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k89 wrote:
試試便宜又大碗的LEICA...(恕刪)
謝謝推薦,我想要一次到位,Noct-Nikkor 58mm/1.2 好像比較好,製造淺景深能力也接近50/1
不過ebay價差頗大還得研究看看
https://photographylife.com/reviews/nikon-noct-nikkor-58mm-f1-2
jill1124 wrote:
好一個蒙古大夫把的脈
藥到命除
數位原理和類比原理不太一樣,
設計的概念也不太一樣,
看的角度不同,
不宜把兩者拿來進行比較,
玩老鏡就用老鏡的觀點來看就好,
許多老鏡的特性在現代看來是光學瑕疵,
而現代鏡是因應數位處理的特性,
也不宜用在底片機上,
更不能說現代鏡少了某些光學瑕疵卻變成了美麗的錯誤,
底片時代沒有所謂的銳化處理,
但數位相機有,
你在相機上可以找到對比和銳利的選項,
在解檔軟體可以找到銳化處理的步驟,
這些都不是假的,
也不是騙人的藥膏,
當然鏡頭分辨率越高解析越強的鏡頭,
就越能使銳化產生效果,
色彩的概念也有點不同,
底片是直接把顏色反映出來,
黑白就反映黑白,
彩色就反映色調,
退色反映退色,
灰塵也反映灰塵,
數位相機的色彩和影像是計算出來的,
感光元件本身是色盲,
感應的只有亮度而已,
假如照片的場景裡面有一輛紅車和一輛綠車,
兩者色階如果相同,
轉成黑白的時候兩台車就會相同,
底片照就是醬沒辦法,
對比性再好也是一樣,
但數位照片調整一下紅綠色階,
兩車就有了對比差,
因此底片機反映色調彩度,
就只能依靠鏡頭的對比差,
但數位相機更強調的可能在於鏡頭分辨率,
和解檔時的處理方法,
鏡頭提供的細節越多,
就越有利於解出“符合現實”的色調和彩度,
更重要的是,
能夠記錄更多有利於後期處理的資料,
提供更多調整的彈性,
不是說老鏡好還是現代鏡好的問題,
而是玩老鏡和現代鏡的使用方向不同,
如果概念上無法區別,
非要來個零和競賽,
那就本末倒置了,
jill1124 wrote:
數位相機以預設的描...(恕刪)
abso0408 wrote:
你的疑惑原作者也有...(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