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leung921 wrote:看個名字就直接開噴?...(恕刪) 硬體解碼和軟體解碼對畫質的影響是0,軟體編碼和硬體編碼才有畫質差距,但是上傳到YT就沒差了,編碼時間卻是好幾十倍的差距,所以我選擇硬體編碼如果XAVC HS是HEVC那是最好,但為啥要用這種容易讓人誤會的名字?
ki_min wrote:B&H似乎不小心在Youtube...(恕刪) 目前整理的資訊Full HDMI接口4K 120p 10bit內錄全新MENU菜單設計(可觸控/滑動操作)CFexpress A卡槽60p 16bit RAW輸出4K 60P 錄製1小時沒有出現過熱問題15級動態範圍人/動物眼控對焦(平面/動態都有)照片格式JPG/HEIF(420和422)10fps連拍QXGA OLED EVF電子觀景窗重量640g支援XLR-K3M MI熱靴直錄等上市一陣子再租來玩~
日分月秒 wrote:與您持相反看法,索尼(恕刪) 沒錯,Sony輸給Canon就是輸在選單系統,Canon贏了好幾條街之外,現在Sony終於發現到自己的缺陷了!可喜可賀!我只希望我的a6500能夠有機會上新的選單,擺脫Sony相機很難用的痛點!不然現階段的選單系統,讓a6500的觸控螢幕,根本就是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