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階機不可能再像以前賣個五六萬了

其實Sony定價很好決定
Canon賣多少. Sony不就是賣多少嗎?
文包 wrote:
現在中階機不可能再像...(恕刪)


如果性能和規格都沒40D 強(除了畫數高)...那應該賣33000-35000 左右就覺得差不多了 , 賣到39000 .....太貴了點!
ultra0520 wrote:
如果性能和規格都沒40D 強(除了畫數高)...那應該賣33000-35000 左右就覺得差不多了 , 賣到39000 .....太貴了點!


12MP+防手震+手把. 我個人覺得有資格與40D一拼
倒不需要妄自菲薄
文包 wrote:
12MP+防手震+手把. 我個人覺得有資格與40D一拼
倒不需要妄自菲薄


如果對焦、測光、抗雜訊跟WB是現有的水準的話
我就覺得可以繼續等了
說對焦不是要對多快,沒有SSM也就罷了
好歹亮部跟暗部對焦堪用點
不要連對都對不到,對了也是失準頭

小弟喜歡拍弱光下的東西
在我的使用場合閃燈幾乎都從頭到尾閒置
鏡頭有沒有支援ADI我越來越不重視了
但是麻煩室內拍照有點準頭
可以幫我省一點後製時間
做得到的話,alpha值得我繼續擁抱
KM (D7D + 24-105 F3.5-4.5) + Sigma(30F1.4 + 70F2.8 Macro + 28-200F3.5-5.6)
mtiger wrote:
如果對焦、測光、抗雜...(恕刪)

好歹亮部跟暗部對焦堪用點
不要連對都對不到,對了也是失準頭


真想替您加個分~~






有時候很單純的想替家裡做一些紀錄 , 拍個幾次後~~ 結果~~~~~~要考慮的事情比拍1:1生態還多 XD

主題靠牆! 光圈趕快調整小一點 , 還要爭取進光時間 , 或者是400 , 800 ISO 之間的斟酌 ,
但是時間常常只有短短幾秒可以調整 .

桌子有杯子! 多對焦幾次在人臉上 , 保險一點 .

盡量避開亮的物體 .

最後搞的家族聚會要拍合照的時候越來越怕 .... , 總是拿10-20 出來 , 來個防手震 + 縮光圈MF超焦距
如果用其他鏡頭 AF , 最常說的是~~ 再來一張 , ...耶 再補一張 .....氣氛開始~~~DOWN 下去....

幸好有防手震可以爭取一些進光時間 ... (擦汗)
steeker wrote:
真想替您加個分~~有...(恕刪)


謝謝,有您給面子小弟就很榮幸了

steeker wrote:
最後搞的家族聚會要拍合照的時候越來越怕 .... , 總是拿10-20 出來 , 來個防手震 + 縮光圈MF超焦距
如果用其他鏡頭 AF , 最常說的是~~ 再來一張 , ...耶 再補一張 .....氣氛開始~~~DOWN 下去....

唉,就是這樣阿
我家人沒有任何一個是有耐性等相機的
基本上他們就不太想給我拍了
還沒辦法一擊必殺的話
就更尷尬了

結論:自我哥結婚以後,我不再幫人家拍婚禮了
凡是願意幫人家做這檔事的人,我都要向他致敬
KM (D7D + 24-105 F3.5-4.5) + Sigma(30F1.4 + 70F2.8 Macro + 28-200F3.5-5.6)
抱歉發文者,本篇離題!

主題:有人期待Sony新的DSLR嗎

反S、S人間的唇槍舌戰
甲說反S人在酸,乙說S人在妄想;
又有丙說S人是前M朝遺族由愛生恨。

難道就不能跳脫品牌來討論?
是不是一定要在甲說話時大家都說:你真內行!換乙說話時,大家又對乙說:你真內行?
你們想要的不外乎是被人尊敬、覺得你行,你的相機無人能敵,不是嗎?得失心有這麼重嗎?
能不能有點風度?
有沒有這麼無聊?

相機與攝影討論區就只能這樣子嗎?
能不能尊重發文者、眾多會員及網友?
想寫文抒發情緒可以到閒聊區,想找文麻煩也請針對主題。

我很喜歡Nikon相機,因為我爺爺第一次讓我拍照是Nikon底片機(現已不復存在),因此沒繼續接觸學習。
後來我開始接觸、了解DSLR,可能資質駑鈍,我始終參不透且當時並無足夠本錢,也無法繼續。
消費機時代,人手一機,我也買了操作及功能符合我想要的SONY F717(已掛點,跟家人借錢買的,因為覺得炮管很美)跟後來的隨身W1相機(因為功能簡單,家人都可使用),一直用到今天。

可能是我不懂攝影的技術層面,也不懂鏡頭光學等技術,所以我不會去酸來酸去。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每一家的相機都買一台,雖然有點難,因為現實環境就是→沒本錢;
但是,即便我只有某一家的某一台,我不會也沒必要去鼓吹只有這台好,其他根本不算什麼。
各家各台各機種各有所長!
況且,東西是拿來賣的,沒人做慈善事業,大家都有商業考量,對於功能及效能,在整體市場需求只是佔一部份因素;這樣大家基準點都不同,有什麼好比?

不如,
比比拍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可以改進加強;比比在攝影取景如何讓畫面及故事更有深度;比比在操作上有什麼可以更好更快讓人方便,這樣不是很好?

*我開始相信為什麼有新手或眾多人老是要人幫忙找solution,
而不想、不知道如何爬文、找不到文章。

就是因為資源被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唇槍舌戰!

*我相信的人,不代表所有不願、不知道如何爬文的懶骨頭、投機鬼。

P.S.以上內容,無針對任何個人,純粹只是對唇槍舌戰的不滿,若涉違規,請刪除或移動,抱歉!
Takechiyo wrote:
抱歉發文者,本篇離題...(恕刪)


我很讚同你的想法

我真的很不喜歡看到這樣的氣氛


比起A700 我更期待這次的鏡頭群

總覺得鏡頭選擇好少 超想買一個室內

用的大光圈定焦鏡
剛剛看了Nikon D3的ISO 6400的官方sample,真是感動....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camera/slr/digital/d3/sample.htm
期待Sony A900(Sony 全幅旗艦機的編號,我猜的啦!)的表現,如果也能用同級的感光元件,畫素只有1200萬也沒關係了,

但是又擔心機身防手震的功能,無法用全幅的感光元件......

如果機身防手震,跟乾淨的ISO 6400二選一的話,我想選乾淨的ISO 640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