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計畫3月末發佈新品 9500萬全畫幅相機

A9III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感覺已經被A1取代了
jenhoxen
可能就畫素低一點、動態高一點,打R3用[笑]
moronNZ
還是有的。。。現在20/30fps已經是基本盤了, 60/120fps是這時代低畫素高速機的主打。六萬多塊的OM-1都50fps了,就是告訴你A1現在速度上是不行。
9500萬畫素很期待,只不過加上pixelshift功能一張raw不知道有多大@@
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規格
應該是想藉由這個來拉抬手機的市場吧3

就像造了台馬力9萬500匹的跑車
沒那種路給它跑的意思很像啊
銀★Club
"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的規格".....20年前就聽過這句話!!!再過幾年1億畫素全幅三家大比拼,又冒出1.5億全幅時,10萬5千匹馬力車子沒路跑論點又會出現
阿臭丸
這是事實啊,何必強調呢,你喜歡的話去買個10台來玩玩吧,呵呵
全幅感光元件塞入9500萬像素,這是甚麼概念?
Sony 的 RX10 IV, RX100 VII 都是1吋感光元件2000萬像素,我們拿它做個比較。

Sony目前最新全幅相機是A74,3300萬像素,與一吋感光元件的密度差別是:

36 x 24 = 864* (平方公厘);33000000 / 864 = 38194.4# (每平方公厘有多少像素)
12.8 x 9.6 = 122.88* ; 20000000 / 122.88 = 162760.4#

162760.4 / 38194.4 = 4.26。------ 1吋機的像素密度是A74的4倍多。

看看 9500萬像素的

95000000 / 864 = 109953.7#
162760.4 / 109953.7 = 1.48 ---------- 1吋機的像素密度只有此機的1.5倍

RX0 IV也是堆疊式感光元件,我們可以由RX0的畫質表現,大略推測此機的畫質水準。

有點"全幅相機手機化"的錯覺,但青菜蘿蔔各有所需,高像素也有其市場,真的生產這種規格的FF機型也沒啥不行,但應該只適合在豔陽天或充足閃燈下才能發揮所長吧?其餘想到檔案處理、後製,儲存,備份...都會有點頭痛。
widther
@carl3104 我放棄選用A7R4的理由,就是因為嫌它的61MP太高。但有人就是喜歡,甚至還希望更高些。以前用A7R2是42MP,現在用A74是33MP,後製等操作差異雖不大,但量大還是有感。
gelinma
職業商攝使用者與工作室專職拍靜態是喜歡畫素越高越好
taiwan2008 wrote:
SONY計畫3月末發(恕刪)


Sony 16-35mm f/4.0 FE PZ

陽光少年黨主席5304 wrote:
對 24-70mm F2.8 GM II 有興趣


對 24-70mm F2.8 GM II 有興趣+1
錢拿去,鏡頭趕快生出來,一代等著拋售了
很多年前 CANON 不是就APSCH 做2 億 .. 另外 很多類單 1/2.3" 到 16M

SX70HS
Pixel pitch 1.19 µm
Pixel area 1.42 µm²
Pixel density 71.15 MP/cm²

RX10 III
Pixel pitch 2.4 µm
Pixel area 5.76 µm²

P1000
Pixel pitch 1.34 µm
Pixel area 1.8 µm²

Alpha A7 III
Pixel pitch 5.91 µm


Alpha a7R III
Pixel pitch 4.5 µm

R5
Pixel pitch 4.38 µ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