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日期 : 2021年4月11日
拍攝地點 : 新北酋長岩
這是今年4月11日去酋長岩拍攝遊隼的影片,
前半部分用Gopro紀錄整個過程,
後半部分用A7S3拍攝飛行版的遊隼,(2:18秒以後)
中間穿插了一些D780使用手動鏡頭拍攝的靜態部分(站著不動).
動態 : SONY A7S3 200-600mm 4K120 四倍慢動作
靜態 : Nikon D780 AIS300mmF2.8 + 2倍鏡X3
紀錄 : Gopro 8
這次雙子座流星雨基隆難得是好天氣,
雖然雲層還是不少,
但是拍攝到流星飛過雲層中的畫面也不錯.
拍攝地點 : 基隆八斗子漁港
拍攝時間 : 12月15日凌晨 01:30-03:30 (約2小時)
流星數量 : A7S3 11顆 , D780 26顆
Sony 使用的是魚眼鏡頭,
所以拍到的幾乎都是1-2秒的大流星居多,
也可能因為月亮光害的影響,再加上旁邊八斗子漁港的漁船燈光照亮了整個夜空,
所以幾乎拍不到小顆的流星,
而Nikon D780使用的等校焦段約52.5mm就大小通吃.
但是相對就侷限在某小塊星空的流星.
器材 :
SONY A7S3 + 7.5mm F2.8
Nikon D780 35mm F1.4
Goprp 10(縮時攝影)
2021年三場流星雨 : (A7S3)
2021-08-13_英仙座流星雨(武陵農場)
2021-08-14_英仙座流星雨(八斗子漁港)
2021-09-01_御夫座α流星雨(潮境公園)
2021-09-09_九月英仙座ε流星雨(八斗子漁港)
2021-07-14_A7S3銀河初體驗_五顆小流星(寶瓶座δ南流星雨)_尋找天蠍座
武陵農場英仙座流星雨影片 :
內文:

這次英仙座流星雨來到武陵農場,
第一天天候不佳幾乎無法拍攝,
第二天下半夜以後趁著雲層的空檔拍攝了2-3個小時的時間.
這是我第二次拍攝英仙座流星雨,
用的是我今年新買的A7S3和二手買的SIGMA 16mm F1.4 DC,
原本打算將畫面X1.2-1.3倍裁切至少還有19.2mm-20.8mm的焦距來錄影,
拍夜空暗角其實就比較不會哪麼明顯,
不過最後還是決定直接用16mm DC 直接全幅畫面錄影,(無視暗角了)
這方法也幫我多抓了不少流星進來,
其實如果用魚眼鏡頭拍夜空也是一個大圓暗角啊~ (不要介意暗角不要介意暗角XD)
除了天氣的問題,
還遇到了人生第一次鏡頭起霧,
畢竟去年只在八斗子海邊拍英仙座流星雨,
還有去年在武陵農場雙子座流星雨都沒遇過鏡頭起霧的情形,
沒辦法...真的太菜了,
下次有機會上山拍攝還是會先準備好"鏡頭除霧帶(加熱帶)"的,
我真的算新手以前也沒上高山拍攝過流星雨或是銀河過,(去年才開始拍攝)
這次一樣用錄影的方式嘗試拍攝了銀河,
當然ISO飆到最高ISO 409600了雜訊很多,
下次可能盡量用ISO 10萬-20萬來取捨吧!
然後也第一次嘗試了用PP7來錄影,
畢竟A7S3有雙原生ISO,
但是回家後發現也不太懂得怎麼調色XD,
最後只下載了SLOG2 StandardColorCorrection的LUT套用,
也研究了一下銀河照片的調色,
最後放棄了就只單純的套上LUT而已(以後再慢慢研究XD)
至於光圈F1.4就不太可能退了,
錄影不像拍照可以放慢快門曝光個十幾秒,
所以鏡頭光圈能最大就最大,(我在想當初如果鏡頭是找F2.8光圈會不會太小呢? XD)
至於F1.4大光圈能夠有大廣角的鏡頭真的也滿少的吧?(SONY家新手)
忽然覺得這顆二手7500元16mmF1.4的鏡頭還滿值得的.
到底要不要買七工匠的7.5mmF2.8目前也在猶豫中XD
拍攝地點我就找武陵農場的路邊空地,
整個晚上往露營區的車輛真的還不少至少30台汽車,
主要是方便,像第一天烏雲滿天,
我就開個十分鐘就回到武陵賓館睡覺了XD
我整晚都是拍攝影片,
所以我盡量找了幾張影片截圖的照片吧!



拍攝期間最恐怖的就是影片中半夜叫整晚的山羌,
要不是曾經參加過武陵農場夜間導覽,
知道這是山羌的叫聲...半夜聽這聲音真的很恐怖XD
SONY A7S3
SIGMA 16mm F1.4 DC DN
4K30 FPS
ISO 51200 - 409600 (PP0,PP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