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sony 6500 拍攝arw檔轉jpeg的風格套用軟體?


jill1124 wrote:
我自己也都是用idc...(恕刪)


按umax大大的意思,raw使用idc最高畫質等級設定下去轉檔jpeg出來的圖片,似乎比不上機身選項直出的jpeg超精細格式(a6500)要細緻?
tuesday.life wrote:
按umax大大的意思...(恕刪)



機身就靠那顆迷你處理器在做事,
不要太期待他能即時處理出又大又快又好又不吃電的圖檔…

出圖品質好不好,
檔案大小會說話,
小小分享
小弟目前使用A9
照片處理方式也是用Imaging Edge
個人認為
1.RAW直接近LR
2.RAW進了Imaging Edge轉TIFF在進LR

小弟目前是比較喜歡2的方式
出來的照片細膩度或暗部細節等會比較豐富一點

只是有點小遺憾
就是在高光的部分
1可以拉回來的地方
Imaging Edge卻拉不回來
還是呈現爆掉的一片白

真希望Sony之後能有改進
jill1124 wrote:
…機身就靠那顆迷你處...(恕刪)


老實說
R3 直出品質真的不錯...

AbdA wrote:
不會死當,但有遇到...(恕刪)


Imaging Edge好用,處理速度又快,謝謝推薦拉

批次處理也很順。
byrianshih wrote:
老實說R3 直出品...(恕刪)

前面我已說了:
另A7R3在RAW+JPG上,不再限定JPG只能用標準壓縮級,已可用到同單拍JPG的X Fine(超精)等級。所以它機不理想,可以換它

實際上大都還沒有認知到,A99M2、A7R3都是加有前端處理器,也就是真有兩個蛋者,這比一個蛋者強多了,所以在42MP下可以再到12、10連拍,且還可到RAW + X.Fine JPG。
另,看到一些評測者也是大概如此,說A7R3的ISO就是同A7R2的相同等級,甚至還有評比說A99M2的不如A7R2,簡單講索尼會開車但不會(這技術)倒開車

註:它們的42MP晶片雖相同,但電路布線不同,即再改進後才得能加上前端處理器(已不是同一個影像感應器組件成品)!
cadislong wrote:
小小分享小弟目前使...(恕刪)

沒錯!

以下是我在
Sony相機「A環系統」同好貼圖交流大樓
第一時間服用後的感言: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5201293&p=1#64966738
_______分隔線_______

News 「Sony發表全新的攝影作業軟體Imaging Edge」(免錢的)

沒魚有蝦也好
A99II + Minotal 100-200mm F4.5老伙鏡頭,@ISO 8000沒有任何動過的RAW解碼:


雜訊消除選自動之後:


輸出

(42MP全畫素,點按可得。)


在LR這樣之後:(「色階」自動,再高亮-50%)


輸出

(42MP全畫素,點按可得。)
以上SONY的也有加減高亮功能,但調減到底,帽子過曝還是無法還原。

心得:
有比上一代IDC好多了,但要另外賣可能會沒有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則的優勢,這本是要刪了,因在LR上我再如何調,就是都難接受,但在Imaging Edge竟然可被我調到認為還可看

下雨天留客天...,出不去要幹嘛?
只好整理圖片囉!8月拍的這本要刪了,就用新上市的Sony Imaging Edge一修(雖很笨拙),竟然覺得還是可以看

世界唯一,古老磺石火捕魚法(蹦火仔,已受文化資產保護。)
A99II + SAL70400G




(42MP圖過大縮為24MP,點按可得;F5.6、1/100S、ISO 6400。)
AbdA wrote:
以上SONY的也有加減高亮功能,但調減到底,帽子過曝還是無法還原。...(恕刪)

小撇步(過曝無法還原,除非RAW的資料不夠需要包圍曝光,一般調整一下色調曲線就可以解決)

你貼的原圖沒有調整,有點色階剪裁,如果暗部亮部不夠調整,很簡單調整色調曲線。


0%(雙箭頭的位置是鼠標指的位置,截圖變成雙箭頭


100%


看直方圖要過曝很難,如果用RAW調整效果更好。


實戰調整一點點就好,為了示範調整的有點誇張。

忘了是哪個教學影片我只記得是他教的
Chris Orwig — Online Courses, Classes, Training, Tutorials on Lynda
https://www.lynda.com/Chris-Orwig/43-1.html
andrea5 wrote:
小撇步(過曝無法還...(恕刪)


Seafood棒!

但那張只是徒弟作個sony高光性能好不好用的比較說明,以下是徒弟對我所拍的圖片,在LR上的一個「小」編一律初期校正方式:

(4K銀幕擷取圖。)
因為是小編一律的先套用,觀察上會過暴如何,針對個案才會去拉高亮,當然可以都不動是最方便的。而基本上,若經那二項的校正,一般不滿意又是非重要者,就是刪...即我第一步看圖的個人慣用方式!

上裁切輸出


上全畫素的輸出(點按所得才是)


RAW+JPG之X.Fine JPG全畫素原生圖(點按所得才是)


本圖的RAW檔,再含以上圖片給Seafood玩一玩,附加壓縮檔:
201802/mobile01-0c1e8db040df43b4614d12566ed812b0.zip
設備是A7R3 + LA-EA3 + SIGMA Macro 105mm F2.8 OS HSM,使用ADOBE色彩管理空間;那隻蟲蟲,是遇外跑進來的,被嚇一跳誤動拍下的
剛入手A6000
想問一下機身ver.3.2
Kit鏡頭ver.01
是否最新
不用更新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