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2470GM OR SEL35F14Z 那支先入手

jim80051 wrote:



24-70是最...(恕刪)

jim大,2470vs1670,其實焦段這問題我想過耶,
但若能提升2470這焦段的畫質及少一顆24蔡及55mm的攜帶跟換鏡頭的風險,我想,犧牲16-24這焦段也應可接受
因我看似乎也不少人直接用24蔡(36mm)就直接打全場了,所以才會想用2470來取代55mm+24蔡+1670
不過目前又怕2470的紫邊或畫質銳利度沒有很有感的比這這三顆好啊
忘了說,廣角想說用10-18彌補就好了
一句話…不care體積與重量,直接買2470GM。
jenfang1209 wrote:
一句話…不care體...(恕刪)

+1
2470GM很威,什麼都好,
缺點只有重量、長度、價格
還有3514沒有的多一顆自訂快捷鍵

而且2470包涵35
所以先敗2470,
或許35/1.4、50/1.4、50/1.8、55/1.8就省下來了


再說,35/1.4ZA其實也算大隻佬了


不是說3514ZA不好,只是2470GM太好


建議買2470GM+FE35/2.8ZA二手或FE28/2全新或二手
用輕巧FF機身,不來顆輕巧鏡頭可以輕鬆隨身太對不起自己了
其實我沒注意到你是要接在a6000上,焦段換算起來會不太方便,

但如果你以後有打算換全幅機,先入也不是不行。

畫質上我覺得取代24菜不是問題,1670更不用說,

至於5518還是比較銳一點,不過那點落差我個人是覺得可以無視,

因為那不是會讓你因此決定換一顆鏡頭去拍的程度。


紫邊這部分其實我沒有特別留意耶,可能我對這部分不是很介意,

而且我幾乎都拍RAW,有紫邊也不難處理,

但像5518的紫邊就真的是明顯到我會發現了XD


糊的程度,同焦段下1.8跟2.8比當然還是有差,

但是以你舉出來的幾顆鏡頭來看,

扣掉2470GM,焦段最長、光圈最大的就是5518,

拿70端F2.8跟55端F1.8比,我想散景程度應該差不多,

甚至70F2.8可能還略糊一點點點。



最後,這兩顆鏡頭還有個我自己覺得差距很大的地方,

就是放大率跟近拍程度,5518要拍桌上食物有點吃力,

但2470GM完全可以勝任,拍一些小微距非常足夠,

不用再事後裁切凸顯主體小物。


一直是新手的新手 wrote:
大大說的真有參考價值啊,最近很猶豫要不要換成2470GM,雖然我是要裝在A6000上,但不知這管畫質上能不能取代24mm f1.8及55mm f1.8za加1670
一管鏡頭若能取代兩管定焦鏡及1670的話,我覺得非常超值,畢竟省了換鏡頭的時間,畫質差異沒差到看不出來的話,重點也無妨
不過爬文看到很多評測似乎說2470GM紫邊嚴重,不知大大您是否使用起來也有感呢?
另外糊的程度,1.8跟2.8差異真的很大嗎?
c091746 wrote:
其實我沒注意到你是要...(恕刪)

感謝c大的經驗分享講解啊
過來人的經驗很難問到呢
若以後不小心把全幅的大三元集齊,那就會跳到A7系列了
因還是新手,所以把A6000當過渡期的跳板

看來真的可以開始存錢準備入2470GM了
一直是新手的新手 wrote:
感謝c大的經驗分享講...(恕刪)

抱歉小弟多嘴一下幫推推



2470GM/5518ZA比散景比糊,不只比糊的程度
還有二線性程度、口徑蝕、散景過渡與柔化程度、光點散景洋蔥圈程度
都是有經過Sony優化過的2470GM勝出
5518就是焦內極銳利,輕巧,便宜..
5518AF速度算中上,2470GM是上上
二選一應是2470GM


有閒錢撿個5518ZA二手來用也挺讚的
配APSC機身是輕巧82.5mm人像鏡
銳利度當世鏡頭能贏它的還滿少的
gelinma wrote:
抱歉小弟多嘴一下幫推...(恕刪)

想不到看到g大留言,前陣子就是某位大大推抗,又看了您蓋的70-200mm f4 G大樓,忍不住上禮拜就把小三敗回家啦
話說我也有看到g大蓋的2470GM大樓,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
看來兩位前輩的推薦下,原本預定要入手的5518ZA及85mm f1.8可以省下來轉投向2470GM的懷抱啦


一直是新手的新手 wrote:
想不到看到g大留言,...(恕刪)


24-70 GM真的很不錯喔XD
雖然重了點,但已一機一鏡來說是相當好組合(推坑)
買了之後55跟35的出勤率都降低了不少
而且買了之後,我想你應該很快就會上全幅了(?)
另外有機會真的可以用一下FE35 f1.4,
小廣角(雖然裝在a6000是接近50mm的視角),加光圈全開的立體感真的很不錯XD
問一下 放大倍率 數字越大 越適合拍食物嗎

tyai111 wrote:
問一下 放大倍率...(恕刪)


以下太過認真的個人意見

拍食物放大倍率不重要 重要的是焦段和最近對焦距離

因為我如果是記錄性質的拍美食 我還是盡量把光圈縮到5.6~8或以下 除非要營造特別氣氛
所以餐廳很暗時 ISO推高快門還是都要拉到很長
以坐在自己位子上拍自己面前的食物來說
最近對焦距離最理想是能到35公分以下 這樣手肘能靠到桌上 比較穩
24-70GM的38公分如果你身材高大的話可以用啦
55 1.8的50公分就要退到很遠 不方便

FF用24mm以下拍食物透視變形蠻明顯 我個人不太喜歡

大盤菜 28~35mm
DSC08907 by HaHa Ha, 於 Flickr

中盤/小盤菜 35~50mm
DSC00106 by HaHa Ha, 於 Flickr

一顆壽司 50mm 再上去景深太淺了
DSC09905 by HaHa Ha, 於 Flick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