段時...(恕刪) A7跟A7RIIA7RII ISO比A7 弱?? 我兩台拍同時拍依樣場合很多次,+修圖,A7RII都比A7細緻,就算4200萬100%也比A7的2400萬100%雜訊少,再加上畫素對比,這樣比下去基本ISO分數是差很多的喔!~~~~~~~~~~~~~~~~~~~~~~至於DR動態範圍,看數據裡台差距很小,所以沒比較過,但寬容度可修圖範圍A7RII是比較優異喔,單然我都拍無吮的~網站動態範圍應該RAW拍攝下來紀錄,不是可修圖範圍.個人覺得 Nikon 新的相機動態範圍歲然都比較優,可能她的RAW原設定對比跟顏色比都清淡緣故
海闊天空~ wrote:小弟A7用了有段時...(恕刪) 2.用A7的時候發現一樣都是12800的ISO,有時候拍 看起來像800.1600.3200.6400有時候看像12800,一樣用Z5手機看,請問有人也有這種經驗嗎?跟鏡頭 光圈有關係嗎?~~~~~~~~~~~~~~~~~~~~~~~~~~~~~~~~~~~~~~~~~雜訊多寡主要是在進光源量,並非ISO,要是ISO是雜訊關鍵,那晚上全部用ISO-100在拉亮就好在測試ISO 大多是用A(光圈)模式快門都是跟會變, 主要固定測光場景亮度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